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外包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一、三个因素阻碍中国企业IT外包能力提升
1、语言及文化融合。语言和文化的融合能力是外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外包双方合作的基础。外包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沟通,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就很容易造成双方的误解和冲突。另外,相同的文化背景更容易增进双方的信任和相互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现阶段中国IT服务外包的主要市场是日本和韩国,它们与我们具有融合的文化背景和较好的语言沟通基础。相对于印度这样的英联邦国家,中国在开拓欧美市场时,语言和文化的融合能力还十分欠缺。因此在现在这个阶段,语言和文化融合能力是制约中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的一个重要因素。
2、渠道与市场开发。印度前5大外包公司的规模都在5万人。与印度相比,中国外包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困扰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渠道和市场。目前,北京市的IT服务外包企业与国际发包商沟通的渠道主要有三种:第一种,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子公司或位于中国境内的离岸开发中心接包,项目数量占33.17%;第二种,直接从国外发包商或国外上游接包商发包、分包或转包的软件外包项目,项目数量占49.96%;第三种,通过中介服务机构获得项目,项目数量仅占2.11%。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中,分包或转包的比例要远远大于直接接包。所以,渠道和市场开发是制约中国IT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又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3、服务交付能力。IT服务外包企业的交付能力是逐渐提升的。外包从低端向高端发展,服务质量的逐渐提升,这是一个知识与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印度的大型外包企业的规模也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现阶段中国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还无法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且很多公司还不具备海外的现场服务交付能力。所以,这个能力也是现阶段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以上3个方面都是中国IT服务外包企业在进军国际外包市场时所面临的中国情境因素,这3个方面的能力也是中国IT服务外包企业应该重点提升的能力。
二、中国IT外包服务业亟待打破人才瓶颈
2012-2016年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随着我国IT外包服务产业向高端领域转移,国内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供应紧张以及人力成本增加等问题逐步使人力资源成为产业升级中的制约。我国必须改变外包服务人才结构,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服务质量,才能加速完成行业规模扩大和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
“橄榄形”人才结构亟待改变
我国高质量、低成本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吸引了大量海外市场IT外包服务的转移。IT外包服务包括应用软件开发、应用软件支持和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等多项服务,以业务内容划分,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
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我国承接的服务外包额为145亿美元,其中,ITO业务占外包服务总额的60%以上,产业发展增势迅猛。但与国际领先标准相比较,我国IT外包服务产业在综合能力、品牌建设、规模效应以及产业链完善方面仍然面临挑战,而这些挑战的核心是人力资源。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问题突出,人才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而产业需求的是“金字塔形”结构。人才供应紧张、结构不合理、培养机制有待完善成为行业发展瓶颈。据统计,2010年国内软件人才缺口至少80万人,而且缺口量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要打破人才瓶颈,就要改变人才结构,建设完善适应我国软件产业需求的人才体系。
国内紧缺的人才还包括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和高水平的系统架构师等。同时,IT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等软素质也亟待提高。对IT企业而言,在保留人才方面有待加强。
“大连模式”重视实施人才战略
软交会上,在介绍“大连经验”时,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说,回顾大连软件产业十年发展历程,人才战略是实施重点。大连要想成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领军城市,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乏,还得立足自己培养。
