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IT通讯 >  2012年中国IT外包服务产业发展概况

2012年中国IT外包服务产业发展概况

Tag:IT外包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一、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由初级阶段向市场细分过度 

    IT服务市场的广阔前景正吸引着大量社会资本。目前国内几乎所有与IT相关的企业都在进入IT服务市场。 

    从 IT外包服务的内容来看,用户对外包服务的需求多种多样,调研显示,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用户中,使用各类外包服务的比例总体上都不太高,其中使用网络与安全方面的外包服务比例最高,为10.6%,而企业在PC、服务器、网络安全三方面都使用了外包服务的比例仅有3.3%。 

    用户对IT外包的差异化需求,导致市场上的IT外包服务商类型呈现多样化,市场也呈多层次竞争态势,参与竞争的既有综合服务商,也有具有电信运营背景的网络服务商,还有桌面维护等专项服务商。 

    根据研究发现,IT外包服务商的成长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外包初级阶段:业务定位混乱,基本是客户有什么需求就做什么,投入产出比低,资源浪费。目前大部分维护外包企业仍处于这个阶段。 

    市场细分阶段:外包服务商发挥企业自身的核心优势按能力细分或客户细分,整个市场发展呈合作与互补局面。服务拓展有两种主要方式,其一是企业自身的核心优势(解决方案、产品、行业资源)的延续,原业务带来的延续性服务需求;其二是作为上游统包商的合作伙伴或渠道。比如,上海华讯目前专做本公司集成的网络维护和部分CISCO产品的维护;又如,金道公司一开始什么客户的业务都做,但不赚钱,现在主要是进行品牌推广,作为上游统包商的合作伙伴。 

    标准管理阶段:此阶段外包服务的价值在于为企业带来TCO下降与竞争能力集中。为保证管理的有效性,通常会对客户进行选择。比如,HP认为,只有IT达到一定成熟度才适合外包,采用外包方式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否则不宜使用外包。服务的支持模式和种类按客户需求定制。 

    目前,虽然处于这三个阶段的IT外包服务商都存在,但国内的IT外包商总体上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向市场细分过度,服务商在不断地拓展市场,逐渐找准自己的定位。拓展市场的主要推广方式为案例营销;与第三方合作组织论坛研讨,宣传外包理念,引导客户观念的转变;核心或优势业务的延续。 

    二、中国IT外包市场已形成两军对垒 

    2008年7月24日,长期专注于企业信息化外包的中企动力举办媒体沙龙,正式对外宣称在“IBM第一、中企动力第二、惠普第三”的名分之下生存了多年之后,已经在2007年度的调查中一举超越蓝色巨人IBM,稳居国内IT外包服务市场头把交椅。 

    消息一经传出,随即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坊间认为,此次统计,将属于IT外包边缘的企业建站、租赁、托管、推广等业务纳入IT外包范畴。而狭义上,IT服务应该不包含上述海量业务。另外有观点认为,尽管中企动力在此次统计中顺利折桂,但它拿下的仅仅是最为低端的IT外包市场,此排名并不能说明问题。 

    调查显示,在以应用、桌面、网络等为主的IT整体服务中,IBM仍以明显优势领跑市场,而中企动力则未能进入前五,但数年来一直保持国内市场前十的位置。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中,中企动力业已超过此领域原先的蝉联老大IBM跃至市场第一位——2007年中企动力收入7400.2万美元,IBM为7200万美元。该报告的简版中并未透露更多的相关数据。 

    报告称,尽管在IT整体服务市场上IBM仍具有绝对优势,但单从IT外包服务层面讲,连续两年排名第二(仅次于IBM)的中企动力已经在2007年首次超越IBM成为市场老大。 

    中企动力总经理陈丹详细解说了中企动力在IT外包服务方面的优势。 

    IBM的很大一部分服务是提供给大中型企业的,包括行业内部对中小企业的划分彼此便有分歧。我觉得它可能更多的是从大中型企业中比较低端的、类似于中型企业中获取市场份额。IBM的中小企业客户的规模和额度,都跟中企动力客户的投资规模不太一样。” 

