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汽车出口市场发展趋势情况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在经历了第3季度的高歌猛进后,受当月“两节”影响,今年10月份我国汽车出口步伐有所减缓,但未对全年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明显影响。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共计出口83万辆,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21.8%,价值105亿美元,增长30.6%,平均出口价格为每辆1.3万美元,上涨7.3%。
10月份出口量回落至半年以来最低。据统计,今年3季度以来,我国汽车出口步伐加快,月度出口均达到10万辆以上,8、9月份同比增幅分别为36.4%和35%。进入10月份,迅猛势头戛然而止,出口量仅为8.1万辆,为自5月份以来最低,增长7%,为今年以来第二低点。从出口增速看,今年我国汽车月度出口增速明显低于去年,这主要由于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出口量基数变大,增速逐渐回归理性(图1)。
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9成以上,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减半。随着我国本土车企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我国汽车出口贸易方式也发生了结构性改变,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增减互现。今年前10个月,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汽车77.1万辆,增加31.8%,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92.9%,比重增加了7.1个百分点;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4.2万辆,减少50.3%,占5.1%,比重减少了7.2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出口仍占据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出口比重接近外商投资企业。今年前10个月,我国国有企出口汽车38.8万辆,增加23.1%,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46.7%,比重增加了0.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3.2万辆,增加14.3%,占28%,比重减少了1.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21万辆,增加28.6%,占25.3%,比重增加了1.3个百分点。
阿尔及利亚仍为最大出口市场,对委内瑞拉出口激增。今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出口排名前5的市场依次为阿尔及利亚、俄罗斯、伊拉克、伊朗、智利。其中,出口至阿尔及利亚13.4万辆,增加1.1倍,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6.1%。另外,出口至委内瑞拉2.7万辆,大幅增加5.5倍,占3.3%。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行情态势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无论是从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改变看,还是从出口企业性质的结构的改变看,我们都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占我国汽车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得益于本土车企对海外市场坚持不懈的开拓力度与不断创新的开拓手段。
首先,传统出口市场得以巩固,是保持本土车企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阿尔及利亚作为我国汽车出口的最大市场,其1-10月出口增速是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体增速的4.9倍,排头兵作用十分明显。而在排名第三的俄罗斯市场,我国本土车企表现同样不俗,2011年,力帆、吉利、海马、比亚迪等品牌均在俄罗斯实现出口大幅增长,今年前10个月,俄罗斯市场出口增速继续超前,高出我国汽车出口总体增速5.4个百分点。
其次,不断扩展的新兴市场,是我国汽车出口的新增动力。今年7月份,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根据协议,向南非的三大汽车经销商之一,CMH集团交付首批订单102辆大通V80商务车,南非市场也正式成为了上汽商用车在海外继马来西亚之后的第二个海外战略市场。[1]8月份,比亚迪和以色列公交公司签署协议,将为其提供近700辆电动大巴,这是比亚迪汽车首次进军以色列[2]。
另外,根据出口市场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也是我国车企得以立足海外市场的重要法宝。今年4月份,巴西政府为保护本国汽车制造业,对进口汽车征收30%的工业产品税,使我国车企进军巴西步伐严重受阻,不少企业应势而变。目前,奇瑞在巴西的工厂已经开工,计划明年投产[3];8月份,哈飞汽车宣布与其巴西最大代理商CNAUTO签署技术转让协议,授权后者在巴西制造、组装、销售哈飞新民意微车系列,该项目是哈飞汽车在拉美地区首家授权车厂[4]。江淮汽车于10月7日则宣布决定投资约4.5亿美元在巴西建设第一个工厂,预计新工厂从2014年下半年起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辆[5]。
虽然本土车企在海外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许多问题。
一是主要出口市场较为分散,且均为发展中国家。从比重看,今年前10个月,仅有阿尔及利亚市场占到汽车出口总量的10%以上,而前5位市场出口量总和仅占总量的47.7%,不足一半,出口市场仍比较分散。同时,由于我国汽车多为低端产品,尚难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同期,出口汽车至欧盟仅有2.2万辆,占比2.7%。
二是国内市场占有率偏低,仅靠出口吃饭难以保证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近日,吉利汽车公布销售数据,截至10月底累计出口已突破8万辆,增加190%,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出口目标[6],这成为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汽车出口已经成为拉动汽车销售整体增长的主要力量,而这其中,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已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80%以上[7]。但同时,在国外品牌汽车的竞争压力下,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份额却不断被挤占。今年前8个月,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400.8万辆,同比增加2%,低于同期乘用车总体增速6个百分点[8]。其中,8月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继续延续6、7月份下滑势头,仅为36.4%,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环比下滑0.3个百分点[9]。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虽然可以短期内促进自主品牌汽车产业规模扩大,但我国汽车产业若想实现健康发展,仍需立足国内市场这一根基。
三是忽视出口国技术标准与规范,不利于品牌形象塑造。日前,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发布了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两公司在澳销售产品的部分发动机及排气垫片中含少量石棉的警示公告,ACCC组织责成相关企业对含有石棉物质的产品实施召回。此次两家车企召回的车辆数接近2.6万辆[10]。据业内分析,我国大部分自主品牌汽车均使用了含石棉的配件[11]。目前,海外市场对中国汽车的低质低价的印象并没有实质的改观,此次召回事件可能引发更广泛的质疑与不信任,阻碍我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步伐。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