大连市将成立大连软件高级经理人学院,这将成为全国第一所软件高级人才培养机构。这座学院计划建立起一支由51名授权讲师组成的本地讲师团队,在三年内为大连软件产业培养1000名工商管理、软件项目管理及市场营销方面的高端人才,并同时为大连各软件企业的1600名基层管理人员提供国际化技能培训。
在过去的十年中,大连在高等学校里广泛开设与软件和服务外包相关的专业,先后建立了六所专门的软件学院,培养了大量软件人才。近几年大连引进的人才每年都超过万人。
以人为本多层面促进产业升级
外包的本质是提供专业化服务。行业要扩大范围,取得规模效应,就要通过提升服务品质、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品牌和战略联盟,这对较高的人员素质提出了要求。
当前,IT外包服务产业从简单的IT系统开发、支持和维护向业务流程外包、IT咨询等领域发展。发包企业对于服务提供商的行业经验、交付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竞争技术的提高则有赖于企业的人才资源和创新文化。
行业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方面仍需付出努力,以造就并保留人才。一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进一步完善以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同时鼓励有培训能力的大型企业以及专业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性强的业务培训。其次还要加强和鼓励各种层次人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发展。就企业而言,应完善雇员的入职培训以及在职培训,鼓励雇员的在职学习。
三、中小企业IT外包服务发展的问题及挑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IT服务外包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几个关键行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但其相关需求还比较初级,市场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1、法律和政策:现阶段我国的法律还不健全,对于信息技术外包特别是信息技术外包伙伴关系的法律保护还十分缺乏;信息技术外包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策问题,很多决策都要受到政策的制约。
2、标准化:不同行业信息化的标准还十分缺乏,很多行业的信息化本身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行业标准,各个组织实施的都是一些零散没有经过整理的规则或者章程,这给具体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外包的发展。
3、诚信:全社会的信用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现阶段还难以建立,特别是对于基于信任控制的信息技术外包伙伴关系在国内的实践还非常困难和缺乏。
4、观念:目前国内用户尤其是中小企业用户对IT服务外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都比较低,IT服务外包商必须要经历相当长的教育和培训市场的过程。
5、服务水平:现阶段国内很多服务外包商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还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另外,由于中小企业需要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而又无法负担IT咨询的个性化服务费用,导致不少中小企业会对IT信息化采取观望的态度。
6、人才:IT信息化系统建成后所需的维护和二次开发工作,而中小企业自身的技术薄弱,缺乏专业IT技术人员;此外中小企业缺乏与IT信息化要求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无法将IT信息化和改造管理基础联系起来,致使IT信息化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造成资金浪费。
在迎接以上挑战的同时,未来几年随着中小企业对IT信息化应用的认识程度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IT硬件基础设施门槛的进一步降低,中国中小企业在IT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中小企业是基础:从客户群来说,IT服务正在从大企业延伸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网络应用将成为企业网络市场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
2、需求日趋理性:中小企业以其庞大的数量、快速发展,成为IT服务用户中的新生力量。经过早期的实践后,中小企业在采购服务外包时将越来越注重投资回报比,并将其作为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
3、内容层次提升:纯粹的硬件投资将进一步减少,企业对于企业资源管理(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物流与配送管理等以业务与管理为核心的IT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将逐年增长。
4、标准与个性化结合:未来中小企业对IT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将在保留行业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日趋标准化,企业对于能够快速安装、快速复制、服务标准、成本较低且便于长期维护的IT产品与服务将提出更多的要求。
5、一站式服务实现:由于中小企业IT服务需求的特点,单个厂商提供的专项服务将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多元化需求,中小企业对IT服务的需求已经从单一产品向整体解决方案过渡,市场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一站式IT服务外包提供商。