    如此看来,中企动力超越IBM的核心武器便是足够庞大的中国中小企业客户,而这一点正是IBM无暇顾及的空当。 

    在IBM的划分中,除政府、典型行业和国资委下辖的大型国有企业外,其他的企业一概被分为“工商企业”,即业界所称的中小企业。 

    事实上,在IBM的划分中,“工商企业”离业界传统认为的中小企业相差甚远。 

    在过去几年,中国的IT外包业务主要还是电信、银行等国内大企业的专利。因此,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国际IT企业乘势抢得了先机。因此,国内IT外包市场便长久被IBM、HP等具有技术实力的厂商把持。 

    与此同时,占国内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并非不知道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但是不愿在这方面投入太多费用。这使得中小企业信息化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而外包信息化也简单地停留在“做企业网站”的初级阶段,连带使得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国内IT外包企业生存境遇不佳。 

    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中小企业这种心态出现了微妙变化,中小企业外包信息化开始成为一股潮流。而中企动力在IT外包方面的成长从此开始。 

    国内IT企业比国际巨头更了解这些中小企业的需求,更注重本土化发展,快速响应,根据市场发展及时调整策略,并能随着市场变化及时灵活地创新服务模式。” 

    与IBM服务大中型客户的客户群不一样,与东软做国际市场也有区别,使中企动力在IT外包方面表现不俗。 

    在高端的IT项目外包领域,IBM具有明显优势,IBM拥有系统的咨询、实施和维护的能力;东软利用国内的成本优势做国际市场的软件外包项目也颇有独到之处。而中企动力则有强大的网络营销平台。借此来向中小企业提供IT外包服务,优势就逐渐显示出来。 

    业界认为,虽然从排名上超越了IBM,但中企动力与IBM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除了客户群有很大区隔之外,服务的模式也有区别。IBM专注于IT项目的高端咨询顾问,而中企动力则利用网络营销平台提供适合中小企业的方式进行服务。 

    对于中小企业高速成长给IT外包带来的机遇,有业内人士称,“集群效应”必须在一种大环境下才能发酵,而这种环境似乎正在到来。相关研究机构大中国区总裁郭昕表示,“尽管整体经济状况令人担忧,但是IT服务外包业务正在成为冬天里的春天”。 

    自从2004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概念被热炒开始,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外包服务的公司开始逐渐增多,中企动力的效仿者纷纷浮出水面。这些公司大都没有技术和资源优势,凭借最简单的建站、维护、推广等手段向中小企业提供所谓的“信息化外包服务”。 

    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IT外包项目的市场,由于准入门槛较低,难免有不遵守行业道德者混杂其间,市场上也有诸多不和谐的声音。 

    从事这些所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外包服务的商家不在少数,其中甚至有一些业内知名的企业。由于基于互联网的IT服务并不需要太高的门槛,导致了整个行业良莠不齐。” 

    业内专家表示,IT服务外包作为一项新兴业务,从西方世界传入中国不过几年时间,但已经无处不在——从网站服务器托管到ASP应用,从内部网络管理到服务器外包,从系统服务到软件服务,真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不管有没有需求,有没有规则,国人大都要一试身手。 

    “虽然如此,但直到今天根本看不到哪家公司真正做大,真正从泥腿子走到岸上。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西方的IT外包到了国内却很难有大作为?IT服务外包作为舶来品,我们的公司抄袭过来的大都是表面的规则、表面的制度、表面的方法,并没有建立起诚信的规则、行为的规则、职业化的规则。”橘生淮北则为枳,言外之意直指这个市场的混乱。 

    在IBM和中企动力顺利抢位高、低端IT外包服务市场后,剩下的蛋糕还有多大? 

