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投资引发的水泥行业区域性新格局分析
在经过一段时期的相对沉寂之后,水泥行业或将再次酝酿足以影响行业格局的巨变。
4月16日,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下称中材集团)宣布,2009年公司将携110亿元资本金参与行业竞争,其中过半资金将用于并购,并将在年内完成对冀东水泥[15.503.89%]的收购。而就在半个月之前,中国建材集团刚刚宣布了用3年时间将产能扩充到3亿吨,力争行业第一的发展规划;行业龙头海螺水泥[38.542.72%](600585.SH)也不甘示弱,4月8日与陕西礼泉签下43亿元大单,继续扩大产能。
这一切的根源来自4万亿政府投资。在刺激水泥需求大增的同时,无疑也将引爆新一轮水泥行业之争。
近年来,水泥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冀东水泥散点式扩张遍地开花却老家不保;金隅集团、中国建材、中材集团纷纷发力环渤海;北方水泥的组建加剧东北市场争夺;中国建材南北并举,力争产能第一;海螺水泥稳守东南,扩军西部;西北地区中材集团先到称王,坐拥赛马实业[26.93-0.81%],虎视祁连山[12.040.08%],盈利丰厚;西南地区拉法基领衔,众巨头群雄逐鹿灾后重建。从东南沿海到华北,再到东北、西北和西南,水泥行业竞争的战火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而逐步转移,大小战场遍布全国。
在中央抛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后,几个经济大省随即推出了各省各区域的基建计划。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认为,中央和地方基建投资预计将使2009年全国水泥需求重新拉高至8%左右的增幅,总量将从2008年的13.9亿吨,上升为15亿吨。而同时,由于我国水泥行业与国际相比还很落后,新型干法仅占到总产能的56%,有大量的落后产能需要淘汰,而这其中隐藏着大量的并购整合机会。
“未来两年,水泥行业将掀起并购热潮。”中国水泥协会副理事长刘作毅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几年前,我国水泥行业还是以落后工艺和小企业为主,现在已经慢慢开始以新型干法技术为主导,以大企业为主导。但目前大企业主导还远远不够,大企业占的比重还远远不足,集中度太低。刘作毅称,“水泥行业开始进入一个并购整合的时代,整合才刚刚开始。”
东南--老大争夺战
近两年,水泥行业龙头一直是海螺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争夺的焦点。海螺水泥是之前当之无愧的行业王者,但中国建材携央企资质,赶超的势头猛烈。
重组联合是中国建材在水泥行业的主要成长路径和扩张方式。2007年9月26日,由中国建材牵头,联合尖峰集团[4.88-0.61%]、江西水泥[8.664.97%]等共同组建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南方水泥主攻“东南经济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和湖南;而中国建材水泥业务之前主要是依托其控股公司中联水泥。中联水泥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水泥企业,原有的产能主要分布在苏北、鲁南、皖北,具有2300多万吨水泥产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集团之一。两者对位于安徽的海螺水泥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
中国建材牵头成立南方水泥后,即宣布将通过并购及联合重组等方式,对东南经济区的部分水泥企业进行整合,以尽快抢占该区域市场,最终占据40%~50%的市场份额。据悉,中国建材已先后与华东地区的30余家水泥企业签订收购意向书或框架协议。
海螺水泥目前主要的市场在华东和华南,其中将近70%市场在华东地区,30%在华南。业内分析,如果海螺有意将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市场连为一片,未来在东南经济区,尤其是江西和湖南,与南方水泥的冲突不可避免。
凭借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支撑和产业基础,中国建材已在淮海经济区和南方地区的水泥市场占据了龙头地位,总产能从2006年上市之初的1000万吨激增到1.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左右,与海螺已在伯仲之间。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4月1日表示,公司计划未来3年内将水泥产能提高到3亿吨,其中南方水泥产能达1.5亿吨。
