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房产建材 >  薄熙来引经典诠释宜居 让市民买得起住得起房

薄熙来引经典诠释宜居 让市民买得起住得起房

Tag:薄熙来     经典   诠释   宜居     市民   买得起   住得起房  
21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宜居重庆”建设工作。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建设宜居重庆,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既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又有吸引人才、促进投资和消费的经济意义。一定要精心规划,打造宜居重庆,为全市百姓造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到会祝贺,市长王鸿举作工作部署。

住房建设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薄熙来说,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无定所,社会难安。汉字里的“安”字,上面是个宝盖,代表“房子”,下面是个“女”字,表示“妻室”,这形象地说明,一个人有了房子和媳妇,就可以“安”心了。古往今来,人们始终在追求理想的居住条件。《诗经》里有“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的诗句;唐代大诗人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孙中山先生则有“居者有其屋”的革命主张;反之,“无家可归”当然是最凄惨的境遇了……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住房的渴望。

薄熙来指出,我们党对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到2020年全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要达到35平方米、农村达到40平方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薄熙来说,住房不仅是人的生存条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是人才,一个地区的居住环境越好,就越有条件以合理的价格,较低的成本聚拢高端人才。同时,住房建设也有力的拉动投资与消费。目前,住房是城市居民的第一大消费支出,占了50%左右,对经济整体的运行影响很大。建设宜居重庆,同时可以扩大内需。住宅建设每增加10个百分点,就会带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50多个相关行业;住宅行业每吸纳100人就业,就可带动相关行业200人就业。

要特别关注中低收入群众的居住需求

薄熙来强调,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直辖以来,共建设城市住房1.32亿平方米,农房2.44亿平方米,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成绩来之不易。当然,我们还要努力。目前的问题,一是楼宇过密,主城毛容积率偏高,开发强度高于北京、上海,也高于东京、纽约;二是危旧房和“城中村”有待改造;三是污水和垃圾处理率还远低于京、津、沪;四是过去给人“雾都”、“火炉”和“酸雨区”的印象,现在大有改观,但还要努力;五是农村房屋的质量,还有不少土坯、木石结构的房子。

薄熙来说,在建设“宜居重庆”中,要做好“四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对主城、区县城和集镇村庄要全面推进,对农村要给予更多的支持;二是统筹贫富,要特别关注中低收入群众的居住需求,让广大老百姓都有房子住,而且质量较好,还要能买得起;三是统筹内外,既要为本市居民提供住房,还要让外来科技、经商、务工人员有房可住,因为重庆是个开放的城市;四是统筹老少,因为重庆的老龄人口在4个直辖市中最多,一定要让老年人尽早享受到“宜居重庆”的成果。

要让市民住得较宽、较好,还要买得起,住得起

薄熙来说,建设宜居重庆,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小康标准,力争在住房品质、房屋配套、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四个方面得到大的提升。到2012年,使重庆成为西部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到2017年,成为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在提高住房品质上,不仅要重视面积、还要重视室内设计,对厨房、卫生间、凉台都要精心设计。要让市民住得较宽、较好,还要让他们买得起,住得起,控制房价。要有合理的收入与房价比。物业费要适当,要让居民住得比较便宜。

在完善配套设施上,重点是提高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逐渐追上京、津、沪的水平。要让居民生活得更清洁、城市更干净。要通过4年努力,使水电气网配套设施接近先进城市的平均水平。

在扩展公共活动空间上,要下决心建设一批城市公共广场和公共绿地,完善文化体育设施,改善购物条件。

在增加服务设施上,要特别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让群众娱乐锻炼有场所。要根据居民消费特点,搞好百货店、超市、便利店等不同业态的规划布局。发展现代农村流通网络,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让农家店覆盖所有的乡镇、村,而且农家店的小超市还要实现与城里同货同质同价。

将重庆这块美玉精雕细刻,为子孙留下一个好作品

薄熙来说,按国家批复的规划,今后10年,主城面积将扩大1倍,人口将增加到1000万。对一个城市来说,这种城区的大发展,是50年甚至100年才一遇的。我们这些人正当其时,要不负重庆的发展史,共同努力,将重庆这块山水美玉精雕细刻,为我们的子孙留下一个好作品。

薄熙来要求,在建设“宜居重庆”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八项工作:一是危旧房改造,去年首战告捷,开了个好头,力争到2012年全面完成1850万平米,使改造率达到100%。二是下决心解决55个“城中村”问题,改善居民的生活,也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三是主城“疏密”,目前重庆主城区人口过于集中,建筑过密,特别是渝中区,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高达3.15万人,高于北京密集区人口2.23万人、上海2.24万人,更高于纽约密集区8811人、巴黎8071人、伦敦4554人,一遇火灾就会“火烧连营”,也不利于疫病防治和抗震救灾。四是规划建设好“两江四岸”,要对规划出的六个大片区精心设计,国际招标,高水平开发建设。五是主城扩区要科学规划,不搞“摊大饼”式的发展,要以多条高速和轨道交通伸向四面八方,中间留出足量的绿地。六是高度重视区县城的建设,将二三十个区县城建成一个个宜居的小城市。七是实施“农民新居”工程,要为农民提供科学实用的建筑图纸和建材、沼气池等标准件。要实现农村住房社区化,共享更多的公用设施,还节地、节能。八是建设开放有序的房地产市场,引进更多水平高、实力强的开发商参与重庆的开发建设,通过公平竞争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也使建设水平提升档次。

