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药品市场调整前景分析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2011年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1-2015年)》,强调建立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我国医药行业近年所面临的价格怪圈引人关注。一方面药企和药农感叹利润太低,强烈呼吁国家慎重研究基本药物价格调整方案和整改低价招标制度;另一方面患者面对日益上涨的药品价格不堪重负,一个小感冒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治疗费用,早已司空见惯,“看病难、看病贵”一直得不到根本性改变。
2011-2015年中国生化药品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针对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顽疾,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12月1日开始对药品出厂价格及销售等情况实施大检查。药品检查对终端销售点会否有一些影响,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走访了北京的几家药店。
同药为何不同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相同药品在不同药店的价格存在很大差异。
在位于北京回龙观小区的蒙正大药房,店员薛女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我们这里是平价药店,大多数药都比别的地方便宜,同样的药方,在我们这里抓药比在医院起码便宜三分之一,也比其它药店便宜。
当本报记者问及其中原因时,店员齐奇说,因为进货地点和渠道不同,同样一种药,不同的药房价钱也不同。另外,平价药店以微利为主。齐奇还向记者感叹:“现在种植草药的人不挣钱,倒腾草药的人却挣钱。现在主要是社会游资在炒中草药,因而抬高了药价。”
对于同药不同价现象,记者也深有同感。前不久记者得了感冒,吃了好长时间西药,其中还吃了医生给开的不少抗生素药,感冒仍未见好转。后来一位中医师给记者开了副中药,记者拿着药方到好几个地方抓药,同样一剂药方,价格相差甚远。如胖大海、川贝等药价格明显不同,有一家药店胖大海3.6元/10克川贝30元/10克,而另一家药店胖大海只卖2元/10克,川贝则卖40元/10克。
位于北京广渠门的一家药店的中医师詹女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现在中草药进货渠道和等级不一样,价格也会有所差异。随着中草药药材的涨价,一些药店以次充好在所难免。詹女士还劝记者不要到别的地方抓药,中药还是在熟悉的药店抓放心。
记者还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的一家国营大药店,药店坐堂医生苏先生已在药店工作4年多。他告诉本报记者,近一段时间,药价波动较厉害,有涨有跌,涨幅比跌幅大。据他分析,中草药价格上涨原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游资将中草药价格炒高。当然,还有自然资源开发过度、中草药原来价格太低等方面的原因。
苏先生认为,现在患者对药价上涨并不怎么在意,但一些医生为开药获利而给患者多开药、滥开药这是非常可怕的。
他还向记者说了一件发生在他身边的事:一次,一位病人得了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本来开一两种药就可以了,医生却给她开了八种药,而且药单上有几种药的作用基本是一样的,这让他很惊讶。
就在记者采访苏先生时,来买药的包先生也和本报记者聊起了医药系统的弊病。他说,首先,以药养医制度本身就不合理,先是将公立医院市场化,现在又要“抱养起来”,这是失败的;其次,医生收红包现象严重,如果你送红包了,医生就给你少开药,如果你不送红包,就给你多开药;另外,到医院看病,医生先问你是公费还是私费;生个孩子还得送红包;看病的医生开药单,在药品后面直接标明价格。这些都让包先生既气愤又不解。包先生认为,医生不应该了解药价太多,了解药价是药房的事,医生只需了解药效。如果医生对药价了解太多,势必给病人开高价药,因为这跟他们的效益直接挂钩,药厂会给他们回扣。“现在的一些小病最好不要去医院,到了医院不是给你开大药方,就是给你一大堆的仪器检查,甚至得一个小感冒就得花费几百元。”包先生的言谈中透露出对医院的极度不信任。
来店里买药的徐先生则告诉本报记者,因为目前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患者对医药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认为越贵的药治病越好,出现了绝对依赖医生的现象,这就为一些医生多开药、滥开药亮了绿灯,而患者也只能照单全收。
零售药店进药渠道较乱,那么,医院进药又是通过什么渠道?本报记者向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刘东明进行了求证。刘东明告诉记者,医院一般从大企业进药,利润规定比较死。主要通过省市招标办,95%以上都按市里招标办的招标价格进药,还有部分药品由省招标办进药。除非一些急救药品,由医院自行进货,但涉及量很少。医院药品的零售价在进价的基础上再加15%的顺价。而药店进药原则上比医院进价更低一些,进药渠道不同,价格也显然不一样。有些药店直接从小药厂进货价格便宜,不需要通过招标办,而且还以次充好,因而利润空间大。这就是同药不同价的根源所在。
解除药品市场弊端迫在眉睫
盛堂大药房的郑先生从医已经十多年了,他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现在药品整体涨得多,降得少。普通药,常规药涨幅最大。例如,健胃消食片,以前4.5元,现在6.5元。其中,中成药涨幅更大,一盒阿胶浆,以前20多元,现在涨到30多元。
据郑先生分析,药品市场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是药价比较乱,同一种药,不同的药房价格不同,有的特别高,有的特别便宜,甚至出现药房零售价比药品出厂价都要低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药房之间的恶性竞争。一些药房将一些药低价卖出,再用别的药品,比如保健药、补品等补差价。药品供大于求,也是导致同类药品竞争激烈的原因所在。
其次是药店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很多人员不专业,为了追求利益而放弃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比如,一个妇女正处于哺乳期,感觉有点上火,去药房买通便的药,医药人员不懂,就卖药给她,结果小孩子也跟着拉肚子,这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表现。另外,医务人员的利益与药物选择等直接挂钩,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致使他们在开药时跟着自己的利益走。最后,药品成为商品,很多药店甚至开始出现“买一赠一”等活动,这也直接导致医生过度医疗、滥用抗生素等。
第三,国家的许多政策在下面执行不到位。药品价格的制定与政府的规定不符,出现许多不正当竞争现象。比如,有的药店先将一种药品大量囤积起来,等到市场上缺少这种药时再高价卖出,形成了一种变相垄断,致使许多药品价格始终不稳定。
第四,是中西医发展不平衡。由于现在药品竞争激烈,同一种疗效的药品有很多种,西药注重广告宣传,而中药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因此,现在大多数人都比较依赖于西药或中成药,而中药市场占有率在不断缩小。
郑先生建议,国家应该从药品生产源头抓起,对医药市场进行严格整顿与治理,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医药管理和服务水平。
刘东明认为,药品市场混乱,在生产源头与价格形成方面都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归根结底还是科学管理水平问题。
“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医药市场,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只要下真功夫治理,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标准和制度,将生产源头、生产研制过程、流通渠道以及准入制度都进行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不可能治理不好。”刘东明说。
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集中采购政策和药品抽验工作机制,健全问题药品与退市药品召回处置制度。也许随着规划的出台,药品市场的管理将逐渐走向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