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电力设备成主流产品
虽然电站设备总体需求趋于平稳,但水电、核电与海外市场的需求较为乐观,业内看好输变电、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子行业发展前景。
一直以来,我国电力工业“重发轻供”,电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电网发展严重滞后于电源发展。因此,未来10~20年,持续加大输配电领域投资、提高电网资产占比,是我国电力工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相关规划,2007年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5%,预计2008~20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左右。
电力装备制造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国家在重大项目招投标上一直采取“市场换技术”策略,行业频频上演“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经典“三峡模式”。
随着一大批重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在重大装备国产化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能力不断提升,为我国的“特高压”网架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电力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因此“节能减排”正在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其中,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是关键,高等级、高参数以及节能产品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电力设备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电源建设:装机快速增长 供电能力明显增强
据世界能源组织(IEA)估计,1995~2020年间,世界电力供应翻一番,由3000GW增加到6000GW。在增加的约3000GW中,CECD(经合组织)为1094GW,发展中国家550GW,中国550GW,其他国家1109GW,总计3303GW。预计在这25年中需要投资资金33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每增加1kW电力,需投资900美元。据预计,发电设备企业每年从全世界发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获得大约400亿美元的总收入,维修养护合同又为其增加大约50%的收入。按照输配电与发电设备配比1∶1估算,全球输配电设备年需求量也应在400亿~500亿美元。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全社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全国新增投运的发电装机10097万千瓦,其中水电971万千瓦,火电9028万千瓦,风电92万千瓦。
根据预测,2007年全国新增装机将超过95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共新增装机4.2亿千瓦,考虑5900万千瓦机组退役因素,2010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8.85亿千瓦。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中国电力工业规模大幅增长,“十一五”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但增速将由2005年的17%逐步下滑到7%~8%,新增装机从高速增长回归平稳增长。
目前,我国电站设备总的发展趋势是向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污染、高可靠性、负荷适应性、经济性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对发电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发电构成上,火电仍是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燃煤发电占有突出地位。
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景气将长期上升
长期以来,国内电力建设中一直存在着“重发轻送不管供”的现象,尤其是开放发电领域的投资后,发电和输配电的结构严重失衡。根据有关资料,发达国家中输配电和发电资产的比例约是6∶4,我国两者的比例关系是4∶6,输变电的投资远远落后于发电资产的投资。尽管“十一五”规划电网投资比“十五”翻倍,但是仍然难以扭转输配电资产比例严重偏低问题。因此,持续加大输配电领域投资,是我国电力工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2007年最新的“十一五”电网规划调整报告中,国网公司将原来“十一五”电网投资的8586亿元调增至11300亿元,调高幅度为31.6%。如果南方电网公司的上调幅度也为30%,那么全国“十一五”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的总额将从原计划的1.09万亿元(国网公司8586亿元,南网公司2340亿元)上升到1.43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电网投资两倍多。如果是这样,那“十一五”后三年的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投资额度将从原计划的6500亿元上升到1万亿元,年均投资额3300亿元。
根据投资规划,2007年电网投资增速为25%左右,预测“十一五”后三年仍能保持1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输配电设备的总发展趋势是向大容量、高电压、智能化、组合化、小型化、无油化、免维护和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等方向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将全面渗透到输配电技术和设备之中。
原材料:价格居高低端产品成本压力大
据了解,钢材类、有色金属是电力设备行业的主要上游原料,一般占成本的60%左右。
2003~2005年,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直至2006年下半年价格有所回落,2007年又进入新一轮上涨。目前,原料价格仍然处于历史高位,2007年电力设备行业平均原料采购价格同比上升。
但同时,毛利率对原料价格波动敏感度下降。过去,电力设备行业承受了较长时间的原料提价,有定价能力的产品及企业基本承受住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已基本完成了提价对成本的转移。那些没有定价能力的产品及企业,面临产业整合和淘汰命运。目前,电力设备行业对原料价格波动的敏感度已经弱化,未来原料价格将在合理的幅度波动,对行业的毛利率水平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比较同期国际钢价,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2005年后国内国际价差逐步拉大。目前,综合价差在40%~50%,未来国内钢价下跌的可能较小,长期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钢材是电站设备的主要原材料,企业累积的在手订单较多,受国内钢价的企稳影响,行业毛利率水平逐步趋稳。2006年以来,只有锅炉毛利下滑较快,对上游原料较为敏感,行业毛利率对原料价格波动敏感度逐步下降,预计2007年全年钢材平均采购价格同比上升,电站设备毛利率仍将小幅下滑。
2004年至今,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其中铜铝价已创十年来新高,目前价格处于历史高位。2007年,铜、铝平均价格同比将呈上升趋势,未来铜、铝价格高位震荡可能性较大,输变电一次设备、电机类产品成本压力继续增大。
有色金属价格维持在高位,电线电缆、电机、变压器、高压开关等设备成本压力增大。高端产品定价能力较强,基本可以转移成本上升部分。低端产品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成本压力继续增大。
