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食品饮料 >  云南省糖业生产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云南省糖业生产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Tag:制糖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云南省多数制糖企业仍停留在“糖十酒精”的模式上,产品单一,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滞后,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产值不到蔗糖业总产值的8%。云南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滞后,整体效益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蔗糖产业的快速发展。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其面积占中国常年糖料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的90%以上。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境内热区面积大,气温高,雨量适中,适合甘蔗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甘蔗糖分积累、蔗糖品质提高,是发展蔗糖产业的优势区域。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产糖量均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西,是我国产糖优势区域之一,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蔗糖产业是云南省仅次于“两烟”的第二大生物资源产业,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特别是滇西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因此,研究云南省蔗糖产业现状及“十二”五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面临的困难 

    (1)气候类型多样化,蔗区立地条件较复杂 

    云南省旱坡地面积大,受自然气候制约严重,成为甘蔗生产的不定因素。同时,也给甘蔗品种的繁育增加了难度,要求品种具备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广等特征特性,这也是造成品种改良和更新落后于其他优势区域的原因之一。云南省气候由于地形复杂和垂直高差大等原因,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多样,且降雨量分布不均,85%的雨量集中在5-10月底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15%。特别是2009年入秋以来,云南省遭受了严重旱灾,甘蔗受灾严重,甘蔗产量减产21.8%,蔗糖产量减产20.7%。 

    (2)蔗区交通条件差,甘蔗生产物化成本高 

    云南省大部分蔗区与糖厂的半径范围过大,超过国家原料蔗运输平均半径(50km),增加了糖厂的运输费用和蔗农的生产成本。近年来,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价格不断上涨,特别是甘蔗收砍工费过高,已成为甘蔗生产发展的瓶颈,目前全省甘蔗砍收费高达80元/t,增加了蔗农甘蔗生产成本。 

    (3)蔗区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云南省蔗区约有80%的旱坡地,依靠自然降雨的旱坡地面积占70%以上,灌溉条件较差,且春秋干旱严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甘蔗单产在3个优势区域之末。 

    (4)制糖企业深加工滞后,综合利用效率低 

    云南省多数制糖企业仍停留在“糖十酒精”的模式上,产品单一,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滞后,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产值不到蔗糖业总产值的8%。云南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滞后,整体效益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蔗糖产业的快速发展。 

    2、发展对策 

    (1)完善蔗糖产业发展政策 

    云南省蔗糖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云南省蔗糖产业的大力扶持和优惠政策。加快云南省蔗糖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蔗糖产业的扶持力度,如财政、金融、税收等的扶持政策;努力完善风险抵御机制,积极总结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德宏州的甘蔗保险试点经验,建设云南省甘蔗产业保险体系,保障蔗农收入,减低种蔗风险;摸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糖业法规或政策,可借鉴“欧盟糖业政策”、“泰王国食糖法”、“澳大利亚制糖工业法宰”的经验,保障蔗农和糖厂利益的公平合理及食糖市场供应的安全[7]。 

    (2)创新蔗糖产业工作机制 

    云南省蔗糖产业健康发展,必须打破蔗糖产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企业研发严重脱节的局面,创新蔗糖产业工作机制:第一,进行云南省蔗糖产业优势资源整合,加强甘蔗科研、技术推广、蔗糖企业和相关组织的团结协作;第二,加快国家和省现代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第三,切实做好甘蔗高产创建、糖料基地建设和蔗园中低改工作,辐射带动全省甘蔗产业快速发展;第四,积极落实国家甘蔗良种补贴,提高云南省甘蔗良种覆盖率。 

    (3)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糖料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蔗糖产业布局的重要措施[8]。滇西南地区位于祖国的边陲,以边疆少数民族居住较多,种蔗科技水平低蔗农接受新的科技能力薄弱,扎实推进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分必要。近年来,云南省已在20余个糖料基地县进行了糖料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步提高滇西南优势区域的科技服务水平。加大糖料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有利于整体提高云南省甘蔗科技服务水平,促进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