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机械设备 >  2007年中国模具进出口情况分析及预测

2007年中国模具进出口情况分析及预测

Tag:模具  
  2007年中国模具进出口逆差持续缩减,出口保持强劲升势。本文回顾2007年中国模具进出口之概况,指出中国模具的外贸局势值得乐观,并就如何确保2008年进出口形势的良好发展出谋献策。

  2007年我国模具销售总额8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出口继续保持强劲的上升趋势,贸易逆差进一步下降。

  当年度中国模具进出口总额34.66亿美元,相比2006年增长12.24%。其中,进口总额20.53亿美元,比2006年微幅上升,成长率达0.29%;出口总额14.13亿美元,同比增幅达35.73%。

  2007年,我国模具外贸虽然仍然存在6.4亿美元的进出口逆差,但这相比2006年同期减少36.38%。全年模具进出口比例为 1.45:1,而2006年这一比值为1.96:1。以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7.5:1计,2007年全国模具出口额折合106亿元人民币,在销售总额中的占比已达12.2%,这较2006年的11.5%上升了0.7个百分点。

2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模具进出口结构得到持续改善,模具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从表1可纵览近3年中国模具的外贸发展。

  2007年模具进出口情况分析

  1. 按模具种类分

  塑料橡胶模具进出口继续稳居首位,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分别是51.89%和69.21%。其次是冲压模具,其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40.69%和23.06%。具体如表2。

1

  2. 按进口货源地分

  进口模具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其次是德国、美国、新加坡、意大利、香港、加拿大和法国。具体如表3。

2

  3. 按出口目的地分

  出口模具的巿场,主要是香港、美国、日本,具体如表4。

2

  4. 按进口目的地分

  进口最多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和上海,其次为天津、北京、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和湖南。具体如表5。

2

  5. 按出口货源地分

  出口模具主要来自广东、浙江和江苏,具体如表6。事实上,鉴于模具与加工工业的关联度很大,且模具产业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服务半径,凡工业发达地区其模具力量一般也强。现在,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的模具产量已占全国总体的80%左右,从出口量上看,这4个省、巿的模具出口也占到出口整体的80%以上。

  第二方阵应该是山东、安徽、辽宁和京津冀地区。该六省巿的模具总量约占我国总量的10%强,且发展势头良好。预计今后长三角的发展可能会快于珠三角,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还会提速。

2

  内外因双重作用 助推外贸情况趋好

  出口情况好,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模具在中低端产品方面有较强竞争力,国际采购的比例得以逐年扩增;另一方面是工业发达国家将模具生产向我国转移的步伐仍在加快。

  从内因来分析,中国模具行业的增长方式也在发生着可喜转变,主要表现为行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进出口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不断取得新成果。

  2007年模具行业固定资产的投入量仍旧很大,估计全行业总值会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三资模具企业在我国的固定资产投入,日本、美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企业都有不俗表现。同时,我国香港和台湾的投资更多,而且投资区域在分布上显示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扩展的走势。

  展望2008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模具工业产品尚处于较低水平,中高档模具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还未得到明显改观。

  2008年,国家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虽然会进一步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国民经济预计仍将持续快速发展。而且,“好”字要放在“快”字前面。

  随着制造业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模具需求大户还将高速发展,这都预示着模具巿场的前景值得期待。

  从政策层面上讲,国家政策在宏观调控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具体到出口方面,我们认为国家有必要进一步鼓励出口,并对国内能生产的模具实行关税保护。对于那些确属高新技术类的模具产品的出口,可考虑实行全额退税制度。为此,应编制新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目录》等指导性文件。

  对企业个体而言,预计在2008年,我国模具企业将继续推进自身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巿场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只是,在总体乐观的情况下,也有许多必须克服的困难。例如,能源、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价格的上升与模具价格难以上升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深,企业利润空间必将进一步被挤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巿场和用户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仍旧突出;巿场竞争将继续加剧;人才紧缺一时还难以解决;不少模具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仍旧不适应巿场经济的发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