6、以上五大趋势也是中小企业IT服务外包市场的机遇,目前市场各方都开始意识到中小企业IT服务外包市场的潜力,一些厂商也有相关成形产品或者即将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艾瑞咨询认为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未来几年针对中小企业的IT信息化应用将进入深化及精细化的发展阶段,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将更适应中小企业的需要。
四、我国应打造有中国特色的IT外包服务
全球的IT外包已经成为潮流,中国肯定有机会在这一市场中立足、发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我们看到中国有各种优势,也有不同的挑战。我们立足中国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特点。从优势方面来看,中国的IT外包服务,有成本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同时,政府对IT软件的相关政策支持,也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支持力量。但是我们在全球外包市场中,服务的成熟度是比较低的,语言方面也有一定障碍。外包服务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个载体,兼具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在中国也是比较缺乏的。
从经营的角度来看,比较成熟的像欧美和日本市场,绝对不愿意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必然会寻求印度以外的一些国家提供外包的服务。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国的IT外包服务公司,可以很容易找到立足点,但是随着中国IT外包服务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从第二梯队进入第一梯队时,竞争的环境就不一样了。不是只有中国看重外包市场,东南亚一些有人力资源和成本优势的国家都把IT服务外包作为软件发展的重要战略,这对我国来说是要考虑的因素。
要打造有中国特色的IT外包服务,我们认为有几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个是市场的选择,日韩市场是大家现在比较关注的市场,但是从全球市场的潜力来看,最大的是欧美市场,我们这几年进行的拓展都在欧美市场。第二个是一旦进入全球市场,客户多元化带来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不管是离岸服务、在岸服务,还是开发中心,我们都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不同的服务模式。第三个是产品,不管是从应用上,还是从一些软件产品的开发上,要强调多元化。第四是质量和安全。最后是人才的发展,IT服务外包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一般IT公司注重研发和生产这两种不同方面的人才,但是我们认为IT服务外包需要的人才是研发人才而不是制造人才。
怎样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更多员工能够得到发展,体现人力资源的优势,我国应该重视的是三点:第一个是全球化的人才,第二个是职业化的人才,第三点是专业化的管理。
五、中国IT外包营销模式的探讨
外包( Outsourcing),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最为流行的外包服务形式主要包括:IT资源外包服务、营销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应收账款外包等。
IT外包(IT Outsourcing),就是客户将全部或部分IT工作包给专业性公司完成的服务模式。目前,IT领域常见的外包大体有系统运营、网络设计/开发和管理、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数据中心托管、安全服务、IT培训、系统集成、信息技术顾问、业务过程管理、用户支持、系统支持/恢复服务及其他(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耗材管理等)。外包服务商还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选择简单或量身定制的各种服务类型。
IT外包的生存空间与IT环境(包括软、硬件及相关技术)息息相关,兴衰荣辱皆与IT环境密不可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许多企业而言,IT技术越来越深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影响企业的策略制定和企业的发展。从而对IT环境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快速适应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IT环境却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以下七个问题将是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方面很可能要面临的问题:
(1)如何把企业有限的IT资源最有效地作用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
(2)如何最快地获取专业的支持能力;
(3)如何实现对系统的完善管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如何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增加最终用户满意度;
(5)如何跟上IT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相关技术;
(6)如何提高对IT系统利用的灵活性;
(7)如何更好地管理IT运营成本。而这些问题正是IT外包所擅长解决的,故而现阶段的IT环境适合IT外包的成长和发展。