不过,目前中国建材的猛烈扩张也遭遇了一些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方水泥目前仍只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正在进行的内部整合任务艰巨,强力挤进浙江,却遭遇产能过剩危机。
华北--冀东争夺战
“得冀东者得天下。”在环渤海经济区迎来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机遇后,水泥行业就有了这样一个说法,尽管有些夸张,但却实实在在地表明了包含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在内的环渤海区域建设对水泥行业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受限于水泥行业300公里的运输半径,甚至有人认为,想在环渤海经济发展中受益,唯一的机会就是联手冀东水泥[15.503.89%]。对冀东水泥垂涎的包括海螺水泥[38.542.72%]、中材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等。
针对冀东水泥的争夺可称一波三折。海螺水泥很早就对冀东水泥表示了兴趣,意图借机杀入华北市场。2007年6月,冀东水泥拟向机构投资者增发25000万股。当时曾有消息称,海螺水泥参与冀东增发的事情已经基本敲定,冀东水泥将分给海螺水泥2000万左右的股份。
在中国建材控股的南方水泥挂牌成立不足半月,2007年10月8日,中国建材集团与唐山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与唐山企业共同完成对华北、东北地区水泥企业的重组和整合,联合组建北方水泥公司。当时,唐山市国资委透露,有意向的合作企业包括冀东水泥。
仅仅半个月之后,另一建材央企中材集团也与唐山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表达了在水泥业务方面与唐山市合作的意向,中国建材冀东战略宣告流产。3个月后,中材集团与唐山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唐山市人民政府原则同意中材集团或其所属的上市公司采用直接增资的方式对冀东水泥集团实现控股。中材集团将通过直接增资方式、或上市公司增资方式控股冀东水泥集团,同时用三年时间,投入资金不少于130亿元,使其年生产能力达到1.3亿吨、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
不过,整整一年,中材集团入主自公告后再无下文,而冀东水泥的扩张却突飞猛进。据粗略统计,目前,冀东水泥总产能已达到4000万吨。据说冀东水泥的规划是,在2010年即达到水泥产能超过1亿吨,成为中国水泥龙头之一。
即便如此,中国水泥协会副理事长刘作毅仍认为,冀东与中材“也不是没有再合作的可能。”而在4月16日中材股份董事长谭仲明再次表示,“年内有望完成收购冀东水泥。”
如果冀东水泥最终拒绝中材好意,继续单干,还要小心自己的根据地华北。冀东水泥的外延式扩张战略正在给竞争对手提供了发展空间。其在京津唐的主要对手金隅集团自收购太行水泥[7.76-2.14%]后,已经迅速成长,目前该公司还有400万吨左右的产能在河北地区在建,发展势头直逼冀东水泥。
东北--亚泰三省保卫战
2009年3月6日,中国建材、辽源金刚水泥集团与弘毅投资在京签署出资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北方水泥有限公司。与南方水泥和中联水泥绝对控股不同,北方水泥采取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合作的方式,将采取分步增资的方式滚动发展,力争三年内使水泥产能达到50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水泥将重点面向东三省、内蒙古等地区,与最初联合冀东立足华北的设计大相径庭。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建材的北方水泥所在区域,水泥需求正以两位数高速增长,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建材抢得先机,将演绎一场北方地区联合、重组大戏。
北方水泥的成立将让东北水泥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亚泰水泥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公司占据了吉、黑两省的长吉经济带、哈大齐经济带两个经济带的主要市场,其中长春市场的占有率达70%、哈尔滨市场的占有率达40%。春节前后,亚泰水泥双阳、明城、哈尔滨三条水泥生产线陆续点火投产,亚泰集团[10.70-0.37%]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由原来的7条增加到10条;2009年,亚泰集团水泥、熟料产能合计将达到2145万吨,产能提高54%以上。
