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旅游商贸 >  中国银行业盈利结构剖析

中国银行业盈利结构剖析

Tag:银行业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中国银行业利润中超过60% 由净利息收入构成,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很低,而国际上知名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普遍在50% 以上,花旗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是高达70%,因此我国银行业利润具有净利息依存度过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的特点。 

    2010 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利润8991 亿元,其中净利息收入占比6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12%,投资收益占比21%,其它收入占比1%。本文通过展示中外银行业利润结构方面的统计数据,描述我国银行业利润结构的特点,进一步分析特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政府和银行经营实体两个角度给出改善我国银行业利润结构的建议。

    2012-2016年中国银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一、中外银行业利润结构概况 

    银行业利润结构是指银行业利润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占比。一般来说,银行业利润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净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和表外业务收入。在银行业中,利润净利息依存度也叫利润净利息收入占比,等于净利息收入除以总利润。下面,我们通过数据来分析中国银行业利润结构的主要特点。 

    中国银行业利润中超过60% 由净利息收入构成,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很低,而国际上知名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普遍在50% 以上,花旗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是高达70%,因此我国银行业利润具有净利息依存度过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的特点。 

    二、中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人均收入偏低是中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的根本原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偏低,多数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网络通讯设备尚未普及。 

    受人均收入、人口结构和技术设备因素的影响,相较发达国家,我国城乡居民对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需求不足,尤其是农村居民对银行业务的需求集中在信贷业务上,这是我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中间业务收入和表外业务收入占比偏低的根本原因。 

    (二)利率管制和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我国人民币存贷利率没有完全放开,“存贷净息差保护伞”的存在,让我国银行坐享3% 左右的净息差,导致我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收入占比过高、中间业务收入和表外业务收入占比偏低。 

    利率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我国也早就确立了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在利率管制下,人民币存款利率偏低,将来利率实现市场化后,人民币存贷利率的形成将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在金融脱媒现象和银行间揽储大战的综合影响下,人民币存款利率存在上升的预期。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基于以下三点因素,人民币贷款利率不会太高:首先,各银行为了争夺和留住优质客户,会提供较低的贷款利率;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完善,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的多样化,我国各种规模层次上的企业的融资便利性增加,从而银行不易发放高利率贷款;如果银行发放高利率贷款,那么银行贷款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将上升,信用风险加大,贷款的安全性和资产质量将下降。 

    高利率贷款以两种方式降低银行的资产质量:高利率贷款会筛选掉优质客户,选择高利率贷款的往往是自身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此即逆向选择问题;企业获得高利率贷款后,为了弥补较高的利息成本,倾向于投资风险高、收益高的项目,此即道德风险问题。 

    我们从存贷款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后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将缩小。由于净利息收入主要取决于信贷规模和净息差,利率市场化倾向于降低我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 

    (三)金融分业经营和和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金融分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业务相互分离,市场主体不能同时经营其中两种及以上的业务。与之相对立的是金融混业经营:市场主体可以同时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在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下,银行主要经营信贷业务,获取净利息收入利润结构中净利息收入占绝大部分,而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收入占比偏低;而在金融混业经营模式下,银行可以从事信贷、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多种业务,收入来源多样化,利润结构中净利息收入占比较低。 

    自从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以来,大多数西方国家选择了金融分业经营模式;20 世纪70 年代,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国家又回归到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现在金融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主流模式。我国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金融监管水平有待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依然采用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但是我国金融市场顺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潮流,通过组建跨行业金融集团、创新金融工具等方式,冲击着传统的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例如,国内成立了很多大的金融集团,下设保险、银行、基金公司;银行广泛开展基金理财等投行业务,参与证券市场。尽管如此,我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仍然制约着银行业可以开展的业务种类,是我国银行业收入来源较单一、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银行业经营实体的现状。我国银行业收入来源较单一、净利息收入占比过高,除了受利率管制、金融分业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外,也有自身的原因。首先,我国国有大商业银行产权不清晰、公司治理结构有缺陷,尚未建立起现代化企业制度,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推动业务收入多样化的机制不健全、动力不足;其次,我国银行的内部组织架构实质上仍是传统模式,尚未建立起适应利率市场化、金融混业经营的组织架构,内控机制不健全,进行金融创新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清除;再次,缺乏一批现代化的金融人才,我国国有大商业银行内部裙带关系有巨大市场,银行招聘人才并没有做到“唯才是举”,银行工作人员普遍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不重视继续学习和在职培训,而我国银行要适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混业经营的潮流,非得有一批熟练掌握经济、金融、计算机、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高端人才不可。由此可见,我国银行进行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人才管理创新的程度偏低,这是我国银行业收入来源较单一、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分类概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