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沉沦和崛起
首先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然后是雷曼兄弟的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进而发展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危机进一步加深,威胁到了其他各行各业。其实,这次危机早在去年此时就已初露端倪,疯狂上涨的石油价格,因为替代能源导致的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各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其中,很多“涨”都是虚有的表象,是被炒起来的,不符合经济发展所应该有的规律,因而,给经济带来不良影响,是为经济危机的前奏吧。
药企应对措施
危机来临,跨国制药企业都有自己的应对措施,统计来看,不外乎三种方式,
一是裁员。典型的例子是默克公司,在第三季财报发布的同时宣布裁员7200名,相当于员工总数的12%,而今年较早已经裁员1万多人。惠氏也要通过裁员来削减成本,将在2011年前裁减现有5万员工的最多10%,目前已经于明年一月决定裁掉纽约北部一所药厂118名员工。阿斯利康则于20日宣布将陆续关闭欧洲的一些药厂,并裁员1400人,此前其计划为2010年前裁员7600人。
二是资金储备。所谓“手中有钱,心里不慌”,这句中国老话套用在那些跨国药企身上同样适用。根据美国标准普尔旗下的CapitalIQ最新统计的数据,美国大药厂目前普遍都有大量现金和短期投资在手中。以最近一个季度的财务数据所披露的现金和短期投资以及过去12个月的现金流统计看,辉瑞是现金最充裕的药厂,拥有现金262亿美元,并有良好的148亿美元的现金流作支撑,其他药厂的现金及现金流状况虽然不是历年最好的,但与其他行业资金短缺的困境相比,日子算是相当好过了。相较而言,礼来手中的现金较少,只有52亿美元,现金流也只有54亿美元,而它又刚花费65亿美元现金收购英克隆生物技术公司。
三是兼收并蓄。即趁机进行并购,收罗中小企业,增强技术实力,增加新药品种,从而可以厚积薄发,储备农具、种子和化肥,冬去春来之时,就可开耕播种,期待秋收了。而中小生物公司由于经济危机的到来,股价已经很低,且因融资不易,现金流常是负数,所以必须忍痛割爱,出让公司的主打在研产品,给大药厂带来更多的机会。
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首先,我们来看看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龙永图最近在CCTV2《直击华尔街风暴》说,我在美国对美国人讲,“这场灾难是你们自己造成的,是……由于过渡消费超前消费,以及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力造成的……他们(即美国——笔者注)目前开始在反省美国消费模式,美国承受不了超前消费,刷卡消费这样的习惯,……美国人在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美国如果要不纠正他们这样一种方式,不要再浪费奢侈。如果还这样下去,美国问题的根子就解决不了”。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京发表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讲中说,促使这次西方危机发展的原因,就是前几年西方快速发展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中,“既有‘远因’,也有‘近因’。其中,‘远因’是……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的主流,金融业管制放松,金融创新活跃。‘近因’有……‘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避免经济衰退放松了货币政策,强力刺激房地产消费。”美国经济一向在世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问题的根源在各个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比如我国房价的虚高情况等等,危机产生自然不能避免。
危机表面上首先冲击的是金融行业,大量股票缩水,很多由于持股而产生的富翁一夜之间被蒸发,因此,涉足股市的人其财富拥有量大幅下降。当蔓延到制造业后,几乎所有的人就都受到影响了,不仅是自己的财富下降了,而且会发现手头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即能购到的实物量严重下降。所以危机带来的冲击主要还是来自消费者。百姓腰包和资产都普遍缩水,医疗市场和药品消费缩减自然也难以幸免。
据报道,金融危机使美国人10年来首次削减医药开销,一些慢性病患者减少甚至停止服药。专家担心,如果有相当数量的人通过减少用药来节约开支,最终可能导致美国整体医疗开支增加。专家认为,这一趋势如果继续下去,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如果许多人为了省钱而不再吃药,一些目前可以控制的病症就可能演变为重大医疗问题。这最终可能增加美国的整体医疗开支,降低美国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连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担心美国医疗支出的下降问题。
同样的情况在世界上必然是无独有偶的,其他国家将相继出现相似的情形。即使是多数由政府买单的北欧和北美国家,由于危机导致了政府财政困难,政府一方面要救市,则无法拿出更多的财政支出支援医疗这个单独的方面。
金融危机引发的机会
如前所述,各跨国巨头已经在采取措施过冬,而中小企业自然就不是那么幸运了。因此,一场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机会一,行业洗牌。行业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往往已经不适合最新的市场情形,其运作容易出现状况,大企业冗员增多,效率下降,小企业技术增多,无法转化成真实的生产。因而,即使没有经济危机,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前进后也会自动进行洗牌重组。而这次的经济危机,正是给企业以一个机会进行改革。甩脱包袱、理顺程序的企业必将以新的面貌在危机后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机会二,大树底下好乘凉。尽管是企业被兼并,但对中小企业而言,也非坏事。一则,留守的员工可度过难关,二则,技术和生产能够继续,企业价值并不消失。
机会三,技术成果加快转变步伐。由于药品研发、临床试验、审批过程周期长,因而成果转化速度很慢。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缺乏临床方面的实力,在新药试验中耗费更多时日,对新药迅速投入市场发挥作用不利。被收购或技术转让后,可促进这些新技术和新药物的产业化,从而造福更多的人,也给企业以新的机会和市场。