在自建生产线同时,区域整合一直是亚泰集团拓展市场、提高产能的重要战略,通过兼并收购来整合区域内小型水泥企业,进一步提升区域市场话语权,也被规划为近两年亚泰集团产业扩张的重要战略之一。
此外,河北老大冀东水泥在辽宁,与天瑞水泥、山东水泥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家在当地的产能规划都超过1000万吨;在吉林,冀东同样规划产能1000万吨,居于亚泰集团、宾州水泥、金刚水泥之后。
西北--祁连山争斗战
目前,中材集团正在逐步推进“西北战略”。4月16日,中材股份董事长谭仲明已经表示,公司今年的资本性开支将达到110亿元,较去年增加69%,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资金用于并购重组。而公司正在洽谈中的水泥项目产能已超过5000万吨。
5年前,中材股份并购了陕西汉江建材,以此为基础组建了中材水泥,迈入水泥制造领域,此后,通过自建和并购天山股份[13.500.97%]、赛马实业[26.93-0.81%],其水泥产业实现了从0到3200万吨的飞跃。中材在新疆地区市场占有率约50%,在宁夏市场占有率达60%。其中,天山股份占据了新疆地区45%的份额,赛马实业则占据了45%的宁夏市场。
中材集团预计到2010年,水泥年产能将超过1亿吨。
祁连山是西北地区今后争夺的焦点,其在甘肃地区市场占有率非常可观。该公司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净利润同比增长30倍,是上市公司中利润增长最快的一个。
在控股冀东水泥失利后,中国建材转向地处西北的祁连山水泥,并一度和祁连山水泥达成了合作协议,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也以失败告终;而中材集团也正在积极筹划对西北水泥龙头祁连山和ST秦岭[3.882.37%]的并购;海螺则曾通过二级市场大幅增持祁连山股份。
中材集团积极在西北建线,其目的是对祁连山施压,并意图通过参与定向增发实现与其的战略合作。由于祁连山的增发条款锁定的仅仅是参股权,中材所坚持的控股权可能以参与祁连山控股股东--甘肃祁连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形式完成。有分析人士指出,祁连山未来的战略合作方目前还不明朗,中材集团、中国建材、海螺水泥都有参与的可能。
而海螺水泥[38.542.72%]在主动减持祁连山[12.040.08%]股票后,随即与甘肃省政府达成协议,将在甘肃西部新建几家水泥工厂。2008年9月13日,平凉海螺水泥项目在平凉市崆峒区开工建设,这是海螺水泥首次在北方建立生产线。今年,海螺加大了在陕西的投资力度,继1月18日在陕西千阳投资20亿元后,4月8日,海螺水泥再与陕西礼泉签下43亿元大单,拟在礼泉建设两条水泥熟料生产线。目前,海螺在陕西形成“平凉-千阳-礼泉”的一字型布局,并在为其向“关中-天水”经济带进军打下基础。
西南--灾区重建战
“西部水泥企业竞争的余地在于价格好,比东部高出数倍,有些地区甚至高出10倍以上。由于市场好,水泥供不应求,西部1吨水泥的利润相当于东部生产1吨水泥的价格。”中国水泥协会副理事长刘作毅向《投资者报》表示,他最看好正处于成长期的西北、西南地区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
据悉,目前整个西南地区,拉法基占据区域绝对优势,其他如亚洲水泥、四川本地企业峨眉山、力申,都是在某个省份占据一定数额,拥有相对优势。
“但到明年年底,这一局面就可能被打破。因为,目前国内几家大企业华新、冀东、海螺都已进入西南地区,开始建设了。这一地区将很有看头。”刘作毅预测,明年西南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
其中,拉法基很早就定下南下四川的战略,其在中国的产能将很快突破4000万吨。以海螺水泥为代表的全国性龙头,正向中西部迈进扩张的脚步。在2009年内,海螺水泥在四川、甘肃、重庆、贵州投建的7条大型水泥生产线都将陆续建成投产。其中,该公司计划将四川达州和广元、甘肃平凉以及重庆的四个项目的水泥和水泥熟料日产能各增加4500吨。
另外,华新水泥[25.055.12%]也在积极对四川省内进行部署。据了解,华新水泥通过设于宜昌的分公司沿长江水道运往重庆的销售通道早已打开。华新水泥在重庆涪陵的日产46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在四川渠县的日产46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于去年4月、6月相继开工建设。
继海螺、华新之后,冀东也调整战略,直奔四川灾后重建而去,试图从中分得一块蛋糕。
根据预测,2008年底,四川将新增水泥产能1660万吨,2009年上半年将新增1110万吨,下半年则将集中放量4110万吨,2010年全年还将有1420万吨的产能释放。到目前,四川已有70余个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获批并且开始兴建,如果全部建成投产,四川将新增水泥产能9000多万吨。但专家预计,由于巨大的需求和一些落后产能的淘汰,未来三年四川地区的水泥产能仍不会过剩。
