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能源矿产 >  2012-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2-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Tag:钢铁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粗钢消费量将在进入峰值弧顶区,2015年我国粗钢消费将达到7.5亿吨左右。《规划》回顾了我国钢铁工业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确认我国钢铁行业总体上将呈现低增长、低盈利的运行态势。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以及我国“十二五”整体发展规划出发,运用行业消费调研法、地区消费平衡法以及消费系数和回归分析法等方法,《规划》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钢材消费做了详细预测,综合预测,到2015年,我国国内粗钢导向性消费量约为7.5亿吨,比2010年的表观消费6亿吨增加25%。
 
                                                                        2015年关键钢材品种消费预测(万吨)

序号
品种
2010年
2015年(预测)
1
铁路用重轨
400
380
2
铁路车轮、车轴钢
54
60
3
高强钢筋
5650
11200
4
轴承钢
370
500
5
齿轮钢
207
250
6
合金弹簧钢
260
450
7
合金模具钢
30
50
8
造船板
1300
1600
9
高压容器用钢板
100
160
10
汽车用冷轧及镀锌薄板
835
1400
11
油井管
380
470
12
电站用高压锅炉管
48
70
13
硅钢片
572
650
14
不锈钢
940
1600

资料来源:工信部
 
    “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目标是在自主创新的前提下,提高钢铁行业的品种质量,通过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优化产业布局,减少钢企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十二五”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保障程度显著提高,钢铁总量和品种质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十二五”时期钢铁工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十二五”时期累计增长[%]
1
行业前十家产业集中度提高(%)
34.7
48.6
60
11.4*
2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
 
 
 
18
 
 
3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8
4
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降低(千克标煤)
694
605
≤580
≥4
5
吨钢耗新水量降低(立方米)
8.6
4.1
≤4.0
≥2.4
6
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千克)
2.83
1.63
≤1
≥39
7
吨钢化学需氧量降低(千克)
0.25
0.07
0.065
7
8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
90
94
≥97
≥3*
9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9
1.1
≥1.5
≥0.5*

资料来源:工信部
 
    产品升级换代利好技术实力雄厚的大钢企和特钢类企业。从现状出发,《规划》认为我国钢铁工业在“十二五”期间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行业整体将步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期。《规划》在详细部署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的重点任务时,将产品升级换代放在第一位。一是普通产品的技术标准要提高,如建筑用钢方面要求加强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力度,要求完善高强度螺纹钢筋生产及市场配送体系,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和减量应用;二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发高端钢材品种,以避免高档次钢材品种同质化发展,从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电力等多个细分行业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目标,如建筑行业要重点发展并推广400MPa以上高强度、抗震、耐火耐候钢板和H型钢等,汽车行业重点发展700兆帕及以上高强度大梁,780~1500兆帕高强度汽车板、高强、超高强帘线钢等,电力行业重点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大口径耐热、耐高压管、核电机组用高性能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锰镍钼类合金钢管等;三是重点发展特殊钢品种。从技术开发、生产控制到下游应用都作了严格部署,这就给大型的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和特殊钢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太钢不锈、宝钢股份、西宁特钢等。
 
    优化产业布局给沿海和西部钢企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是我国钢铁行业长期发展战略,在过去的几年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目前的产业布局仍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在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铁矿、煤炭、供水、电力等资源能源保障条件的情况下,提出了我国钢铁行业的长远布局,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地减量调整;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等量置换;西部地区部分市场相对独立,立足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或加快,福建宁德地区也将加速推进,促进海西区的经济发展。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贯穿行业的整个发展过程。要满足上述钢铁行业整体的升级换代和布局优化任务,提高行业集中度,就离不开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规划》也明确了将重点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充分发挥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的企业集团。重点推进完善鞍钢与攀钢、本钢、三钢等企业,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云南、广西钢铁企业,首钢与吉林、贵州、山西等地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并且积极支持区域优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大幅减少钢铁企业数量,促进区域钢铁企业加快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形成6~7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巩固河北钢铁、山东钢铁重组成果,积极推进唐山渤海钢铁、太原钢铁开展兼并重组,引导河北、江苏、山东、山西、河南、云南等省内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可以说,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将贯穿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这将给行业带来较多的交易性机会。 

    风险因素:《规划》能否实施需要靠人、靠机制来完成。企业投入不足,影响技术开发,难以实现新技术的持续开发和重大突破;如果政策保障措施不得力,实施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不配合,就很难实现淘汰落后,从而影响产品的升级换代;难以实现跨企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从而能影响产业集中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