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总局发通知:全国严查CPU"香港一日游"
“这样一片处理器,从上海到香港‘一日游’,回来就可以拿票去退税了。”上海一家小型处理器(CPU)代理商王明曾对CBN记者说。
不过最近王明可没这么轻松。因为,国家税务总局前不久发布了《关于查处利用CPU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国税函[2009]130号)》(下称《通知》),全国各地税务部门开始严查CPU出口骗税行为,部分已被查处的企业,除了补税外,或将遭法律拷问。
王明的公司就因此需要补税。一片400元左右的CPU,批发才赚几元,现在要补几十元。而与她合作的进出口代理商,也可能遭罚。
这当然不是国家税务部门第一次查处此类事件。“半导体产品出去再进来,是顽疾,值得反思的东西很多。”赛迪顾问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李珂表示。
清查
上述《通知》,几乎已被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税务部门高挂在官方网站上。
内容显示,近期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公安机关连续侦办数起利用CPU实施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件,骗税数额巨大。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决定结合2009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对出口企业办理CPU出口退税(包括免、抵、退税)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通知》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深圳、厦门、宁波、大连、青岛等区域列为重点清查地,且以2006年1月1日至今办理CPU出口退税(包括免、抵、退税)的出口企业为重点清查对象。
部分省市甚至已根据《通知》细化执行。山东省税务局4月10日表示,已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从事CPU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含青岛)筛选,初步确定193家相关企业,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我们去年11月就清查过一轮了。”浙江丽水市国税局一位内部人士对CBN记者透露,除了CPU,当时还查过光盘出口退税,原因是这类产品“出口增量异常敏感”,有骗税嫌疑。
《通知》列出了详细的骗税手法。比如利用海关开箱查验比例低之机,将顶替的CPU出口至香港等地,到达后更换包装,通过深圳等口岸以各种方式走私入境,然后准备下一轮循环。而地下钱庄的存在,也为它们结汇提供了便利。此外,还提供了鉴别的根据,比如“税负率明显偏低”、“报关出口目的地为香港”、“收入异常增长”、“一面进口,一面又返销出口至香港等地”等等。
一家台湾内存企业对记者表示,除了CPU外,江苏省国税局也已将内存模组、硬盘出口企业列为清查的重点对象,它的生意可能要受到一定影响。
CBN记者联系到一家专门代理CPU进出口业务的香港贸易企业负责人,她在电话里透露:“进来查得紧,出去还是很容易,就一两天,我们有关系搞定。”
而“香港”正是《通知》中重点清查的产品目标出口地。
漏洞之一
北京一家代理商一直与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安富利合作紧密。消息人士透露,其合作手法未出《通知》所列范围:首先,该代理商从进口代理商安富利买进CPU产品,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然后在IT大卖场以不开票的方式卖给国内PC配件零售商;同时,从境内收购淘汰或废弃的CPU,甚至从其他地方借来相同型号的CPU,代替实际已经内销完的产品,在已到手的增值税发票掩护下,完成虚假报关出口。
完成一个循环后,该类型的公司,就拿着增值税发票、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外汇收汇核销单,向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
17%的增值税返回,能使产品成本占据3%的优势(相对不退税)。在IT零售领域,即便仅做利润,也已不算低。而在旺销时节,这类公司往往更具有调价筹码,当然不会给你开票。
但前不久北京该代理商“玩砸了”。它将货出口后,拿着安富利开的增值税票申请到17%的增值税后,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具有进口资质的安富利,这时还没有缴纳进口增值税。
而这一问题也就引起了国家税务总局方面的重视。国税总局开始调查安富利是否逃税,后者则将它与北京该代理商的交易资料交出,涉及巨大金额。
CBN记者拨打该代理商的电话,其在大卖场留下的三个固定电话都已失效。而安富利上海一位高管表示,不清楚此事。
