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房产建材 >  2013年中国建筑智能化竞争主体的演变

2013年中国建筑智能化竞争主体的演变

Tag:建筑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智能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从监控到管理的过程。建筑智能化最早起源于美国,1984 年1 月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市(Hartford)建造了世界第一幢智能大厦,同年日本在引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 

    进入90 年代以后,全球建筑智能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继美国、日本之后,法国、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智能建筑数量增速明显,建筑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建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建筑智能化的竞争格局按行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A、初始阶段:20 世纪80 年代末,国民经济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建筑智能化的起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北京的发展大厦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座智能大厦,此后一批准智能大厦如深圳地王大厦、北京西客站等相继建成。该阶段我国建筑智能化普及程度不高,主要是产品供应商、设计单位以及业内专家推动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政府的主要管理文件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竣工的智能建筑主要是涉外酒店等高档公共建筑和特殊需要的工业建筑,其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主要是由国外引进,建筑中各个系统相互独立,集成度较低。该阶段自控设备的主要供应商凭借其品牌及技术优势主导着国内建筑智能化市场,如美国的西伯乐斯、爱德华、霍尼维尔、江森、安德沃,日本的能美,日探等公司。 

    B、普及阶段:上世纪90 年代中期我国房地产的开发热潮推动了建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行业内开始注重对建筑中各个系统间的集成并广泛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建筑功能的结合,对智能建筑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本阶段,我国政府对智能建筑的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1995 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上海市推出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建设部相继发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和《智能建筑设计导则》,进一步规范了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国内建筑智能化的行业规范度不断提高。 

    该阶段本土建筑智能化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同方股份、泰豪科技等企业依托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及时介入国内建筑智能行业,发展迅速并体现出一定的行业优势,此外还有其它一批具备一定专业背景的中小企业开始涉足建筑智能化行业,行业中竞争主体数量增长较快,行业集中度不断分散。 

    C、发展阶段:进入21 世纪后,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日趋成熟,国内部分建筑智能化技术研发成果已接近国际水平,智能化系统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当前我国建筑智能化的新方向是智能化小区建设,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应用与酒店、写字楼、医院、体育馆等传统的公共智能建筑有一定差别,智能化小区的建设逐渐改变了以往进行建筑智能化建设的技术路线和运作模式,标志着智能化已经突破通常意义的建筑范畴,而逐渐延伸至整个城市、整个社会中应用。与此同时,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支持并规范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于1999 年底颁布了《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信息产业部和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数字城市”的试点示范工作。此外,建筑节能也逐渐成为建筑智能化领域新的关注点和竞争点。 

    当前新建建筑对智能化的需求日趋复杂化、模块化、系统化,为提高建造效率、节约施工及沟通成本,客户更趋向选择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市场份额逐渐向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集中,这已成为智能化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企业的业务区域性较明显,其中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地区的部分企业依托自身优秀的研发能力及当地良好的市场需求已确立了一定的区域优势和品牌优势,其业务已开始逐步向外地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