“五个重庆”建设到位,重庆将50年不落后、100年后更好

薄熙来说,去年我市提出建设森林、畅通、健康、平安和宜居重庆,已先后开了5个大会,分别做了5个决定。这“五个重庆”的建设,就是重庆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答卷。“五个重庆”都是“以人为本”,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森林重庆”是要改善环境,让老百姓多吸氧;“畅通重庆”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重庆”要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健康重庆”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活得健康;“宜居重庆”则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是引领全市人民奔小康的5项重要举措。“五个重庆”也是开放之基,是重庆建设西部开放高地的五块基石。通过打造软硬环境,提高城市品味,增强重庆的吸引力。“五个重庆”还将积聚重庆的发展后劲。它营造发展环境,将使重庆赢得更多的人才、技术和资本,使重庆今后50年不落后,100年后更好。这种后发优势,将使重庆越干越有底气,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抓好三大重点工程,提升城乡人居品质

王鸿举在部署工作时指出,宜居,包涵了居住的舒适度、出行的便利度、环境的适生度、服务的满意度等,是一种高标准的民生追求,体现了城市的品味和软实力,还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宜居重庆”的工作涵盖面十分广泛,但重点要抓好居住品质、公共空间、服务设施三大工程。

他认为,提升住房品质要突出三个关键。一是加大城镇住房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形成商品房、廉租房的住房供给体系。二是加强居住环境的改造整治,加快推进城市危旧房、工矿棚户区和“城中村”的改造。三是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现在农村地区居住条件布局杂乱无章,环境卫生条件差。集镇基本上都是:“夹路而建,千房一面;楼上住人,楼下开店;污水横流,生意清淡。”改变这种格局,要因地制宜搞好新农村规划管理,积极推进农房改造,力争到2012年建成康居点2000个、巴渝新居12万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2万户。

对于优化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广场和绿地。广场是城市的客厅,绿地是城市的肺叶。“客厅不靓,家宅不旺”。王鸿举要求,要把握四个重点。一是搞好公共空间优化布局,到2012年,新建26个广场,使城镇人均广场面积达到0.16平方米,都市区新增1.1万公顷绿地,实现人均绿地达23.5平方米。二是控制好城市的整体轮廓,保护和传承独特的历史风貌,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建筑精品。三是抓好环境保护和治理,到2012年,“蓝天行动”要力争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05天以上;“碧水行动”要使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水质保持在Ⅱ—Ⅲ类;“宁静行动”主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5%以上,建成120个“安静居住小区”。四是抓好市容环境整治,形成一套市容环境常态管理机制。

就完善服务设施,王鸿举强调要抓好四类服务设施,一是社区配套服务设施,要新建一批集文体活动、书报阅览、休闲娱乐、社区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二是城乡商业服务设施,力争到2012年形成层次分明、分布合理的商业体系,全市人均商业设施面积达到1.09平方米,其中主城区达到1.78平方米。三是文化娱乐服务设施,2012年主城区每百万人拥有图书馆、群艺馆、科技馆等文化场所数要达到14个。四是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垃圾污水处理等,也要进一步完善。

处理好四大关系,营造齐抓共建格局

王鸿举特别强调,“宜居重庆”建设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形成市、区县、乡镇全面推进,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互动格局。一是城与乡的关系,做到城乡并重,相互辉映。二是市与区县的关系,主城区的宜居工程建设,市区共建,以区为主;各郊区县宜居工程建设,由各区县政府负责,市里给予适当的以奖代补。三是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强调协调配合、联合作战,形成合力。四是政府引导和全民参与的关系,要激发起群众的积极性,踊跃参与,共建共享。

十个方面支持重庆宜居建设

陈大卫副部长说,面对新时期的改革发展任务,重庆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建设“宜居重庆”,目标宏伟,意义重大。宜居的和谐环境,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工作与生活在空间上和谐;二是文化与建筑在心理上和谐;三是人居与自然在生态上和谐;四是基础设施与功能设施在规划上和谐。重庆文化积淀厚重,人民勤劳,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建设“宜居重庆”,一定会大有所为。

陈大卫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积极支持和推动“宜居重庆”的建设,具体要在十个方面帮助重庆:一是开展部市合作,推动双方在城乡住房领域全面合作。二是配合重庆市政府搞好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创新规划编制制度、管理机制和法规体系。三是支持住房保障,帮助重庆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试点。四是积极支持重庆利用住房公积金的沉淀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五是支持重庆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允许比照经济适用房政策,建设农民工租赁房;六是支持重庆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力争将重庆纳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试点城市。七是加大对重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管网建设改造支持力度。八是支持重庆开展房地产金融创新。九是推动重庆与欧盟国家在环境基础设施、建筑节能等方面的合作。十是派专家组到重庆,具体指导重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支持重庆加快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会上,市建委、国土房管、规划、市政、园林及万州、北碚、荣昌等区县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市领导陈光国、张轩、黄奇帆、何事忠、马正其、徐敬业、范照兵、刘光磊、陈存根、翁杰明、吴政隆、梁冬春、王洪华、童小平、谢小军、凌月明、夏培度,以及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重庆警备区的有关领导,各区县(自治县)党委、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