4月16日,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下称中材集团)宣布,2009年公司将携110亿元资本金参与行业竞争,其中过半资金将用于并购,并将在年内完成对冀东水泥[15.503.89%]的收购。而就在半个月之前,中国建材集团刚刚宣布了用3年时间将产能扩充到3亿吨,力争行业第一的发展规划;行业龙头海螺水泥[38.542.72%](600585.SH)也不甘示弱,4月8日与陕西礼泉签下43亿元大单,继续扩大产能。
这一切的根源来自4万亿政府投资。在刺激水泥需求大增的同时,无疑也将引爆新一轮水泥行业之争。
近年来,水泥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冀东水泥散点式扩张遍地开花却老家不保;金隅集团、中国建材、中材集团纷纷发力环渤海;北方水泥的组建加剧东北市场争夺;中国建材南北并举,力争产能第一;海螺水泥稳守东南,扩军西部;西北地区中材集团先到称王,坐拥赛马实业[26.93-0.81%],虎视祁连山[12.040.08%],盈利丰厚;西南地区拉法基领衔,众巨头群雄逐鹿灾后重建。从东南沿海到华北,再到东北、西北和西南,水泥行业竞争的战火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而逐步转移,大小战场遍布全国。
在中央抛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后,几个经济大省随即推出了各省各区域的基建计划。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认为,中央和地方基建投资预计将使2009年全国水泥需求重新拉高至8%左右的增幅,总量将从2008年的13.9亿吨,上升为15亿吨。而同时,由于我国水泥行业与国际相比还很落后,新型干法仅占到总产能的56%,有大量的落后产能需要淘汰,而这其中隐藏着大量的并购整合机会。
“未来两年,水泥行业将掀起并购热潮。”中国水泥协会副理事长刘作毅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几年前,我国水泥行业还是以落后工艺和小企业为主,现在已经慢慢开始以新型干法技术为主导,以大企业为主导。但目前大企业主导还远远不够,大企业占的比重还远远不足,集中度太低。刘作毅称,“水泥行业开始进入一个并购整合的时代,整合才刚刚开始。”
东南--老大争夺战
近两年,水泥行业龙头一直是海螺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争夺的焦点。海螺水泥是之前当之无愧的行业王者,但中国建材携央企资质,赶超的势头猛烈。
重组联合是中国建材在水泥行业的主要成长路径和扩张方式。2007年9月26日,由中国建材牵头,联合尖峰集团[4.88-0.61%]、江西水泥[8.664.97%]等共同组建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南方水泥主攻“东南经济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和湖南;而中国建材水泥业务之前主要是依托其控股公司中联水泥。中联水泥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水泥企业,原有的产能主要分布在苏北、鲁南、皖北,具有2300多万吨水泥产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集团之一。两者对位于安徽的海螺水泥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
中国建材牵头成立南方水泥后,即宣布将通过并购及联合重组等方式,对东南经济区的部分水泥企业进行整合,以尽快抢占该区域市场,最终占据40%~50%的市场份额。据悉,中国建材已先后与华东地区的30余家水泥企业签订收购意向书或框架协议。
海螺水泥目前主要的市场在华东和华南,其中将近70%市场在华东地区,30%在华南。业内分析,如果海螺有意将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市场连为一片,未来在东南经济区,尤其是江西和湖南,与南方水泥的冲突不可避免。
凭借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支撑和产业基础,中国建材已在淮海经济区和南方地区的水泥市场占据了龙头地位,总产能从2006年上市之初的1000万吨激增到1.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左右,与海螺已在伯仲之间。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4月1日表示,公司计划未来3年内将水泥产能提高到3亿吨,其中南方水泥产能达1.5亿吨。
不过,目前中国建材的猛烈扩张也遭遇了一些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方水泥目前仍只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正在进行的内部整合任务艰巨,强力挤进浙江,却遭遇产能过剩危机。