事实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成为了企业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因此,有效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的一项重要商品措施。具体而言,推动外包发展的主要力量有:
获得关键能力的需要:由于 IT能力的紧缺和昂贵,通过外包可以使企业获得较高的IT方面技术能力。
成本控制因素:外包商的介入可以使企业降低 IT运营成本并使大部分固定成本转变为可变成本。
企业核心能力的需要:通过 IT外包就可减少管理者的时间消耗,使其集中精力于其核心能力。
其他:解决内部 IT支援的工作问题,改进内部服务等。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成为了企业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因此,外包服务以其有效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特性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商业措施。
国内 IT外包市场特点
我国 IT外包服务市场处于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用户开始逐渐认识和了解IT外包服务,并且尝试采购IT外包服务来降低运营成本。国内IT外包服务市场的发展来自于繁荣的国外IT外包服务市场的影响力。国内外IT服务商将国外IT外包服务方式引入,并且积极向企业用户推荐。IT服务商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企业用户需求的拉动作用,成为国内IT外包服务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IT外包服务市场呈现的主要特点是:
外资企业用户居多,本土企业用户规模偏小
据资料显示,目前采购 IT外包服务的企业用户中,外资企业比例大,IT外包服务合同金额较大。原因是外资企业对IT外包服务的认识和采购更加成熟,更有经验,而且许多驻华企业的IT外包服务是由其总部或者亚太区统一采购。在本土IT外包服务企业用户中,中小型企业居多。在资金和人员方面的限制促使中小型企业更愿意采购成本更低的IT外包服务。特别是一些刚刚创办的企业,员工数量不多,没有必要配备IT技术人员,于是将日常IT系统维护工作外包出去。
本土企业用户认知度低,国有企业采购阻力大
本土企业用户普遍对 IT外包服务的了解程度比较低,许多人只是听说过IT外包服务,对IT外包服务有一个模糊的认识。真正了解IT外包服务队企业的意义、作用、分类和具体内容的企业比较少。了解IT外包服务操作流程的企业用户更少,而且,负责IT技术的人员对外包服务的了解程度高于企业高层决策管理人员,这有可能因为IT部门的局部利益驱使,让IT技术人员不能向高层决策人员客观反映关于IT外包服务的信息。国有企业在采购IT外包服务时阻力比较大。尽管他们很想把部分业务外包出去,但是没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所以不宜现在采购外包服务。另一个重要阻力来自于员工的安排,采购IT外包服务将可能导致职工失去工作岗位,安排下岗职工问题让国有企业采购外包服务时止步。
● IT服务商IT外包谨慎
各IT服务商一方面积极推动IT外包服务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开展IT外包服务业务时却比较谨慎。市场总体规模有限,IT外包服务业务还不能成为领头IT服务商的主要利润来源,目前先设置专门的IT外包服务部门,发展与现有业务紧密相关的外包服务业务。
IT外包市场相对分散,低端市场进入壁垒低
众多规模小的电脑维修公司进入 IT外包服务领域,致使IT外包服务市场出现新鲜服务供应商。尽管IT外包服务市场发展前景中还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但是整体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呈现出来。
外包服务交易双方欠成熟,市场交易环境不完善
企业用户缺少采购 IT外包服务的经验,在评估和选择IT外包服务商能力方面缺乏成熟方法,在制定IT外包合同条款和管理IT外包服务商方面缺乏借鉴经验。IT外包服务商也缺乏对IT外包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达不到合同标准的情况很多。
IT外包服务在中国市场上处于市场导入阶段,各种形式的IT外包服务不断推出,企业用户也逐渐了解和认同IT外包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IT外包服务。随着用户的认知程度提高,外包服务商不断成熟和市场环境逐步规范,IT外包服务将在未来几年开始进入高速成长阶段。
从国内市场看,尽管外包服务方式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国内 IT资源外包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跨国公司、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为外包服务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IT外包服务在企业信息化工程和政府的电子政务工程中所处的作用日益加强。目前已经有很多跨国公司及一些大型行业或企业客户进行IT服务外包的尝试。另外,目前国内客户对外包的关注已经不是停留在为什么要外包以及外包带来什么好处的层面,而是已经在探讨如何做以及怎么做。但目前国内客户对外包服务还存在一些顾虑,如服务品质方面、安全性方面、成本方面等。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企业的不断涌入,国内外包市场将逐渐成熟。
IT外包营销模式探讨
软件外包出口是中国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软件企业若能承担海外软件工程项目,对于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生存、发展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都十分有利 ,对于良化企业现金流状况,提高投资利润率也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在国家扩大软件出口政策的扶植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正在或准备进入软件外包这一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而这些公司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外包营销模式方面的珍贵材料,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借助海外合资方接受包单
