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投资热点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非晶硅薄膜就被研制出来,但由于转换效率只有多晶硅的一半,一直未能得到普及。最近几年光伏产业的日渐受宠,引发了硅材料的供应危机。硅原材料价格的暴涨,使得薄膜电池再次浮出水面。2007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00MW,较2006年的181MW大幅增长了120%,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8.2%提升至12%。
与此相应,继太阳能组件热、多晶硅热之后,薄膜电池又成为国内光伏领域新的投资热点。在2008年6月的德国光伏展上,2008年产能仅30MW的台湾绿能,待签约订单量达到200MW,是2008年产能6倍;宇通光能尚未量产,也取得订单60MW。天威保变计划投入32亿元用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江西赛维宣布在南昌建设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2008年7月,强生光电25MW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赣能股份宣布组建合资公司,建设目标为年产能50MW的非晶硅光电薄膜电池生产线。此前,无锡尚德、孚日股份、拓日新能、综艺股份等公司也都纷纷宣布进军薄膜电池领域。
标杆企业First Solar
薄膜太阳能电池种类众多,主要包含有硅薄膜类(非晶硅a-Si、微晶硅c-Si、堆栈型a-Si/ c-Si等)与化合物半导体类(铜铟镓硒CIS/CIGS、碲化镉CdTe),与新概念的染料敏化类。
虽然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市占率不到一成,其转换效率、量产良率、设备成本等问题也待克服,然而薄膜太阳能电池具节省材料、可在价格低廉的玻璃、塑料或不锈钢基板上制造、可大面积制造、可制成可挠性、容易搭配建筑外墙施工应用弹性大等优点,已广被各太阳光电业者、研究机构所看好,将是次世代的太阳光电明星产品。
薄膜技术中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为最大宗,而碲化镉太阳电池产量成长最快。在2006年全球前15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中,只有排名13的First Solar是专产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企业。该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目前薄膜电池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排至2010年后;其股价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上涨近10倍,成为美国市场上享受最高估值水平的光伏股。
First Solar毛利率高于50%,但是,这样的高毛利率缘于该公司掌握了碲化镉薄膜的核心技术,其设备多为自行设计,工艺也自行开发,因此其成本要低很多。从成本细分中也可以验证这一点,尽管First Solar设备折旧时间为5年,比另一产家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MAT的7年要短,但其单位折旧成本仍比AMAT的非晶硅生产线低20%以上,比AMAT的叠层生产线低40%以上。
First Solar为全球的薄膜生产商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标杆,但它令人惊艳的指标却不是一般企业轻易能够企及的。
专家认为,与晶体硅电池相比,薄膜电池的成本下降潜力要大得多,这主要得益于薄膜电池的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据《Photon》预测,多晶硅组件平均价格将从2007年底的3.92美元/W下降到2012年的2.08美元/W,薄膜电池的平均价格将从现在的2.65美元/W降至1.11美元/W,与晶体硅相比优势明显。
由于使用成本的下降,业内人士预估,薄膜太阳能电池至2010年将会步入较佳的量产发展,市占率将提高到约12%-20%,总产量可达1GW以上。
薄膜太阳能预计未来的产能可能会达到整个太阳能行业的20%,现在只有7.6%,可见这当中的空间。薄膜太阳能就是要做得薄,要提高性能指标,有很多物理方法,比如说离子束方法沉积纳米晶硅薄膜这种工艺,在国外也只有一家企业在做,国内目前还没有。如果国内企业能够在这些方法上面有所提升,将会非常有前景。
2010年世界太阳能电池投资有望赶上芯片业
根据全球知名技术调查公司iSuppli报告显示,到2010年,全球在太阳能电池产品上的投资将赶上在芯片制造上的投资。
2010年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将从去年的3.5吉瓦(GW)提高到约12吉瓦(GW),需要大量的新资金注入;每家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商需要投资5亿美元以上,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在规模、成本和职员数上达到半导体工厂的水平。
2007年德国的Q-Cells超越日本的夏普成为世界头号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此外中国的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和挪威的REC公司也是重要的生产商。
iSuppli认为,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是短期内推动可再生能源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未来50年随着人口膨胀和经济增长,全球的电力需求将增长2-3倍。预计越来越多的能源缺口需要绿色能源来填补。
