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卫星产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1、卫星服务产业民用化的空间技术急需提升
科技部的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空间信息技术及软件产业增幅超过300%,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立了60个省市级产业基地,已在全国30多个领域、众多行业部门以及国民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我国地质信息调查、铁矿资源潜力预测与评价网格应用等多个国家重点领域得到系统性推广。
但是,在民用领域空间技术产业发展乏力。“创新不够、技术不够、产业发展不大、实际效益不好。
单以车载导航为例,曾有媒体在报道中称,“北斗系统商业化进程非常迟缓。在整个中国民用卫星导航设备超过500亿元的市场中,北斗系统份额仅有不到1%。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曾预测,到2008年北斗系统用户将达到30万,直接产值达35亿元。实际上,到2009年8月底,北斗用户也仅为6万个。在超过500亿元的中国卫星导航市场上,北斗系统占有率仅为1%左右。北斗系统注册在线的终端用户相当于其设计容量的1%,卫星资源闲置严重”。
同样,在车载导航领域,国内企业的产值不足国外市场的1/10。而基于中国北斗卫星的首款车载导航设备,更是于8月27日才在南京发布,预计2012年上市。
在GPS领域,中国企业技术和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比如芯片技术、系统技术等。“和美国的GPS相比,他们的技术、稳定性都比较高,国内企业的确需要时间追赶。”
除了GPS民用化不足,GIS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GIS领域,整个产业链可以视做三个部分:数据获取环节、构建软件平台环节、地理信息各种应用环节。
其中,数据获取环节包括遥感、GPS等领域,此环节产值占到整个GIS产业的40%以上,在地理信息各种应用中,又分为大众应用、面向政府的信息应用、企业应用和军事应用。各种应用中,面向政府的应用比重最多,占到70%以上。而大众应用市场还未充分打开。
总之,无论是GPS还是GIS,我国空间技术产业在民用化市场迟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潜在价值,卫星服务产业民用化的空间技术急需提升。
2、卫星产业产业链亟需完善
我国卫星产业整体上存在“小、散、乱”的现象,急需建立产业联盟以构建和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确保产业的高速、跨越式、可持续、规范化发展。
例如以卫星导航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市场上专业从事卫星导航的企业数量现已达3000多家,各自为战,并没有统一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导致市场相当混乱——恶性竞争严重,同时侵权盗版猖獗、“山寨”之风横行:“现在市面上的终端产品已经降到了700、甚至500元,但服务不保障、性能不过关,久而久之市场做不大、用户也会失望,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环境。”
摆在产业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找到一种方式和途径,破解当前产业发展中的一系列瓶颈和难题,将政府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科技与产业发展形成一体集成、将市场和用户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促进产业联合、集群发展、成果转化、资源共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和基础设施,从事卫星的企业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主导产业发展的企业骨干群体和产业联盟,链亟需完善卫星产业产业链。
3、卫星应用应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未来卫星应用产业应该依托其技术优势优势,吸纳国内外资源,加速项目、企业聚集,着力构建军民融合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军民融合机制、理念及发展模式创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加快卫星应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为航天科技转化,为航天技术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带来无限可能。
4、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应加快出台
当前加快推动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制定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此,国家发改委表示,之前曾制定过一个《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一步计划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十二五”规划,来加强对卫星应用产业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并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
在卫星电视直播方面,除付费频道业务收入外,机顶盒、卫星电视接收器等地面设备制造和相关电视制作等内容服务都蕴藏着巨大市场空间。
但是国家广电总局以前有一个文件,规定接不到信息的盲村,才能用直播卫星,这就需要下一步要做相应的法规修订,为直播卫星的开展准备条件。当前亟须做好相关法规的修订工作。
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加强卫星产业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矛盾的。“管理体制不太顺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在王南华看来,国防科工局要充分发挥其对卫星应用产业熟悉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卫星产业的应用。
要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以激励工业部门、企业界和地方政府研发、生产、销售基于我国自主时空基准产品的积极性,用好自身资源,发展民族产业。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卫星导航市场运行监测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1、卫星服务产业民用化的空间技术急需提升
