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机械设备 >  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预测及发展解读

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预测及发展解读

Tag:汽车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如何从汽车产销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的思考。为了能更好的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真实发展水平,探索适合2011年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道路,根据现有资料梳理了全球汽车过去百年的发展历史,总结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规律,并试图梳理出未来5-10年中国及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探寻中国汽车强国之路的途径。 

    1. 全球车市百年历史盘点 

    2010-2012年汽车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百年间,全球汽车产业经历了若干重大的事件和变革,从大的时间跨度和产业格局看,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按照如下的思路进行梳理,即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兴旺于欧洲,挑战于亚洲。1886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发明了汽车,接着欧洲出现了生产汽车的公司。最早成立的汽车公司有德国的奔驰公司、戴姆勒公司、法国的标致公司、雷诺公司、英国的奥斯汀公司、罗浮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欧洲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摇篮。德国人发明了汽车,而促进汽车最初发展的是法国人。1891年,法国人阿尔芒.标致首次采用前臵发动机后驱动形式,奠定了汽车传动系的基本构造。1898年,法国人路易斯.雷诺将万向节首先应用汽车传动系中,并发明了锥齿轮式主减速器。不过尽管以法国为主的欧洲汽车公司占据了当时世界汽车工业的统治地位,但都是以手工方式生产汽车,讲究豪华,价格昂贵,限制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在随后的汽车历史发展中,世界汽车工业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T形车,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欧洲转向美国。第二次变革是欧洲通过例如发动机前臵前驱动、发动机后臵后驱动、承载式车身、承载式车身、微型节油车等等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打破了美国汽车公司在世界车坛上的长期垄断地位,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美国又转回欧洲。第三次变革是日本通过完善生产管理体系形成精益的生产方式,全力发展物美价廉的经济型轿车,
日本成了继美国、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欧洲转到日本。 

    2. 全球主要国家生产格局 

    从地域分布看,世界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四个老牌的汽车强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比重最大,2006年这四个老牌汽车强国的产量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近一半。虽然近几年这四个老牌汽车强国的产量比重逐步下降,但截至2009年仍能达到30%左右的较高比重。 

    3、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汽车行业分析之发展趋势 

    (1)电机的功率密度不断提高,永磁电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电机作为混合动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动力输出源,其自身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了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一方面,汽车所需求的电机输出和回收功率不断提高,以满足982010全球汽车产业白皮书不同工况不同车型的需求;另一方面,这种新型机电一体的传动系统尺寸收到车内空间的限制。这就需要混合动力车用电机向高性能和小尺寸发展。不断提高电机本身的功率密度,用相对小巧的电机发挥出大的功率成为各汽车及电机厂商的发展方向。 

    (2)电机的工作转速不断提高,回馈制动的高效区不断拓宽回馈制动是混合动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个基本特点。伴随着对混合度要求的提升,相应回馈制动范围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采用回馈高效的电机,适当的变速系统和控制策略,可以使回馈制动的允许范围适应更多工况,使整车节能更加有效,延长行车里程,这是混合动力汽车向真正实用性必须迈出的一步。 

    (3)电驱动系统的集成化和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 

    车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集成化主要体现在电机与发动机、电机与变速箱、电机与底盘系统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对于混合发动机与ISG集成,其发展从结构集成到控制集成和系统集成,电机与变速箱的一体化愈加明显,汽车动力的电气化成分越来越高,不同耦合深度的机电耦合动力总成系统使得电机与变速箱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在高性能电动汽车领域,全新设计开发的底盘系统、制动系统、轮系将电机和动力传动装置进行一体化集成,融合程度越来越深。 

    (4)电驱动系统的混合度与电功率比不断增加 

    虽然目前市场上分布了轻混、中混、强混等各种混合程度的混合动力车型,但从各种混合度车型的节能减排效果来看,混合程度越高,汽车的节能能力越强。电功率占整车功率的比例正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逐渐提高,电机已不再单单作为发动机的附属设备。各车厂正在逐渐将小排量发动机和大功率电机运用在汽车驱动上。 

    (5)车用电驱动控制系统的集成化和数字化程度不断加大 

    车用电控制系统集成化程度也不断加大,将电机控制器、低压DC-DC变换器,以及发动机控制器、变速箱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等进行不同方式的集成正在成为发展趋势。同时,高速高性能微处理器使得电驱动控制系统进入一个全数字化时代。在高性能高速的数字控制芯片的基础上,高性能的控制算法、复杂的控制理论得以实现。同时,面向用户的可视化编程,通过代码转化和下载直接进入微处理,不断地提高编程效率和可调试性。 