    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国IT外包市场将近3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但增长率低于上年达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用户整体运维费用压缩导致了占据ITO市场60%以上份额的IT系统管理外包领域增长放缓。 

    而ITO中其他两个领域——硬件服务化及软件服务化领域增长率还略有上升,显示新兴外包服务形式的生命力。 

    中企动力的部分业务属于硬件服务化领域,这个领域目前还只占ITO整体市场的20%左右,并且这部分业务正在受到电信运营商强势的侵蚀,未来这一市场上其他的服务商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极大挑战。所以通过调整市场定义来将中企动力排在ITO市场的第一既不反映ITO市场现状,也不符合发展趋势。 

    从国内IT外包服务市场来看,前五大厂商和后面的企业差距非常大。2007上半年,排名第一的中企动力的市场占有率为27%,相比市场第二名中国万网的4.6%,差距达到20%。到2007年底,两者的占有率分别是25%和5%。这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个市场还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不成熟的市场,行业的后进者还有很多的机会。

    2012-2016年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三、中国IT外包企业的欧美长征 

    与同期崛起的菲律宾、巴西乃至东欧这些外包新星不同,初涉欧美市场的中国IT外包企业显然不满足于印度人吃剩下的残羹冷炙,赶超印度是埋藏在每个外包企业心中心照不宣的目标。在远大的目标与冷峻的现实之间,过埠之后的长征之路依然显得漫长并且变数重重。 

    目前中国外包行业正处于一个微妙而关键的时刻。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初成气候的中国外包军团大都已经登陆欧美市场。虽然他们终于与声名显赫的印度对手们站在了同一个角斗场上,但是大部分人想象中的短兵相接并没有发生。尽管如此,他们的神经并未因此得到丝毫放松。与同期崛起的菲律宾、巴西乃至东欧这些外包新星不同,中国外包企业显然不满足于印度人吃剩下的残羹冷炙,赶超印度是埋藏在每个外包企业心中心照不宣的目标。在远大的目标与冷峻的现实之间,过埠之后的长征之路依然显得漫长并且变数重重。 

    应该说,中国IT外包行业在欧美市场的快速扩张始于2002年前后。然而,不曾想到的是,当他们真正踏上欧美征程之后,在日本市场刺刀见红争抢订单的情景似乎并没有重演。正如海辉集团首席运营官林兴俊所说的那样:“印度仍然只是我们的假想敌。”涉足欧美市场的中国外包企业普遍的感觉是,几乎看不到太多印度对手的影子。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市场太大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太小了。事实上,在2007年3月将美国Envisage Solutions公司的60多名员工收归旗下之后,海辉软件在海外拥有了一支比较强大的咨询和营销团队,并成为数不多的具备美国本土市场在岸咨询、营销能力的中国IT外包企业。与此同时,通过在国内的一系列收购,海辉软件离岸支持团队的人数也达到3300人的规模。即便如此,与TCS和Infosys这样拥有数万员工的外包巨无霸相比,中国IT外包企业仍然显得势单力薄。说得残酷一点,之所以中国企业没有与“印度大象们”发生太多遭遇战,是因为中国IT外包企业的量级还不够,尽管与印度企业身处同一个角斗场,却仍没有参与重量级赛事的资格。 

    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但是在欧美市场,我们和印度企业的差距至少是5~10年。事实上,不仅是企业规模,在五六年前国内企业就已经存在的诸多劣势仍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善,曾被认为是优势的成本因素近年来也不断被削弱。 

    在很多局外人士看来不可思议的是,尽管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有中国外包企业涉足欧美外包业务,可是对很多欧美客户来说,他们只认可印度的外包品牌,根本不相信来自中国的企业具备接包能力。 

    在欧美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品牌,“中国外包”的品牌影响力仍然有待提高,这也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外包企业的市场拓展。 

