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建筑火灾的根源与应对方法分析
内容提示:我国建国以来已发生许多起古建筑火灾,造成了无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引发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古建筑是古代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标志,具有科学技术、文献、历史考古、美学艺术等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建国以来已发生许多起古建筑火灾,造成了无可弥补的重大损失。本文则通过对古建筑火灾情况的介绍,提出应采取的相应消防安全对策,供参阅。
1建国以来我国古建筑火灾发生情况
建国以来我国古建筑火灾已发生几十起(据不完全统计,还不包括因种种原因故意隐瞒未上报的火灾),比较典型和突出的火灾主要有:
1984年6月17日,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因电线老化短路,烧毁佛殿64m2,烧毁《丹珠尔》、《甘珠尔》等经书100余部。
1987年8月24日,北京故宫博物馆景阳宫因雷击引起火灾,局部建筑被烧毁。
1995年8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大雄宝殿因寺僧史训引发火灾,局部建筑被毁。
2003年1月19日,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因承租单位私拉私接照明电线,电灯泡长时间烘烤可燃物引起火灾,烧毁遇真宫主殿荷叶殿正殿3间,建筑面积 236m2。
2004年6月20日,北京护国寺西配殿发生火灾,原因是西配殿使用单位桥街道服装厂的配电箱打火引燃可燃物,使西配殿部分平房被烧毁。
上述火灾仅是建国以来古建筑火灾的其中一部分,有许多古建筑火灾甚至比上述情况更严重。
2古建筑火灾的形成原因
综观我国古建筑火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引发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2.1先天因素
(1)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的中国古建筑,不论建于何处,均一脉相承地采用大量木质材料,多以松、枋、楠、柏等极易燃木材为主,具有极大的火灾危险性。
(2)我国古建筑均采用大木柱支撑巨大的屋顶,架于木柱中、上部的屋顶,等于架空堆积的干柴。同时古建筑的内装饰使用了大量极易燃烧的油漆,又多悬挂字画、天帐、飘带等织物等,极易发生火灾。
(3)古建筑功能性用火点多,极易引发火灾。长明油灯、蜡烛、香火等,与悬挂在佛殿神堂之内的幡幔伞帐,极易引火上梁形成恶性火灾。
(4)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我国的古建筑几乎都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一处着火,很难控制,很容易涉及毗连建筑。
2.2自然因素
自然界的危害,如雷击、朽木遇氧、洪水、泥石流、地震等都可引发古建筑火灾。
2.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造成古建筑火灾的最主要因素。
人为造成古建筑火灾的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其中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用火不慎
因用火不慎造成的古建筑火灾,主要存在4个方面:一是古建筑内部人员在古建筑内用火不慎。二是承租单位日常生活用火不慎,这些单位用火不慎很容易引起古建筑火灾。三是维修施工中用火不慎,维修需要用大量可燃材料,很容易引起火灾。四是游人香客烧香用火不慎,古建筑内,游人香客常年烧香不断,极易诱发火灾。
(2)电气设备使用不当
古建筑的大量开发利用,乱拉乱接电线的现象也经常出现。特别是利用古建筑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或是拍片过程中,电气设备的使用量无疑会有所增加,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火灾。
(3)乱扔烟头和火柴棒
木质的古建筑,历经千百年风干,耐火等级极低,若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或乱扔烟头和火柴棒,极易引发火灾。
(4)纵火
纵火也是造成古建筑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忽视。如1998年4月4日,山西省临汾市老庙广运殿火灾,就是因纵火所致。
古建筑火灾因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除上述直接原因外,还有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领导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重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作用,忽视消防安全工作,甚至违法在古建筑附近乃至内部开设旅馆、饭店等。
(2)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员工和僧侣安全意识薄弱,尤其是值班人员擅离职守,导致犯罪嫌疑人有机可乘,火灾发生后,不能早发现早报警早扑救。
(3)消防设施不完善,设备器材配备不足,有的甚至违规挪为它用,有的已过期失效不能按规定及时更新换代。
3搞好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对策
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消防、古建筑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做好工作。
3.1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工作的领导
各地政府要根据《消防法》、《文物保护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将保护古建筑所需要的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和消防装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城镇和风景名胜区消防规划和建设之中。
3.2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做好职责内的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
要充分发挥与古建筑相关的当地文物、文化、宗教、民宗委、旅游、园林、建设、管委等部门的作用。文物管理部门要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
3.3各管理和使用单位具体抓好古建筑消防工作的落实