采用此营销模式的首推东软。东软最初由于依托高校, 公司拥有成本不高的人才、优越的研发环境,凭借一项尖端的技术换来日本阿尔派的 10多万美元启动资金。成果产生以后,公司取得了日方信任,就开始有了小的包单(利润并不太高)。再接着就办了一些合资公司,专门从日本合资方固定接包,这时的外包利润攀高,赚钱也比较稳定。公司上市后,资金瓶颈被打破,就盖了个像微软一样的软件园。这吸引了更多的国外大企业(东芝、NEC等)跑来合资,有规模且周期长的包单多了。成立合资公司,由海外合资方带来定单,客户相对固定,双方利益上挂钩,但拓展客户的权利也被别人掌握,自己是股东,还要给另外的股东打工,地位有些尴尬。
此种营销模式的优势在于早期不用担心定单的问题,并可以借助软件外包培养技术骨干,增强与外资方合作的经验,赚钱稳定。
弊端:市场拓展的主动权由合资方全面控制,自己处于打工者的地位,利润比自主开拓市场要少很多。
发挥自身已有产品的技术优势做软件本地化、多元化
中软则采取了多种外包模式。它有类似于东软的合资模式,与富士通合资成里北京富士通公司,定向接收富士通公司发的包。但是现在该公司已经在开发出口一些自主版权的产品,并且独立去开拓其他国际外包市场;中软融海则是选择和 NEC搞了研发合作中心,该中心以合作形式做NEC固定电信业务的外包,收入和定单都比较稳定,但通常这些人员在合作期内只能接NEC的包;中软国际则是专门和跨国公司的中国机构"打交道",这有利于它能随时接到不同客户和不同领域的包单,这种业务相对比较困难,据说很快也会取得进展;中软网络则是先做外国软件本地化外包(如汉化),这可以发挥中软在翻译系统软件方面的优势,容易开展不同国家的客户。公司总裁郭先晨说他们已经开始独立到海外寻找包单。
中软模式的成功在于细化市场,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在多个市场采取撇脂或培养的战略。本地化、多元化的营销模式优势在于可同时锻造多种类型的技术人才,并保证利润的总体平衡。缺陷则是此类营销模式对于外包企业的技术、资金实力要求很高,不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
“哑铃”式的管理模式
亚星软件公司作为专业从事软件外包出口的公司,通过外包定单来联盟国内的软件企业,用美国人来开辟美国市场,获取定单,用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连接和管理联盟和市场。亚星人形象的称这种模式为 "哑铃"模式。
亚星经过考察发现,企业直接在美国设立办事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中国人去开辟美国市场,由于存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别,显得十分吃力。所以亚星采用了用软件外包市场本土的营销人员来开辟其本土市场的市场营销模式,这也是亚星同美国GSS公司签订合同的主要原因,当然前提是双方都能严格按照国际商务准则来运作。同时通过与本土的营销人员合作还可以收集到很多源于竞争对手的信息,比如印度或者俄罗斯的商业计划书是如何书写的?他们有具备哪些优势和劣势?这些都是制定相应战略的基础。同时他们也把国际外包市场最好的培训信息,最新的技术动态给传递过来。通过这样高起点的跨国经营管理将公司的整个层次都提高了很多。
即便是亚星软件现有的技术人员全部掌握了当今最先进的多种软、硬件系统平台、支撑软件和开发工具,恐怕也不是让精于生意的国际软件外包商下定决心的真正原因。倒是亚星软件提出的利用国内智力资源,共同组织软件出口的构想,真正让国际软件外包商动了心。这就是亚星软件所发起的软件出口联盟。
“这个软件出口联盟是同其他形式的联盟有很大区别的,我们组建联盟的核心就是我们能够为我们的联盟单位提供来自国际软件外包市场的软件订单。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因为没有市场驱动的联盟,是发挥不了中国软件企业的整体优势的。亚星软件作为管理型公司,在选择联盟的时候也是非常慎重的。首先,根据我们的项目要求和联盟评估程序和评估标准,有效地筛选适合我们的联盟和有前景的企业,并按照行业来进行划分;第二步,通过考察这些公司的行业背景和经验、人员水平、质量管理体系、技术优势并生成我们的联盟合作企业数据库;第三步,订单发来时,我们会从联盟数据库中来挑选适合的企业。打个比方:甲、乙和丙都是在通信行业中非常有竞争力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也各有自己的技术优势,甲的移动计费系统在国内做的非常好,乙在网管方面有它的优势,丙则在固定网计费方面一枝独秀,如果我们从国际软件外包商处接到一笔通信方面的单子,我们就会根据定单的具体情况和联盟企业的自身的优势来确定承包企业。
我们的每一个订单首先要经过设在美国的需求分析小组进行前端的市场需求分析并经过亚星软件公司的设计分解,之后交给我们的联盟单位进行编码开发,最后由亚星软件进行集成、测试。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质量管理就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公司的公司结构中,专门设立了软件质量总部,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全程管理,从高层的系统分析和设计到底层的编码、测试,都有软件质量总部的质量工程师全程监控。由项目经理和技术咨询专家、质量管理专家组成的项目指导小组不仅要指导亚星总部和美国的需求分析小组,同时还要指导我们的联盟,亚星软件要解决的是保证开发的设计水平、工艺水平和流程的规范符合国际开发标准。所以我们不仅要实施以CMM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还要有实施很多的配置管理,如资源配置就有一整套软件工具去管理,一切都是流程化、软件化、模块化。” 亚星的老总如是说。
亚星的管理模式称为“哑铃”式的管理模式,哑铃的一端是国际软件外包市场,另一端是软件出口企业联盟,亚星软件的技术、管理体系就是连接哑铃两端的柄。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