    当然,这样的现象不能抹杀中国IT外包军团近几年来的努力和成就。根据2010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外包排名,海辉软件、东软、浪潮和博彦科技已经迈入全球外包100强的行列,排名最高的海辉软件成功位列第20位。 

    虽然相比榜上数量众多(同时入围100强的印度企业为20家)、梯次分明的印度外包企业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他们已经形成了一支不容忽视的中国力量,受到了全球IT外包业的广泛认可。 

    高端人才依然缺位 

    时至今日,对中国外包企业而言,语言人才瓶颈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障碍。但是,具备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和整体架构能力的人才短缺仍是横在中国IT外包企业面前的一道坎。 

    与中国IT外包企业业已习惯的日本外包市场相比,美国外包市场在发包方式上存在很大不同。在日本市场,大多数外包订单都集中在NEC、富士通等几个日本IT巨头手中,通常由他们完成需求设计和框架设计,然后再层层转包,将编码和测试任务外包给中国企业。 

    但是在美国市场,除了从GE、微软、IBM等美国大公司获取类似的订单外,接包方更多的是从直接客户那里获取订单。这些客户通常对接包方的商务沟通、需求设计和整体设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国内企业恰恰缺乏与国外客户直接交流的经验,熟悉行业国际商务规则并有能力维持良好的国际客户关系的人才严重缺乏,而这样的人才只能依靠实际项目的不断锤炼,培训周期很长。 

    一位曾参与过欧美外包业务的项目经理这样描述他的学习经历:“从开始接触美国客户到摸到门道,我至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一年多的磕磕绊绊告诉我,如果不懂如何跟欧美客户打交道,不了解他们的做事方式和习惯,就会犯意想不到的错误,项目延期、项目质量出现问题是经常的事情。” 

    前几年,为了着重培养骨干员工,很多国内外包企业将骨干员工派驻国外,但是因为项目利润难以承担这一高昂的成本,不久,大多数作此尝试的企业又都采取了收缩的策略。目前,大多数承担离岸外包的企业除了保留少量国外派驻人员负责与客户进行必要的沟通,提供咨询和需求分析之外,都将设计重心放在国内。相比之下,人才成熟速度不可避免地要慢一些。而反观印度,由于文化和商务习惯与欧美趋同,这方面人才的成本相对较低,培养周期也较短。 

    成本已非绝对优势 

    几年前,人力成本一直被看作是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对印度的相对优势。但是,近两年来,在国内生活指数不断攀升和国内外包业务高速发展的双重作用下,中印两国外包软件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成本差距日益缩小。国内某些高级开发人员的月薪已经达到20000~30000元以上,甚至更高。 

    中国软件开发人员的构成仍不够合理,即便是底层编码人员也大部分是大学本科毕业。相比之下,印度明确的外包导向且相对比较发达的职业教育,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职学历的蓝领编码工人。因此,即便从事低附加值编码工作的人员这一群体来看,中国外包行业的人力成本也已经与印度相差不大。 

    虽然总体而言中国外包人力成本仍然低于印度,但是绝对成本优势已经无从谈起。

欧美业务利润更高? 

    业界曾有看法认为,在日本市场,中国企业获得的订单普遍为二手订单,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而在欧美市场,中国企业可以从最终客户手里拿到一手订单,利润率相对更高,因此得出欧美业务利润率高于日本业务的结论。事实上,这种结论并不是绝对的,起码从短期来看,并非完全成立。 

    目前海辉软件的外包业务由欧美、日本和国内三部分业务组成,三部分业务所占总体业务的比率大致相同。但是,比较来说,欧美业务的利润反而低于日本业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外包产业的特点决定外包的利润是随着规模、经验和管理成熟度的增长而增长的。海辉软件以日本业务起家,目前这部分业务的重点已经转向附加值更高的设计环节;而美国业务发展的时间较短,目前承接的业务层次也比较低,短期内利润率低于日本业务不足为奇。 