各古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消防法》、《文物保护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专、兼职或义务消防队,开展对员工、僧侣、尼姑、道士等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3.4利用各种形式加强保护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保护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除了使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外,由佛教协会、道教协会、民宗委等部门印制有关消防安全要求的宣传信送给寺庙、道观烧香拜佛、求神的信众。
3.5进一步搞好古建筑消防队伍建设
由于古建筑单位大多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公安消防队距离较远,因此要立足于自防自救。古建筑单位要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做好应急灭火工作,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3.6不断完善古建筑消防安全设施
根据古建筑的不同情况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立消火栓;在缺乏水源的地方,要增设消防水缸、消防水池、水塔,配备手抬机动泵、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
3.7开展针对以古建筑特点为主题的防火灭火技术研究
针对古建筑保护特点和消防安全要求,积极开展防火和灭火产品、设施及安装工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3.8进行针对古建筑火灾特点和特殊保护要求的灭火技术和战术演练
各地公安消防部队要针对古建筑火灾特点和特殊保护要求开展灭火技术和战术的研究和演练。研究在灭火时如何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等药剂灭火的方法;研究长距离供水和利用古建筑内消防水池扑救火灾的战术以及其它需要研究的灭火战术。
3.9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关部门和使用单位要加强古建筑内烧香、点灯、照明等火源、电源的管理。长明灯用玻璃罩或铁盖、铁托盘予以保护,既可防风将火吹灭,又可防止可燃的幡布等物接触火源引发火灾。在供桌、香案上铺设可燃的铁皮、铜板、玻璃板等物防止意外的香火落在上面引起火灾。控制照明灯的瓦数,并与幡布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电气线路要穿管保护,电气插座应安装在不燃材质上并远离可燃物。
3.10按规范安装避雷设施
对没有防雷装置的古建筑,要认真研究配置合适的防雷装置。对已有的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网、避雷线、引下线、接地极要每年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完好有效。
3.11开展古建筑创安评优活动
为把古建筑消防工作引向深入,当地政府应以人为本,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古建筑创安评优活动,以激励先进更先进,鞭策后进变先进,确保古建筑安全。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引发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古建筑是古代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标志,具有科学技术、文献、历史考古、美学艺术等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建国以来已发生许多起古建筑火灾,造成了无可弥补的重大损失。本文则通过对古建筑火灾情况的介绍,提出应采取的相应消防安全对策,供参阅。
1建国以来我国古建筑火灾发生情况
建国以来我国古建筑火灾已发生几十起(据不完全统计,还不包括因种种原因故意隐瞒未上报的火灾),比较典型和突出的火灾主要有:
1984年6月17日,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因电线老化短路,烧毁佛殿64m2,烧毁《丹珠尔》、《甘珠尔》等经书100余部。
1987年8月24日,北京故宫博物馆景阳宫因雷击引起火灾,局部建筑被烧毁。
1995年8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大雄宝殿因寺僧史训引发火灾,局部建筑被毁。
2003年1月19日,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因承租单位私拉私接照明电线,电灯泡长时间烘烤可燃物引起火灾,烧毁遇真宫主殿荷叶殿正殿3间,建筑面积 236m2。
2004年6月20日,北京护国寺西配殿发生火灾,原因是西配殿使用单位桥街道服装厂的配电箱打火引燃可燃物,使西配殿部分平房被烧毁。
上述火灾仅是建国以来古建筑火灾的其中一部分,有许多古建筑火灾甚至比上述情况更严重。
2古建筑火灾的形成原因
综观我国古建筑火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引发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2.1先天因素
(1)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的中国古建筑,不论建于何处,均一脉相承地采用大量木质材料,多以松、枋、楠、柏等极易燃木材为主,具有极大的火灾危险性。
(2)我国古建筑均采用大木柱支撑巨大的屋顶,架于木柱中、上部的屋顶,等于架空堆积的干柴。同时古建筑的内装饰使用了大量极易燃烧的油漆,又多悬挂字画、天帐、飘带等织物等,极易发生火灾。
(3)古建筑功能性用火点多,极易引发火灾。长明油灯、蜡烛、香火等,与悬挂在佛殿神堂之内的幡幔伞帐,极易引火上梁形成恶性火灾。
(4)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我国的古建筑几乎都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一处着火,很难控制,很容易涉及毗连建筑。
2.2自然因素
自然界的危害,如雷击、朽木遇氧、洪水、泥石流、地震等都可引发古建筑火灾。
2.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造成古建筑火灾的最主要因素。
人为造成古建筑火灾的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其中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用火不慎