华北--冀东争夺战
“得冀东者得天下。”在环渤海经济区迎来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机遇后,水泥行业就有了这样一个说法,尽管有些夸张,但却实实在在地表明了包含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在内的环渤海区域建设对水泥行业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受限于水泥行业300公里的运输半径,甚至有人认为,想在环渤海经济发展中受益,唯一的机会就是联手冀东水泥[15.503.89%]。对冀东水泥垂涎的包括海螺水泥[38.542.72%]、中材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等。
针对冀东水泥的争夺可称一波三折。海螺水泥很早就对冀东水泥表示了兴趣,意图借机杀入华北市场。2007年6月,冀东水泥拟向机构投资者增发25000万股。当时曾有消息称,海螺水泥参与冀东增发的事情已经基本敲定,冀东水泥将分给海螺水泥2000万左右的股份。
在中国建材控股的南方水泥挂牌成立不足半月,2007年10月8日,中国建材集团与唐山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与唐山企业共同完成对华北、东北地区水泥企业的重组和整合,联合组建北方水泥公司。当时,唐山市国资委透露,有意向的合作企业包括冀东水泥。
仅仅半个月之后,另一建材央企中材集团也与唐山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表达了在水泥业务方面与唐山市合作的意向,中国建材冀东战略宣告流产。3个月后,中材集团与唐山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唐山市人民政府原则同意中材集团或其所属的上市公司采用直接增资的方式对冀东水泥集团实现控股。中材集团将通过直接增资方式、或上市公司增资方式控股冀东水泥集团,同时用三年时间,投入资金不少于130亿元,使其年生产能力达到1.3亿吨、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
不过,整整一年,中材集团入主自公告后再无下文,而冀东水泥的扩张却突飞猛进。据粗略统计,目前,冀东水泥总产能已达到4000万吨。据说冀东水泥的规划是,在2010年即达到水泥产能超过1亿吨,成为中国水泥龙头之一。
即便如此,中国水泥协会副理事长刘作毅仍认为,冀东与中材“也不是没有再合作的可能。”而在4月16日中材股份董事长谭仲明再次表示,“年内有望完成收购冀东水泥。”
如果冀东水泥最终拒绝中材好意,继续单干,还要小心自己的根据地华北。冀东水泥的外延式扩张战略正在给竞争对手提供了发展空间。其在京津唐的主要对手金隅集团自收购太行水泥[7.76-2.14%]后,已经迅速成长,目前该公司还有400万吨左右的产能在河北地区在建,发展势头直逼冀东水泥。
东北--亚泰三省保卫战
2009年3月6日,中国建材、辽源金刚水泥集团与弘毅投资在京签署出资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北方水泥有限公司。与南方水泥和中联水泥绝对控股不同,北方水泥采取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合作的方式,将采取分步增资的方式滚动发展,力争三年内使水泥产能达到50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水泥将重点面向东三省、内蒙古等地区,与最初联合冀东立足华北的设计大相径庭。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建材的北方水泥所在区域,水泥需求正以两位数高速增长,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建材抢得先机,将演绎一场北方地区联合、重组大戏。
北方水泥的成立将让东北水泥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亚泰水泥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公司占据了吉、黑两省的长吉经济带、哈大齐经济带两个经济带的主要市场,其中长春市场的占有率达70%、哈尔滨市场的占有率达40%。春节前后,亚泰水泥双阳、明城、哈尔滨三条水泥生产线陆续点火投产,亚泰集团[10.70-0.37%]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由原来的7条增加到10条;2009年,亚泰集团水泥、熟料产能合计将达到2145万吨,产能提高54%以上。
在自建生产线同时,区域整合一直是亚泰集团拓展市场、提高产能的重要战略,通过兼并收购来整合区域内小型水泥企业,进一步提升区域市场话语权,也被规划为近两年亚泰集团产业扩张的重要战略之一。