2003年以来,铜、铝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幅度巨大,越来越多用量大的企业(如电缆、变压器等)开始通过套期保值锁定成本,从而保证订单收益,目前行业抗原料价格波动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经过过去2~3年的原料涨价,高端设备已具备一定的成本转嫁能力,规模扩张仍能保持较快增长;低端设备低毛利,几乎没有继续下降的空间。据预计,未来输变电行业对原料价格敏感度下降,毛利率基本趋于平稳。
产业技术:借助外力核心制造技术获突破
随着中国的开放及“十一五”期间对电力建设投入的增加,电力设备业将迎来空前的快速发展黄金周期。随着订单的增加,进入行业的厂家也在不断的增加,竞争也随之加剧。而掌握技术优势的厂家将获得较多的订单,因此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或与国外巨头进行合作,成为企业技术快速升级的一种途径。
电力装备制造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国家一直采取“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引进策略,将跨国公司的尖端技术通过联合投标嫁接到国内企业,并希望国内企业逐渐能够自主设计自主生产。伴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核心制造技术也被带到中国。
在多年的“市场换技术”的引导下,目前电力设备制造业已经从单一生产中低端产品,到逐步具备国际一流制造技术的生产能力。凭借明显的成本优势,一面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一面加大出口力度。
在行业技术大幅提升及目标市场向高端演变过程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行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年增速均有显著提高。
随着“三峡送出”等一大批重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在重大装备国产化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能力不断提升。目前,500千伏输变电设备已全面实现国产化,基本具备生产直流500千伏主设备和控制保护系统的能力。通过750千伏设备制造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设备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为特高压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特高压网架建设是电力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机遇,将推动我国电工设备制造从技术引进为主,走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新阶段,抢占世界电力科技和设备制造技术的制高点,实现新的突破。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节能环保成发展重点
目前,煤炭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6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给我国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如果高耗能、高排放的情况不能尽快改善,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就会遇到很多瓶颈,从而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制约。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发电用原煤超过12亿吨,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4%,火电用水占工业用水的40%,烟尘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20%,产生的灰渣占全国的70%。电力行业在“节能减排”中占据了突出位置,而“节能减排”也正在成为电力发展的主旋律。
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仅仅下降了1.23%,与4%的既定目标有一定差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有缓慢增幅,没有实现减少2%的既定目标。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力消耗同比增长14.9%,高于经济增长率3.8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形势更加严峻;重工业用电增速18.1%,远远高出全社会用电增速;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75.1%,其中重工业比重高达61.3%。
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我国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的效率提高是关键,高等级、高参数以及节能产品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电力设备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可划分为应用于发电侧、输变电侧、用电侧三领域节能降耗产品。
相关链接:
上大压小发电侧重节能降耗
小机组比重高是火电行业单位煤耗居高、污染重的原因,因此电力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实现能耗降低20%的关键所在。而优化机组结构对节能降耗效果明显,主力机型将向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发展。
据统计,机组单机容量越大,单位发供电煤耗、厂用电率越低。现全国共有1.15亿千瓦小机组,占火电装机30%。2006年,全国发电煤耗平均为366克/千瓦时,而5万千瓦小机组煤耗为440克/千瓦时,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煤耗仅为270克/千瓦时。
“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要确保关停6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电站设备行业将受益。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企业最受益
我国人均水资源较为匮乏,节约用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火电是工业用水的“大户”,空冷系统技术是目前有效节水的重要举措,配备空冷设备是电站行业发展方向。受益的空冷设备相关上市公司有哈空调、双良股份,减排大气污染的相关上市公司有九龙电力、菲达环保、龙净环保。
在新能源方面,受益的相关上市公司有:东方电机(核电设备)、华光股份(生物质能发电设备)、天威保变(光伏发电);参与风电设备制造有湘电股份、华仪电气、长城电工、东方电机。
在节约电能和减少大气污染的非晶变压器、真空开关等方面,受益的相关上市公司有置信电气、万家乐、东源电器、宝光股份、旭光股份。
在节约用电、稳定电能质量的智能建筑、无功补偿、变频器生产方面,受益的相关上市公司有泰豪科技、荣信股份、国电南自。
在节约电网投资、稳定电能质量的特高压、无功补偿、柔性输电生产者方面,受益的相关上市公司有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平高电气、荣信股份。
电厂用电节约辅机节能潜力巨大
据统计,全国火力发电厂下述八种风机和水泵: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排粉风机、给水泵、循环水泵、凝结水泵和灰浆泵配套电动机的总容量为15000MW,年总用电量为6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火力发电量的5.2%。按上述数据估算,全国需要4万台以上的大功率高压电机。
目前,全国电厂投运的高压变频器约为1500台,仅占3.8%左右,若火电机组高压变频器按每千瓦平均投资为800元计算,即为320亿元的市场,可见火电机组辅机节能改造的潜力非常巨大。
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节能
需求侧管理项目涉及电力蓄能技术、绿色照明技术、高效电动机和变频调速技术、采用高效节能家电以及打包节能的能效电厂项目等。通过这些示范项目的建设,推动了社会节能降耗,激发了全社会各行业积极参与节约用电、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热情。受益的相关上市公司有国电南瑞及从事电力调度系统开始的东方电子。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