因用火不慎造成的古建筑火灾,主要存在4个方面:一是古建筑内部人员在古建筑内用火不慎。二是承租单位日常生活用火不慎,这些单位用火不慎很容易引起古建筑火灾。三是维修施工中用火不慎,维修需要用大量可燃材料,很容易引起火灾。四是游人香客烧香用火不慎,古建筑内,游人香客常年烧香不断,极易诱发火灾。
(2)电气设备使用不当
古建筑的大量开发利用,乱拉乱接电线的现象也经常出现。特别是利用古建筑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或是拍片过程中,电气设备的使用量无疑会有所增加,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火灾。
(3)乱扔烟头和火柴棒
木质的古建筑,历经千百年风干,耐火等级极低,若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或乱扔烟头和火柴棒,极易引发火灾。
(4)纵火
纵火也是造成古建筑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忽视。如1998年4月4日,山西省临汾市老庙广运殿火灾,就是因纵火所致。
古建筑火灾因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除上述直接原因外,还有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领导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重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作用,忽视消防安全工作,甚至违法在古建筑附近乃至内部开设旅馆、饭店等。
(2)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员工和僧侣安全意识薄弱,尤其是值班人员擅离职守,导致犯罪嫌疑人有机可乘,火灾发生后,不能早发现早报警早扑救。
(3)消防设施不完善,设备器材配备不足,有的甚至违规挪为它用,有的已过期失效不能按规定及时更新换代。
3搞好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对策
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消防、古建筑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做好工作。
3.1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工作的领导
各地政府要根据《消防法》、《文物保护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将保护古建筑所需要的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和消防装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城镇和风景名胜区消防规划和建设之中。
3.2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做好职责内的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
要充分发挥与古建筑相关的当地文物、文化、宗教、民宗委、旅游、园林、建设、管委等部门的作用。文物管理部门要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
3.3各管理和使用单位具体抓好古建筑消防工作的落实
各古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消防法》、《文物保护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专、兼职或义务消防队,开展对员工、僧侣、尼姑、道士等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3.4利用各种形式加强保护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保护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除了使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外,由佛教协会、道教协会、民宗委等部门印制有关消防安全要求的宣传信送给寺庙、道观烧香拜佛、求神的信众。
3.5进一步搞好古建筑消防队伍建设
由于古建筑单位大多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公安消防队距离较远,因此要立足于自防自救。古建筑单位要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做好应急灭火工作,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3.6不断完善古建筑消防安全设施
根据古建筑的不同情况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立消火栓;在缺乏水源的地方,要增设消防水缸、消防水池、水塔,配备手抬机动泵、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
3.7开展针对以古建筑特点为主题的防火灭火技术研究
针对古建筑保护特点和消防安全要求,积极开展防火和灭火产品、设施及安装工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3.8进行针对古建筑火灾特点和特殊保护要求的灭火技术和战术演练
各地公安消防部队要针对古建筑火灾特点和特殊保护要求开展灭火技术和战术的研究和演练。研究在灭火时如何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等药剂灭火的方法;研究长距离供水和利用古建筑内消防水池扑救火灾的战术以及其它需要研究的灭火战术。
3.9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关部门和使用单位要加强古建筑内烧香、点灯、照明等火源、电源的管理。长明灯用玻璃罩或铁盖、铁托盘予以保护,既可防风将火吹灭,又可防止可燃的幡布等物接触火源引发火灾。在供桌、香案上铺设可燃的铁皮、铜板、玻璃板等物防止意外的香火落在上面引起火灾。控制照明灯的瓦数,并与幡布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电气线路要穿管保护,电气插座应安装在不燃材质上并远离可燃物。
3.10按规范安装避雷设施
对没有防雷装置的古建筑,要认真研究配置合适的防雷装置。对已有的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网、避雷线、引下线、接地极要每年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完好有效。
3.11开展古建筑创安评优活动
为把古建筑消防工作引向深入,当地政府应以人为本,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古建筑创安评优活动,以激励先进更先进,鞭策后进变先进,确保古建筑安全。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