    汽车行业分析之面临的挑战 

    (1)技术方面 

    经过“九五”、“十五”、“十一五”对电动汽车用电机系统的集中研发和应用,我国已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各类电动汽车需求的驱动电机系统产品,获得了一大批电机系统的相关知识产权,初步形成了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的小批量生产能力。总体来说,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方面,电机技术的进步明显,与国际先进的水平相比,但是在产品集成度、可靠性和系统应用技术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整车开发的经验积累有限,导致对电机和控制器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考核办法不明确,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考核不足 

    控制器、DC/DC的体积、质量普遍偏大 

    模块化设计不足,插接件标准不统一,需要提高工程化程度 

    关键电力电子元器件需要进口,成本占到控制器近一半左右 

    除了需要缩短以上差距,为了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还应进行新产品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新型电机一体化动力总成;低噪音高效一体化发电机组;耐恶劣环境稀土永磁材料;低成本高性能绝缘材料;高集成度低成本轴角位置模数转换器等。 

    (2)资金和人才 

    该领域项目由于和整车开发的周期长,工作量大,各种研发认证的相关费用投入非常多,产业化扩大投资规模时,固定资产投入较大,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回款周期较长,一般需要6个月—9个月的账期,流动资金需求较大,资金周转难度较大。因此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费用高,投入回报周期长。同时由于该领域是属于边缘和交叉学科,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人才培养的周期也较长。 

    (3)标准建设和知识产权 

    行业标准自身尚不完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尚未得到有效检验,同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电机和控制器标准工作相对滞后,目前正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汽车行业分析之风险揭示 

    (一)未来五年各地对汽车生产能力的规划设想超过国内市场需求 

    全国目前已具有整车生产能力550万辆,据最近调查,今后五年各地在汽车整车方面的规划投资达2000多亿元,新增生产能力600多万辆,到2007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1200万辆,大大超过预期700万辆左右的市场需求。如果这些拟新增能力得以实现,届时市场上一些汽车品种将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可能造成产品积压,能力放空,企业恶性竞争,经营效益下降甚至严重亏损,资源浪费,投资难以回收等不,良后果,甚至引发职工下岗、银行采坏帐等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在投资中“重整车、轻零部件,重引进、轻开发”的倾向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低,核心竞争能力弱,已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场畅销的高利润产品基本都是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和品牌,进一步导致国内企业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目前各地的投资规划中,大都以整车为主,发展基础零部件的项目少;在技术来源上也都倾向于与国外企业合资或合作,直接利用国外企业现有生产技术和车型,尽快推出产品。有些企业在并不具有完整生产工艺的情况下,通过与外商合作,大量进口汽车总成和散件进行组装,以求快速占领市场。这种做法不利于国内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培养和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更难于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三)汽车产业中部分企业经营不规范,竞争秩序混乱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些具有汽车产品生产资格的企业转让、出卖产品合格证,违规建立联营企业,为非法拼装推波助澜;一些企业不按照国家批准的车型生产,载货车“大吨小标”久禁不止,“一车多证”问题也很突出。这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使汽车生产企业难以实现优胜劣汰,加剧了产业散、乱的落后状况,阻碍了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集约化的提高,也对道路设施造成破坏,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投资的分散性对尽快改善汽车行业散、乱、弱的状况不利 

    全国主要省区都对投资和发展汽车十分积极,但是局部地区和部分企业并不具备发展条件,盲目进入汽车领域,所建生产能力水平低下,产品重复,使汽车生产厂点增加,布局分散,能力难以向优势企业集中,对改变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散、乱、弱的状况带来不利影响。 

    (五)部分投资项目未能按现行规定程序进行报批 

    部分地区和企业建立了新的汽车整车生产线,或开发了新的不同类别的车型,投资额度很大,已经开工建设甚至已经建成,却没有履行报批程序,违反了国家项目管理规定。 

    (六)汽车拥有量的迅速扩大将对燃油供给、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带来新的矛盾 

    我国原油资源不足,三分之一的消费量需要进口,随着汽车生产量和保有量的迅速扩大,燃油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部分大中城市交通及泊车设施不配套,造成交通堵塞,停车困难,并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等新问题。协调、持续发展应是汽车产业认真研究的课题。 

    从上述中国汽车行业分析中,可以得出: 

    1、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所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 

    3、风险也是十分大 

    所以想要取得优秀的成果,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挑战和风险。 

    这些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也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201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走势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