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轻工纺织 >  四川蚕桑产业现状分析

四川蚕桑产业现状分析

Tag:蚕桑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摘要:“十一五”期间蚕桑主体技术路线和关键实用技术基本得到广大蚕农的认可和接受。全省小蚕共育面已提升到70%以上,纸板方格蔟的推广使用面已达到60%以上。

    1 蚕桑业现状
 
    1.1 桑园面积增加,发种产茧减少。据《2012-2016年中国柞蚕丝交织品市场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分析,2010年四川桑园面积约180万亩,比2006年增加12.5%,发种量205万张,比2006年减少约19%。桑园变动和发种变动情况分别见表1、表2。2007年是蚕茧生产的高峰年,产量达到8.37 万t,受2008 年“5·12”地震的影响,2008年当年产量比2007年减少18%,到2010年产量也仅恢复到7万t左右,比2006年减少8.74%。产茧量变动情况见表3。

    1.2 蚕业产业带已形成雏形。经过“十一五”的蚕业区划调整,到2010年末四川已基本形成攀西、川南、川西北三大优势蚕业产业带的雏形,产业带中已集聚了30多个重点产茧县、60%的桑树资源和70%的蚕茧资源。桑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生态蚕业模式已在产业带部分区域应用并开始取得效益。

    1.3 发种产茧位居前列,与广西差距拉大。2005年四川发种255万张,占全国14.95%,广西占全国21.16%,到2009年四川发种200万张,占全国13.73%,广西占全国31.47%,四川与广西在发种上的差距开始拉大。2005年到2009年江、浙、川、桂四省区的发种量见图1。2005年四川蚕茧产量7.75万t居全国第四,占全国的10.54%,与广西相差14.16%;2009年四川蚕茧产量7万t居全国第三,占全国12.19%,虽因浙江产业转移因素使排位上升,但与广西的差距却拉大到17.93%。

    2 业态分析
 
    2.1 蚕业经营规模小。至2010年底四川全省有20个市(州)126个县(市、区)栽桑养蚕,养蚕农户100万户,桑园面积约为180万亩,蚕种生产单位30家,年发放蚕种205万张,生产蚕茧7.1万t。全省蚕农户平桑园面积1.8亩,户均养蚕2张,除部分重点乡镇、村和专业大户实行了规模化、专业化养蚕外,大部分地区仍为分户零星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2010年亩桑平均养蚕不足1.2张,与广西、浙江、广东等地亩均2~3张的生产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2.2 蚕业区划调整基本完成。到“十一五”末四川初步形成的攀西、川南、川西北三个优势蚕业产业带,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地处攀西产业带的凉山州蚕茧产量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地处川南产业带的宜宾市蚕茧产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二。宁南、珙县、乐至、南部、武胜等三十个蚕茧基地县构成了优势蚕业产业带的基本骨架,蚕业区划调整基本完成。

    2.3 实用技术推广面上升。“十一五”期间蚕桑主体技术路线和关键实用技术基本得到广大蚕农的认可和接受。全省小蚕共育面已提升到70%以上,纸板方格蔟的推广使用面已达到60%以上。

    2.4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开始见效。“十一五“期间桑园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在蚕业产业带的部分基地县中开始见效;桑枝食用菌、桑椹酒、桑椹醋、桑椹饮料的开发也在试点县市取得成功;蚕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开始起步。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已成为蚕农增收的重要渠道和蚕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5 品牌建设开始起步。“十一五”期间“凉山桑蚕茧”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宁南县“南丝路”牌蚕茧、荣县“白雀”牌手工蚕丝被已成为四川著名商标;珙县的“僰人”牌蚕茧、“智溢”牌丝棉被、蚕沙枕,南部县“雪舒”牌蚕茧等一批自主品牌的产品已进入市场。

    2.6 科技支撑作用不够明显。多数县(区)的蚕业发展仍未跳出“筹资—收茧—卖茧—再筹资—再卖茧”的老套路,较少考虑以科技项目为支撑来突破蚕桑业的技术瓶颈谋得发展,日益突出的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更需要科技对蚕业生产的支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较为突出,技术人员入户率较低,大棚养蚕、省力化蚕台、方格蔟具等重点实用技术的推广大多集中限制在示范村、示范户内。

    2.7 产品结构从单一变多元存在难度。目前大多数蚕业从业单位的产品仍然是单一的蚕茧,桑、蚕、茧、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受制于科技支撑和开发资金不足,普遍推广存在难度。

    2.8 竞争加大,蚕茧质量有待提升。四川蚕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产茧量多年稳居前三;其威胁主要来自于崛起的广西和云南的竞争,产业带基地县的蚕茧质量居全国前列,质量有继续提升的潜力。

上一篇:2012年中国十大染发剂品牌排行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