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全面看清危机的实质之后,危机的“危”上“刀”也就不那么森森然可怖,而“机”则浮出水面,给人们以度过它的信心。旧的体制或可因此而沉沦摒弃,新的生命力引导生存下来的企业继续崛起。
药企应对措施
危机来临,跨国制药企业都有自己的应对措施,统计来看,不外乎三种方式,
一是裁员。典型的例子是默克公司,在第三季财报发布的同时宣布裁员7200名,相当于员工总数的12%,而今年较早已经裁员1万多人。惠氏也要通过裁员来削减成本,将在2011年前裁减现有5万员工的最多10%,目前已经于明年一月决定裁掉纽约北部一所药厂118名员工。阿斯利康则于20日宣布将陆续关闭欧洲的一些药厂,并裁员1400人,此前其计划为2010年前裁员7600人。
二是资金储备。所谓“手中有钱,心里不慌”,这句中国老话套用在那些跨国药企身上同样适用。根据美国标准普尔旗下的CapitalIQ最新统计的数据,美国大药厂目前普遍都有大量现金和短期投资在手中。以最近一个季度的财务数据所披露的现金和短期投资以及过去12个月的现金流统计看,辉瑞是现金最充裕的药厂,拥有现金262亿美元,并有良好的148亿美元的现金流作支撑,其他药厂的现金及现金流状况虽然不是历年最好的,但与其他行业资金短缺的困境相比,日子算是相当好过了。相较而言,礼来手中的现金较少,只有52亿美元,现金流也只有54亿美元,而它又刚花费65亿美元现金收购英克隆生物技术公司。
三是兼收并蓄。即趁机进行并购,收罗中小企业,增强技术实力,增加新药品种,从而可以厚积薄发,储备农具、种子和化肥,冬去春来之时,就可开耕播种,期待秋收了。而中小生物公司由于经济危机的到来,股价已经很低,且因融资不易,现金流常是负数,所以必须忍痛割爱,出让公司的主打在研产品,给大药厂带来更多的机会。
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首先,我们来看看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龙永图最近在CCTV2《直击华尔街风暴》说,我在美国对美国人讲,“这场灾难是你们自己造成的,是……由于过渡消费超前消费,以及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力造成的……他们(即美国——笔者注)目前开始在反省美国消费模式,美国承受不了超前消费,刷卡消费这样的习惯,……美国人在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美国如果要不纠正他们这样一种方式,不要再浪费奢侈。如果还这样下去,美国问题的根子就解决不了”。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京发表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讲中说,促使这次西方危机发展的原因,就是前几年西方快速发展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中,“既有‘远因’,也有‘近因’。其中,‘远因’是……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的主流,金融业管制放松,金融创新活跃。‘近因’有……‘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避免经济衰退放松了货币政策,强力刺激房地产消费。”美国经济一向在世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问题的根源在各个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比如我国房价的虚高情况等等,危机产生自然不能避免。
危机表面上首先冲击的是金融行业,大量股票缩水,很多由于持股而产生的富翁一夜之间被蒸发,因此,涉足股市的人其财富拥有量大幅下降。当蔓延到制造业后,几乎所有的人就都受到影响了,不仅是自己的财富下降了,而且会发现手头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即能购到的实物量严重下降。所以危机带来的冲击主要还是来自消费者。百姓腰包和资产都普遍缩水,医疗市场和药品消费缩减自然也难以幸免。
据报道,金融危机使美国人10年来首次削减医药开销,一些慢性病患者减少甚至停止服药。专家担心,如果有相当数量的人通过减少用药来节约开支,最终可能导致美国整体医疗开支增加。专家认为,这一趋势如果继续下去,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如果许多人为了省钱而不再吃药,一些目前可以控制的病症就可能演变为重大医疗问题。这最终可能增加美国的整体医疗开支,降低美国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连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担心美国医疗支出的下降问题。
同样的情况在世界上必然是无独有偶的,其他国家将相继出现相似的情形。即使是多数由政府买单的北欧和北美国家,由于危机导致了政府财政困难,政府一方面要救市,则无法拿出更多的财政支出支援医疗这个单独的方面。
金融危机引发的机会
如前所述,各跨国巨头已经在采取措施过冬,而中小企业自然就不是那么幸运了。因此,一场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机会一,行业洗牌。行业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往往已经不适合最新的市场情形,其运作容易出现状况,大企业冗员增多,效率下降,小企业技术增多,无法转化成真实的生产。因而,即使没有经济危机,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前进后也会自动进行洗牌重组。而这次的经济危机,正是给企业以一个机会进行改革。甩脱包袱、理顺程序的企业必将以新的面貌在危机后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机会二,大树底下好乘凉。尽管是企业被兼并,但对中小企业而言,也非坏事。一则,留守的员工可度过难关,二则,技术和生产能够继续,企业价值并不消失。
机会三,技术成果加快转变步伐。由于药品研发、临床试验、审批过程周期长,因而成果转化速度很慢。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缺乏临床方面的实力,在新药试验中耗费更多时日,对新药迅速投入市场发挥作用不利。被收购或技术转让后,可促进这些新技术和新药物的产业化,从而造福更多的人,也给企业以新的机会和市场。
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全面看清危机的实质之后,危机的“危”上“刀”也就不那么森森然可怖,而“机”则浮出水面,给人们以度过它的信心。旧的体制或可因此而沉沦摒弃,新的生命力引导生存下来的企业继续崛起。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