    其实国内很多尝试欧美业务的企业能够盈利已经相当不错,部分企业仍然在交学费,目的是为了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经验,厚积薄发。但是,另一些从欧美业务起家的中国外包企业对利润率的看法则相对乐观。中软国际表示,中软目前欧美业务的纯利在10%以上;而从文思、中讯等企业的财报数据来看,其毛利也在20%左右;同样从欧美业务起家的李晖表示,因为一开始就站在了外包价值链的高端,因此浙大网新的毛利可以达到30%。 

    迄今为止,印度仍然掌控着欧美外包市场约80%的份额

应该说,印度IT外包产业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今日的辉煌,除了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外,也得益于抓住了千年虫爆发等一些历史机遇。反观今天的中国IT外包行业,虽然复制印度模式实现超越的可能性比较小,以小博大形势相当严峻,但是总体来看,还是有很大的机会。 

    “由于目前印度企业垄断了欧美市场近80%的份额,因此近几年来,欧美外包市场发包方越来越倾向于在印度之外扶植新的外包企业,以便分散风险。”林兴俊表示,国内很多外包企业都是从承接GE、IBM和微软等几家大公司的外包订单开始接触欧美外包市场的,之前几乎没有任何欧美业务。这些企业之所以愿意主动把一些简单的订单交给中国企业,正是出于分散风险的需要。未来,越来越多的主流客户会采取这一战略,这是中国企业借势发展的良好机遇。 

    欧美IT外包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本身的规模又比较大。反观印度外包产业,在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印度国内各种资源的潜力已经发挥到顶点,扩张的速度势必放缓,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填补这部分空白缩小与印度企业之间的差距。 

    不过,环顾全球,包括巴西、墨西哥、东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在内的新兴外包产地,尽管在资质上各有优劣,但同样将受惠于这一机遇欧美市场的外包项目即使不放在印度,也未必一定放在中国;印度IT外包业目前的劣势,并不一定能转化成为中国IT外包行业的优势,国内企业不宜过于乐观。 

    从业务层面上来看,尽管国内企业在承接比较高端的BPO项目上存在较大短板,在承接较低端的ITO业务时的成本优势又不甚明显,但是很多国内企业仍然认为,拿到订单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难。 

    虽然目前海辉软件的实力无法与Infosys那样的外包巨头竞争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订单,但是可以放低要求,用海辉软件较高素质的人才与印度中小IT外包企业展开竞争。“其实,我们的资质与他们相当,在招标时,我们的接包价格比他们低,但是承诺的交付质量却很相近。”他说。正是本着这样的策略,海辉软件的接包能力稳步上升。从2007年开始,海辉软件已经有了数笔价值超过200万美元的订单,让公司颇感欣慰。 

    而中软国际和浙大网新走的则是一条内外兼修的道路。“中国外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应该忽略国内迅速增长的外包需求所创造的机遇,这是印度外包企业不具备的一个优势。”孙秀芳表示,中软国际一直非常重视国内外项目的互动。中软国际通过承接欧美外包项目获取行业经验和资源,再移植到国内的咨询业务中来。例如中软国际与国家药检局的合作就是一个典范。 

    “事实上,国内外包企业正在扮演一个窗口和桥梁的角色,很多欧美企业正是从外包业务开始了解中国市场的。”李晖说。1995年,浙大网新承接了国际金融巨头道富公司的股票撮合交易系统的改造项目。 

    最终,浙大网新以美国本土开发成本的25%,实现了对原系统的改造,并使新旧系统转换的成本降低到2%,令道富公司大为满意,双方的技术合作从此展开。后来道富公司把浙大网新看成进军中国市场的桥头堡。2007年底,浙大网新与道富合作拿下了中国外汇结算中心的交易系统的开发订单。浙大网新之所以有这样的实力,是因为道富承担了全球30%的外汇结算业务,浙大网新则参与了整套系统的开发工作。


上一篇:国内厂家在大型打印机领域快速崛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