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医药保健 >  2008年苗医医药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2008年苗医医药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Tag:苗医  
       苗医苗药发展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苗药发展形势喜人,而苗医培养不容乐观。这是24日在贵阳召开的“中国民族医药论坛”上与会专家发表的看法。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认为,民族医药的发展要坚持特色,以医带药,这是民族医药的生命所在。他说:“贵州在发展民族医药上,应在发展药的同时,抓紧医的发展。”

  近年来贵州药业发展迅猛。2000年至2007年,全省以中药、民族药为主体的药品工业总产值从33亿元增加到110亿元,其中苗药的产值达50多亿元,居全国各民族医药产业的首位。

  同苗药产业的不俗成绩相比,苗医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据统计,贵州省现有民族医药从业人员仅4280人,地、市、州级以上的仅80人。民族医师必备的资格考试--国家民族医师资格考试至今没有将苗医纳入其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建议,苗医应积极争取国家开考。目前我国已有藏医、蒙医、维医和傣医四个民族医开通了国家的民族医师资格考试。

  贵州是我国著名的苗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称为“苗族大本营”,全国900万苗族人口中一半以上在贵州。

  “如果废医存药,短时间内某个民族药仍有可能有所发展,但作为民族药群体,就会失去开发的源头,脱离了临床环境,更无发展的活力。”诸国本说。

  中医药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而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贵州省乡镇企业局、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此次论坛,主要围绕苗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展开讨论。与会专家认为,30年来贵州苗医药的开发与应用,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具有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