节能灯使用切勿进入三大误区
现在节能灯已经越来越普及到了平常的百姓家里。由于缺乏市场指引,很多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出现不少误区,导致有些消费者对新产品产生抗拒态度。因此下面,我们为大家解答一下平常我们常常的进入的三大误区吧。
误区一:节能灯价格高,容易损坏,节电不节钱。
现象:有很多消费者都曾经出现这样的问题:买了节能灯回家,电是省了,但是容易损坏,有时一个月要换几次灯泡。节能灯价格比一般灯泡要高,折算下来,换灯泡的钱还不够省下来的电费。于是,消费者纷纷抱怨“节能灯”不”省钱”。 【想要了解更多的节能灯信息吗?那就赶紧点击留言吧】
节能灯的节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节能灯功率比普通钨丝灯高。一瓦的节能灯能媲美五瓦的钨丝灯,十多瓦的能相当于五十多瓦的,视乎于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节能灯有不同的效果。大功率的节能灯能更省电。
(2)节能灯散发热度较钨丝灯少。在用钨丝灯的情况下,由于钨丝灯散发的热度比节能灯高得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于是空调的温度也要相应调低。使用节能灯的室内温度要低得多,所以空调费的节省在另一面也起到省电的作用。
专家支招:至于节能灯经常坏的现象,是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和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的。由于技术的参差不齐,造成某些节能灯容易损坏。 【想要了解更多的节能灯信息吗?那就赶紧点击留言吧】
误区二:灯泡还亮,就可以继续用。
现象:有些市民认为,节能灯泡越耐用越好,只要还亮,就能继续使用,而且使用时间越长证明灯泡质量越好。
业内人士分析,这是消费者的传统思想导致的误区。其实,每个节能灯泡都有其规定的使用寿命,时间到了,灯泡也要“寿终正寝”。在外国的很多公共场所,每售卖一个节能灯泡,都会在电脑作记录,什么时候买的,什么时候用的,时间到了就算还亮也会把它们换掉。
专家支招:每个灯泡的有其“光衰”的过程。所谓“光衰”,就是灯泡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能源和材料的损耗,会慢慢变暗。譬如一个节能灯的使用寿命是1万小时,过了这个使用寿命,即使灯泡还能继续用,但是亮度会有明显的减弱。市民由于经常使用,适应了这个亮度环境中而没有察觉。专家认为,当节能灯使用寿命到了的时候,即使它还能亮,也建议弃用,否则其节能效果会大打折扣,时间久了也会伤害眼睛,使人觉得烦躁。
误区三:灯的功能就是照明,越亮越好。
现象:传统思想认为,灯泡的功能就是照明,当然越亮越好。所以,有些消费者在室内的照明布置上多采用亮度高的灯泡。而延伸到公共场所,例如公路,图书馆等,有时也会出现亮度过强的现象。
专家解析,在外国比较注重照明设计,会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照明方案。例如公共照明方面,一条马路,以24小时计算,什么路段用什么类型和强度的灯,设计出光效到什么程度。否则,设计不当,司机驾驶久了会影响视角膜,让人会觉得疲劳。【想要了解更多的节能灯信息吗?那就赶紧点击留言吧】
在国内,有些家庭住宅,如睡房,采用了射灯,让人觉得兴奋是不能入睡。因此,灯不是越光越好的。
专家支招:在外国比较早出现“照明设计”,设计也比较发达,有专业的设计师为公共场所或者家庭设计科学的照明效果。在国内这块还是比较薄弱。随着国家颁布的照明设计师资格证认证的实施,这种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
照明不单是发射光,它还是一种生活,一种科学的技术。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