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聚乙二醇单甲醚下游产业发展探析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目前,国内减水剂市场以第二代减水剂为主,三代减水剂共存。近年来,减水剂的研究与生产朝着高性能、无污染方向发展,其中,具有梳形分子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因其减水率高、保坍性能好、掺量低、无污染、缓凝时间少等优异性能成为混凝土减水剂的主要发展方向。
1、聚羧酸减水剂
减水剂是重要的建材助剂,又称分散剂。拌和混凝土时加入适量的减水剂,
可使水泥颗粒分散均匀,同时将水泥颗粒包裹的水分释放出来,从而能明显减少混凝土工程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
减水剂的主要作用体现为:
① 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其工作性;
② 在保持混凝土工作性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
③ 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节能减排;
④ 改善混凝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能,如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等,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减水剂是降低水泥用量、提高工业废渣利用率、实现混凝土高耐久性和性能提升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技术途径,是制造现代混凝土的必备材料和核心技术,被认为是继干硬性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之后的混凝土技术的第3次突破。
根据《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按照减水率的高低,可将减水剂分成普通减水剂(以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为代表的第一代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以萘系减水剂为代表的第二代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减水剂(以聚羧酸减水剂为代表的第三代减水剂)。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国内减水剂市场以第二代减水剂为主,三代减水剂共存。近年来,减水剂的研究与生产朝着高性能、无污染方向发展,其中,具有梳形分子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因其减水率高、保坍性能好、掺量低、无污染、缓凝时间少等优异性能成为混凝土减水剂的主要发展方向。聚羧酸减水剂是由不同分子量的聚醚单体和各类不饱和羧酸、磺酸以及酰胺单体共聚而成的一类具有梳状结构的新型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这种特有的分子结构区别于其它传统产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触变性而使复杂的混凝土施工过程变得简单易行。聚羧酸减水剂无游离甲醛、氨等有害物质产生,生产工艺环保,对环境无污染,代表混凝土外加剂材料最先进技术的产品,是混凝土外加剂中更新换代的产品。
目前,我国的减水剂消费结构以二代为主,约占66%;2006 年,铁道部发布《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中要求高速铁路等大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添加剂必须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2007 年建设部批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加速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推广步伐,2011 年聚羧酸系减水剂消费量占比37%。根据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最新发布数据,2011 年萘系减水剂的产量302.61 万吨,聚羧酸239.11 万吨,蒽系0.5 万吨,氨基磺酸盐22.44 万吨,脂肪族62.19 万吨,密胺系0.50 万吨,木质素18.01 万吨,速凝剂粉剂99.15 万吨,液体5 万吨。共计合成减水剂645.36 万吨,高效减水剂占60%。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2011 年减水剂合成产量645 万吨左右,其中出口14 万吨,国内消费量631 万吨,其中三代聚羧酸减水剂239万吨左右(20%含固量),二代萘系和脂肪族减水剂365 万吨左右(39%和44%含固量)。据估算,2011 年有大约9.5 亿吨水泥配合减水剂使用,约占全年水泥总量的45%。在水泥产量的增长空间不大的前提下,减水剂配合水泥的使用率还有提升空间,如果该比例在2015 年到60%,每年4-5 个百分点,对应减水剂消费量大概每年60 万吨的增量,每年10%左右。减水剂的国外需求是另外一个市场,目前浙江五龙的出口份额最大,科之杰尚未涉足出口市场。福建地区的地理位臵优越,面朝东南亚,公司具备一定的出口优势。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商品房的发展空间更大,减水剂发展潜力高于东部地区。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应用领域逐步推广。主要应用于高铁、大坝和核电站等的对混凝土强度和寿命等各项指标要求较高的领域。其中,高铁的用量最大,2011 年高铁建设放缓后,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生产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几年,随着工艺的推广和成本降低,三代减水剂的性价比逐步显现,应用领域正在逐步向民用领域推广,预计未来几年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份额将持续提升。
2、聚乙二醇单甲醚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润湿性、润滑性、生理惰性、对人体无刺激、温和,在化妆品和制药工业中应用广泛。可选取不同分子质量级分的产品来改变制品的粘度、吸湿性和组织结构。相对分子量低的产品(分子量小于2000)适于作润湿剂和稠度调节剂,用于膏霜、乳液、牙膏和剔须膏等。相对分子量高的产品适用于唇膏、除臭棒、香皂、剔须皂、粉底和美容化妆品等。在清洗剂中,也用做悬浮剂和增稠剂。在制药工业中,用作油膏、乳剂、软膏、洗剂和栓剂的基质。我国化妆品和医药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产品的需求带来了强大的支撑。
(1)我国医药行业状况及趋势
2012年四季度,随着部分化学原料药价格的止跌趋稳,药企纷纷开工、扩大生产规模,化学原料药产量明显增长。2012年全年我国化学原料药累计产量达286.24万吨,其中,单月产量从10月的21.66万吨上升至12月的26.12万吨,创年内新高。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9261亿元,预期到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人口老龄化带来药品潜在需求增加。
中国药品市场呈现出高速扩容、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受政策的影响很大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药品潜在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保障水平居民购买能力的提升,是药品市场扩张的源泉。国内制药企业随着药品需求同步扩张。外资企业在中国药品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高端的三级医院药品市场中占据瞩目的市场份额。
中国药品市场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在人口老龄化及经济发展的双重因素作用下,中国药品市场高速扩容。结合生产、销售终端的各类数据,2005~2010年,中国药品市场的复合增长速度超过20%。
第二,中国药品市场竞争激烈,但国内制药企业并没有很快地实现规模经营,导致行业集中度低。因此,在高端的三级医院药品市场上,外资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三,药品市场受政策的影响很大。以基本药物制度为例,由于基层推行的药品销售零差率政策,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市场陷入停滞。
2012年零售终端的药品销售规模为1726亿元,可以计算得出2012年中国药品市场的总规模为9261亿元。
预期2013~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的平均增长达到12%,2013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2019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到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
(2)我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及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化妆品销售额超过1,000 亿元,约占全球化妆品市场的6.8%,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巴西,位居第四。过去十年间,我国化妆品市场增长迅速。
2001-2011 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5.8%,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同时会出现以下新格局。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2012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1340亿元,预计到2016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880亿元比2012年增长40.29%。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