业内人士表示,找一家具有进出口资质的贸易公司很容易,所有人都这么做,该代理商只能说是倒霉。
莫要一刀切
“显然这是多年的顽疾了。”赛迪顾问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李珂对CBN记者表示,还是“国货复进口”老话题。
2007年3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在上海已经批评过这一现象。当时他的数据是,200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但同期芯片“复进口”金额近680亿元,约占13.6%。
李珂提供的最新数据是,在1200亿美元半导体进口额中,从中国出去又进来的占据13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全球输向中国的境外市场,排名第四。
他表示,初期许多企业是利用了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税收优惠,算是钻政策漏洞,借机避税,很难完全定义为“诈骗”。因为,国内目前对芯片产品的内销征收17%的增值税,而对芯片出口实行17%的出口退税政策。
由于这已成普遍现象,部分实施骗税恐怕难以避免。CBN记者在网络上输入“二手CPU、出口CPU”等关键词,搜索到众多帖子,许多企业主动回复,可以帮忙完成出口。
“清查是必要的,但不能一刀切。”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守雷对CBN记者说。去年,一些地方因为配合清查,停办、缓办了增值税申请很长时间,这对从事正常贸易的企业非常不利。
目前,国产的CPU内销收取17%的增值税,而进口的产品则不收。这导致国产CPU的内销价格竟然高于进口产品的价格,很不正常。李珂认为,这种局面下,半导体产业很难成为一个健康的产业。因为,政策的内外有别,在某些层面割裂了产业链。
李珂呼吁,随着国产芯片设计能力的提高,国家应该考虑税制的进一步统一。此前的两税合并,侧重的是所得税,而进口增值税上,对国内企业还十分不利。
在税率方面的这种差异,在半导体18号文有关增值税条款停止执行后,更是让本土企业大受影响。以上海为例。许多设计企业不被认定为“生产型企业”,出口无法退税,致使它们完成设计后,习惯转到境外生产、销售,导致利润和税收大量流到境外。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在向政府上报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张江高科技园区11家设计企业,2006年境内销售额为6.14亿元,而境外销售额却高达31.33亿元。
不过最近王明可没这么轻松。因为,国家税务总局前不久发布了《关于查处利用CPU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国税函[2009]130号)》(下称《通知》),全国各地税务部门开始严查CPU出口骗税行为,部分已被查处的企业,除了补税外,或将遭法律拷问。
王明的公司就因此需要补税。一片400元左右的CPU,批发才赚几元,现在要补几十元。而与她合作的进出口代理商,也可能遭罚。
这当然不是国家税务部门第一次查处此类事件。“半导体产品出去再进来,是顽疾,值得反思的东西很多。”赛迪顾问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李珂表示。
清查
上述《通知》,几乎已被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税务部门高挂在官方网站上。
内容显示,近期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公安机关连续侦办数起利用CPU实施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件,骗税数额巨大。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决定结合2009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对出口企业办理CPU出口退税(包括免、抵、退税)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通知》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深圳、厦门、宁波、大连、青岛等区域列为重点清查地,且以2006年1月1日至今办理CPU出口退税(包括免、抵、退税)的出口企业为重点清查对象。
部分省市甚至已根据《通知》细化执行。山东省税务局4月10日表示,已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从事CPU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含青岛)筛选,初步确定193家相关企业,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我们去年11月就清查过一轮了。”浙江丽水市国税局一位内部人士对CBN记者透露,除了CPU,当时还查过光盘出口退税,原因是这类产品“出口增量异常敏感”,有骗税嫌疑。