科技部的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空间信息技术及软件产业增幅超过300%,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立了60个省市级产业基地,已在全国30多个领域、众多行业部门以及国民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我国地质信息调查、铁矿资源潜力预测与评价网格应用等多个国家重点领域得到系统性推广。
但是,在民用领域空间技术产业发展乏力。“创新不够、技术不够、产业发展不大、实际效益不好。
单以车载导航为例,曾有媒体在报道中称,“北斗系统商业化进程非常迟缓。在整个中国民用卫星导航设备超过500亿元的市场中,北斗系统份额仅有不到1%。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曾预测,到2008年北斗系统用户将达到30万,直接产值达35亿元。实际上,到2009年8月底,北斗用户也仅为6万个。在超过500亿元的中国卫星导航市场上,北斗系统占有率仅为1%左右。北斗系统注册在线的终端用户相当于其设计容量的1%,卫星资源闲置严重”。
同样,在车载导航领域,国内企业的产值不足国外市场的1/10。而基于中国北斗卫星的首款车载导航设备,更是于8月27日才在南京发布,预计2012年上市。
在GPS领域,中国企业技术和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比如芯片技术、系统技术等。“和美国的GPS相比,他们的技术、稳定性都比较高,国内企业的确需要时间追赶。”
除了GPS民用化不足,GIS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GIS领域,整个产业链可以视做三个部分:数据获取环节、构建软件平台环节、地理信息各种应用环节。
其中,数据获取环节包括遥感、GPS等领域,此环节产值占到整个GIS产业的40%以上,在地理信息各种应用中,又分为大众应用、面向政府的信息应用、企业应用和军事应用。各种应用中,面向政府的应用比重最多,占到70%以上。而大众应用市场还未充分打开。
总之,无论是GPS还是GIS,我国空间技术产业在民用化市场迟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潜在价值,卫星服务产业民用化的空间技术急需提升。
2、卫星产业产业链亟需完善
我国卫星产业整体上存在“小、散、乱”的现象,急需建立产业联盟以构建和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确保产业的高速、跨越式、可持续、规范化发展。
例如以卫星导航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市场上专业从事卫星导航的企业数量现已达3000多家,各自为战,并没有统一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导致市场相当混乱——恶性竞争严重,同时侵权盗版猖獗、“山寨”之风横行:“现在市面上的终端产品已经降到了700、甚至500元,但服务不保障、性能不过关,久而久之市场做不大、用户也会失望,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环境。”
摆在产业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找到一种方式和途径,破解当前产业发展中的一系列瓶颈和难题,将政府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科技与产业发展形成一体集成、将市场和用户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促进产业联合、集群发展、成果转化、资源共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和基础设施,从事卫星的企业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主导产业发展的企业骨干群体和产业联盟,链亟需完善卫星产业产业链。
3、卫星应用应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未来卫星应用产业应该依托其技术优势优势,吸纳国内外资源,加速项目、企业聚集,着力构建军民融合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军民融合机制、理念及发展模式创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加快卫星应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为航天科技转化,为航天技术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带来无限可能。
4、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应加快出台
当前加快推动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制定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此,国家发改委表示,之前曾制定过一个《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一步计划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十二五”规划,来加强对卫星应用产业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并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
在卫星电视直播方面,除付费频道业务收入外,机顶盒、卫星电视接收器等地面设备制造和相关电视制作等内容服务都蕴藏着巨大市场空间。
但是国家广电总局以前有一个文件,规定接不到信息的盲村,才能用直播卫星,这就需要下一步要做相应的法规修订,为直播卫星的开展准备条件。当前亟须做好相关法规的修订工作。
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加强卫星产业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矛盾的。“管理体制不太顺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在王南华看来,国防科工局要充分发挥其对卫星应用产业熟悉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卫星产业的应用。
要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以激励工业部门、企业界和地方政府研发、生产、销售基于我国自主时空基准产品的积极性,用好自身资源,发展民族产业。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卫星导航市场运行监测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