此外,河北老大冀东水泥在辽宁,与天瑞水泥、山东水泥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家在当地的产能规划都超过1000万吨;在吉林,冀东同样规划产能1000万吨,居于亚泰集团、宾州水泥、金刚水泥之后。
西北--祁连山争斗战
目前,中材集团正在逐步推进“西北战略”。4月16日,中材股份董事长谭仲明已经表示,公司今年的资本性开支将达到110亿元,较去年增加69%,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资金用于并购重组。而公司正在洽谈中的水泥项目产能已超过5000万吨。
5年前,中材股份并购了陕西汉江建材,以此为基础组建了中材水泥,迈入水泥制造领域,此后,通过自建和并购天山股份[13.500.97%]、赛马实业[26.93-0.81%],其水泥产业实现了从0到3200万吨的飞跃。中材在新疆地区市场占有率约50%,在宁夏市场占有率达60%。其中,天山股份占据了新疆地区45%的份额,赛马实业则占据了45%的宁夏市场。
中材集团预计到2010年,水泥年产能将超过1亿吨。
祁连山是西北地区今后争夺的焦点,其在甘肃地区市场占有率非常可观。该公司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净利润同比增长30倍,是上市公司中利润增长最快的一个。
在控股冀东水泥失利后,中国建材转向地处西北的祁连山水泥,并一度和祁连山水泥达成了合作协议,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也以失败告终;而中材集团也正在积极筹划对西北水泥龙头祁连山和ST秦岭[3.882.37%]的并购;海螺则曾通过二级市场大幅增持祁连山股份。
中材集团积极在西北建线,其目的是对祁连山施压,并意图通过参与定向增发实现与其的战略合作。由于祁连山的增发条款锁定的仅仅是参股权,中材所坚持的控股权可能以参与祁连山控股股东--甘肃祁连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形式完成。有分析人士指出,祁连山未来的战略合作方目前还不明朗,中材集团、中国建材、海螺水泥都有参与的可能。
而海螺水泥[38.542.72%]在主动减持祁连山[12.040.08%]股票后,随即与甘肃省政府达成协议,将在甘肃西部新建几家水泥工厂。2008年9月13日,平凉海螺水泥项目在平凉市崆峒区开工建设,这是海螺水泥首次在北方建立生产线。今年,海螺加大了在陕西的投资力度,继1月18日在陕西千阳投资20亿元后,4月8日,海螺水泥再与陕西礼泉签下43亿元大单,拟在礼泉建设两条水泥熟料生产线。目前,海螺在陕西形成“平凉-千阳-礼泉”的一字型布局,并在为其向“关中-天水”经济带进军打下基础。
西南--灾区重建战
“西部水泥企业竞争的余地在于价格好,比东部高出数倍,有些地区甚至高出10倍以上。由于市场好,水泥供不应求,西部1吨水泥的利润相当于东部生产1吨水泥的价格。”中国水泥协会副理事长刘作毅向《投资者报》表示,他最看好正处于成长期的西北、西南地区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
据悉,目前整个西南地区,拉法基占据区域绝对优势,其他如亚洲水泥、四川本地企业峨眉山、力申,都是在某个省份占据一定数额,拥有相对优势。
“但到明年年底,这一局面就可能被打破。因为,目前国内几家大企业华新、冀东、海螺都已进入西南地区,开始建设了。这一地区将很有看头。”刘作毅预测,明年西南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
其中,拉法基很早就定下南下四川的战略,其在中国的产能将很快突破4000万吨。以海螺水泥为代表的全国性龙头,正向中西部迈进扩张的脚步。在2009年内,海螺水泥在四川、甘肃、重庆、贵州投建的7条大型水泥生产线都将陆续建成投产。其中,该公司计划将四川达州和广元、甘肃平凉以及重庆的四个项目的水泥和水泥熟料日产能各增加4500吨。
另外,华新水泥[25.055.12%]也在积极对四川省内进行部署。据了解,华新水泥通过设于宜昌的分公司沿长江水道运往重庆的销售通道早已打开。华新水泥在重庆涪陵的日产46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在四川渠县的日产46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于去年4月、6月相继开工建设。
继海螺、华新之后,冀东也调整战略,直奔四川灾后重建而去,试图从中分得一块蛋糕。
根据预测,2008年底,四川将新增水泥产能1660万吨,2009年上半年将新增1110万吨,下半年则将集中放量4110万吨,2010年全年还将有1420万吨的产能释放。到目前,四川已有70余个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获批并且开始兴建,如果全部建成投产,四川将新增水泥产能9000多万吨。但专家预计,由于巨大的需求和一些落后产能的淘汰,未来三年四川地区的水泥产能仍不会过剩。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