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产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东北林产工业主产品现有生产能力位居全国林业系统各省区之首。但生产厂家过多,分布过散,企业之间无联系,导致总体能力弱的问题不容忽视。问题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在充分利用和适度发展城市原有工厂的基地作用和建设林区新工厂的关系上,缺乏宏观规划和长远考虑。
2012-2016年中国生物化工市场评估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一、初级产品比重过大的问题
林产工业多年形成的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体系,锯材、人造板、纸板等产品是主体,对林产工业发展起主要影响作用。
进入市场经济,这种初级产品比重过大的产品结构弊端日显严重,主要是对中间、最终产品生产企业依赖性强;对市场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承受力差;对开发市场引导消费的能力弱等问题。由于竞争,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原来短缺的林产工业传统产品现在供大于求,老产品没有市场,而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又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变化,还有外来品、金融危机、通货紧缩的不断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断降价、让利、无利保本甚至宁可亏损来维持经营,有的甚至采取减产、限产、停产等无可奈何的措施,压缩产量以达到产销平衡。企业因此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一是大幅度减产使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企业经济状况恶化。锯材、刨花板、胶合板、硬质纤维板98 年某企业产量仅为总生产能力的18.3%、39.9%、15.4%、28.8%,开工不足使产品生产成本上升,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大幅度下降;二是近40%的工厂或车间停产、半停产,职工无活干,富余人员急剧增多,有的工厂整体转岗或放假,近三年涉及职工近5 万人之多,占全战线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三是停产、半停产企业资产闲置,总额己近9 亿元,这些资产不仅不能产生效益,还要干耗维护费用,支付银行利息,而且活化困难。
林产工业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生产能力相对过弱。就人造板来看,二次加工装饰板年生产量仅利用胶合板年产量的2%,刨花板年产量的5.9%。而最终产品家具、纸制品的产值仅是林产工业总产值的3.9%, 如果加上可直接对外销售的木制品也只达到36.8%。在近年来大力压缩初级产品,发展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生产的情况下, 初级产品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比仅为51.4:11.8:36.8。
二、生产布局过散的问题
东北林产工业主产品现有生产能力位居全国林业系统各省区之首。但生产厂家过多,分布过散,企业之间无联系,导致总体能力弱的问题不容忽视。问题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在充分利用和适度发展城市原有工厂的基地作用和建设林区新工厂的关系上,缺乏宏观规划和长远考虑。在发展城市原有工厂和在林区建新厂的关系上,铺摊子、照顾面、重新建、轻改造,建设林区新厂推进过快,战线过长,投资分散,致使一些项目建设周期长,协作条件差,投资效益低,甚至有的建成就关门停产。对城市原有工厂技术改造投入不足,至今多数工厂技术陈旧、设备老化、产品更新换代和开发新产品能力薄弱的问题严重, 有的工厂建厂几十年没有大的投入,有的工厂产品几十年一贯制,这种"一糟烂"的作法,不仅使这些工厂退出"牵头"的位置,现在自身生存也成了问题。二是代表工业发达程度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近二十年来,注入大量资金用于发展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如计划经济时期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到市场经济企业必经面对市场), 加上缺乏宏观规划的长远考虑和对企业间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具体规划指导,资金运用的效果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森工作为一个整体,长远发展和项目建设还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各林区、各企业追求自成体系,大量资金用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出现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浪费现象。
三、技术创新能力过弱的问题
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导致多数产品生产工艺停留在70-80 年代水平,50-60 年代的设备还在使用。少数近年来新建大型企业也因诸多原因先进设备不能发挥作用。企业没有自己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构,缺少资金和专门人才,产学研脱节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从事教学、科研和设计工作的大学、大所、大院帮助企业科技创新还存在体制和管理上的障碍。黑龙江森工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领先技术,没有能够反映森工总体形象的名、优、新、特产品。森工林产工业产品远远达不到设计能力,绝不是能力过剩、产量过大的因素。黑龙江森工是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 而全省森工林产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林产品市场的比重则是微不足道的。就人造板而言,"九五"期间我省森工人造板产量为196.14 万m3, 全国同期人造板总产量为5500 万m3,我们只占3.57%。森工林产工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不大不小,工艺设计不土不洋,产品档次低,生产成本高,价格上不去,成本下不来,造成产品大量积压,被迫停产或半停产。齐齐哈尔新工木材厂由于多年的经济效益低下,工厂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入,技术人员引不进来,使在职职工平均年龄已达到48 岁,在岗职工174 人,工程技术人员只有14 人,中级职称以上只有5 人,造成企业连年亏损,2002 年企业资产总额10494 万元,负债总额14917 万元,资产负债率142%。
四、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跑粗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 林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比依然徘徊在较低水平,在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的情况下,全系统木材加工利用数量仅为25%,今后通过扩大加工增值创收的潜力很大。国有资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都比较低,一些停产、半停产单位依靠低价出租厂房、设备维持局面。经营亏损加上各种挤占挪用,使运营资金紧缺,融资困难,不仅正常生产经营受影响,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也无力进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工作还没有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果,独立核算工厂的公司制改造工作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先行一步的企业虽然实行了公司制, 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健全, 不规范,经营机制还没有完全转过来。企业沉重的社会性负担问题还没有找到有效途径加以解决, 企业冗员和下岗职工多, 再就业压力大。
五、体制落后,经营机制不活
由于思想不解放, 现有的管理体制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使一些长期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难以彻底解决,突出的是企业经营机制难以转换。偏重行政手段,忽视以资本为纽带的经济关系;偏重产供销,忽视资本运营的效果;平均主义、大锅饭,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难以充分调动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尤其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严重影响经营者的积极性,也必然影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六、管理滑坡,效益流失
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 传统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的东西又未能完善,加上拖欠工资,职工思想情绪较大,企业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造成管理混乱,出现滑坡现象。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纪律松懈,无人负责;损失浪费严重,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量不高,致使企业效益难以提高。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