iSuppli称,太阳能电力的成本逐渐下降到与电网提供的电力相当的水平,也是推动太阳能需求上升的原因,Q-Cells和REC都预计,2006年到2010年太阳能电力的成本将下降40%。
该机构还预计,到2012年在太阳能资源非常充足的国家,太阳能电力将与电网电力价格持平,到2018年太阳能充足或比较充足的国家可实现两种电价持平。
与此相应,继太阳能组件热、多晶硅热之后,薄膜电池又成为国内光伏领域新的投资热点。在2008年6月的德国光伏展上,2008年产能仅30MW的台湾绿能,待签约订单量达到200MW,是2008年产能6倍;宇通光能尚未量产,也取得订单60MW。天威保变计划投入32亿元用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江西赛维宣布在南昌建设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2008年7月,强生光电25MW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赣能股份宣布组建合资公司,建设目标为年产能50MW的非晶硅光电薄膜电池生产线。此前,无锡尚德、孚日股份、拓日新能、综艺股份等公司也都纷纷宣布进军薄膜电池领域。
标杆企业First Solar
薄膜太阳能电池种类众多,主要包含有硅薄膜类(非晶硅a-Si、微晶硅c-Si、堆栈型a-Si/ c-Si等)与化合物半导体类(铜铟镓硒CIS/CIGS、碲化镉CdTe),与新概念的染料敏化类。
虽然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市占率不到一成,其转换效率、量产良率、设备成本等问题也待克服,然而薄膜太阳能电池具节省材料、可在价格低廉的玻璃、塑料或不锈钢基板上制造、可大面积制造、可制成可挠性、容易搭配建筑外墙施工应用弹性大等优点,已广被各太阳光电业者、研究机构所看好,将是次世代的太阳光电明星产品。
薄膜技术中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为最大宗,而碲化镉太阳电池产量成长最快。在2006年全球前15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中,只有排名13的First Solar是专产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企业。该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目前薄膜电池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排至2010年后;其股价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上涨近10倍,成为美国市场上享受最高估值水平的光伏股。
First Solar毛利率高于50%,但是,这样的高毛利率缘于该公司掌握了碲化镉薄膜的核心技术,其设备多为自行设计,工艺也自行开发,因此其成本要低很多。从成本细分中也可以验证这一点,尽管First Solar设备折旧时间为5年,比另一产家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MAT的7年要短,但其单位折旧成本仍比AMAT的非晶硅生产线低20%以上,比AMAT的叠层生产线低40%以上。
First Solar为全球的薄膜生产商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标杆,但它令人惊艳的指标却不是一般企业轻易能够企及的。
专家认为,与晶体硅电池相比,薄膜电池的成本下降潜力要大得多,这主要得益于薄膜电池的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据《Photon》预测,多晶硅组件平均价格将从2007年底的3.92美元/W下降到2012年的2.08美元/W,薄膜电池的平均价格将从现在的2.65美元/W降至1.11美元/W,与晶体硅相比优势明显。
由于使用成本的下降,业内人士预估,薄膜太阳能电池至2010年将会步入较佳的量产发展,市占率将提高到约12%-20%,总产量可达1GW以上。
薄膜太阳能预计未来的产能可能会达到整个太阳能行业的20%,现在只有7.6%,可见这当中的空间。薄膜太阳能就是要做得薄,要提高性能指标,有很多物理方法,比如说离子束方法沉积纳米晶硅薄膜这种工艺,在国外也只有一家企业在做,国内目前还没有。如果国内企业能够在这些方法上面有所提升,将会非常有前景。
2010年世界太阳能电池投资有望赶上芯片业
根据全球知名技术调查公司iSuppli报告显示,到2010年,全球在太阳能电池产品上的投资将赶上在芯片制造上的投资。
2010年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将从去年的3.5吉瓦(GW)提高到约12吉瓦(GW),需要大量的新资金注入;每家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商需要投资5亿美元以上,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在规模、成本和职员数上达到半导体工厂的水平。
2007年德国的Q-Cells超越日本的夏普成为世界头号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此外中国的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和挪威的REC公司也是重要的生产商。
iSuppli认为,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是短期内推动可再生能源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未来50年随着人口膨胀和经济增长,全球的电力需求将增长2-3倍。预计越来越多的能源缺口需要绿色能源来填补。
iSuppli称,太阳能电力的成本逐渐下降到与电网提供的电力相当的水平,也是推动太阳能需求上升的原因,Q-Cells和REC都预计,2006年到2010年太阳能电力的成本将下降40%。
该机构还预计,到2012年在太阳能资源非常充足的国家,太阳能电力将与电网电力价格持平,到2018年太阳能充足或比较充足的国家可实现两种电价持平。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