《通知》列出了详细的骗税手法。比如利用海关开箱查验比例低之机,将顶替的CPU出口至香港等地,到达后更换包装,通过深圳等口岸以各种方式走私入境,然后准备下一轮循环。而地下钱庄的存在,也为它们结汇提供了便利。此外,还提供了鉴别的根据,比如“税负率明显偏低”、“报关出口目的地为香港”、“收入异常增长”、“一面进口,一面又返销出口至香港等地”等等。
一家台湾内存企业对记者表示,除了CPU外,江苏省国税局也已将内存模组、硬盘出口企业列为清查的重点对象,它的生意可能要受到一定影响。
CBN记者联系到一家专门代理CPU进出口业务的香港贸易企业负责人,她在电话里透露:“进来查得紧,出去还是很容易,就一两天,我们有关系搞定。”
而“香港”正是《通知》中重点清查的产品目标出口地。
漏洞之一
北京一家代理商一直与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安富利合作紧密。消息人士透露,其合作手法未出《通知》所列范围:首先,该代理商从进口代理商安富利买进CPU产品,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然后在IT大卖场以不开票的方式卖给国内PC配件零售商;同时,从境内收购淘汰或废弃的CPU,甚至从其他地方借来相同型号的CPU,代替实际已经内销完的产品,在已到手的增值税发票掩护下,完成虚假报关出口。
完成一个循环后,该类型的公司,就拿着增值税发票、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外汇收汇核销单,向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
17%的增值税返回,能使产品成本占据3%的优势(相对不退税)。在IT零售领域,即便仅做利润,也已不算低。而在旺销时节,这类公司往往更具有调价筹码,当然不会给你开票。
但前不久北京该代理商“玩砸了”。它将货出口后,拿着安富利开的增值税票申请到17%的增值税后,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具有进口资质的安富利,这时还没有缴纳进口增值税。
而这一问题也就引起了国家税务总局方面的重视。国税总局开始调查安富利是否逃税,后者则将它与北京该代理商的交易资料交出,涉及巨大金额。
CBN记者拨打该代理商的电话,其在大卖场留下的三个固定电话都已失效。而安富利上海一位高管表示,不清楚此事。
业内人士表示,找一家具有进出口资质的贸易公司很容易,所有人都这么做,该代理商只能说是倒霉。
莫要一刀切
“显然这是多年的顽疾了。”赛迪顾问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李珂对CBN记者表示,还是“国货复进口”老话题。
2007年3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在上海已经批评过这一现象。当时他的数据是,200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但同期芯片“复进口”金额近680亿元,约占13.6%。
李珂提供的最新数据是,在1200亿美元半导体进口额中,从中国出去又进来的占据13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全球输向中国的境外市场,排名第四。
他表示,初期许多企业是利用了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税收优惠,算是钻政策漏洞,借机避税,很难完全定义为“诈骗”。因为,国内目前对芯片产品的内销征收17%的增值税,而对芯片出口实行17%的出口退税政策。
由于这已成普遍现象,部分实施骗税恐怕难以避免。CBN记者在网络上输入“二手CPU、出口CPU”等关键词,搜索到众多帖子,许多企业主动回复,可以帮忙完成出口。
“清查是必要的,但不能一刀切。”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守雷对CBN记者说。去年,一些地方因为配合清查,停办、缓办了增值税申请很长时间,这对从事正常贸易的企业非常不利。
目前,国产的CPU内销收取17%的增值税,而进口的产品则不收。这导致国产CPU的内销价格竟然高于进口产品的价格,很不正常。李珂认为,这种局面下,半导体产业很难成为一个健康的产业。因为,政策的内外有别,在某些层面割裂了产业链。
李珂呼吁,随着国产芯片设计能力的提高,国家应该考虑税制的进一步统一。此前的两税合并,侧重的是所得税,而进口增值税上,对国内企业还十分不利。
在税率方面的这种差异,在半导体18号文有关增值税条款停止执行后,更是让本土企业大受影响。以上海为例。许多设计企业不被认定为“生产型企业”,出口无法退税,致使它们完成设计后,习惯转到境外生产、销售,导致利润和税收大量流到境外。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在向政府上报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张江高科技园区11家设计企业,2006年境内销售额为6.14亿元,而境外销售额却高达31.33亿元。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