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医药保健 >  2008年中国西药类商品出口形势分析

2008年中国西药类商品出口形势分析

Tag:2008年   中国   西药类   商品   出口   形势   分析  
虽然2008年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总额仍保持了30%的增幅,但11月份单月出口同比增幅由10月份的31.13%陡降到-0.75%,环比增幅从9月开始呈现负增长,11月份当月出口额比10月份下降了10.11%。造成订单减少的因素有环保控制、原材料和成本大幅涨价、金融危机影响了部分客户的购买力等。

    2008年,由美国首先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到了整个国际社会,不少国家的货币相对于人民币均有大幅贬值,致使我国西药类商品的价格优势大打折扣,对于印度等国的产品竞争造成不利。同时,主要出口市场货币贬值,也影响了该地区客户的购买力,降低了这些地区的购买量,或延迟了购买时间,对我国西药类品出口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外客户有拖欠货款和拒收货物现象。医保商会2008年11月抽样调查表明,20.34%的企业表示出口坏账有明显增加,38.14%的企业反映今年平均出口应收款账龄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延长。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出口经营风险短期内有增加的可能。

    西药原料药仍为出口支柱

    2008年,我国西药类商品(包括西药原料药、西成药和生化药,下同)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对外贸易方式进一步转变,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进出口总额达到306.5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3%。其中,出口额为195.95亿美元,同比增长30.66%,增幅比2007年同期提高了2.47个百分点;进口额为110.62亿美元,同比增长18.10%,增幅比2007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4.15个百分点。

    从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金额占86.14%,同比增长30.96%,出口数量同比微增0.1%。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金额占10.01%,同比增长13.64%,出口数量同比下降8.33%。

    总体来看,2008年出口增幅大幅高于进口增幅12.56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了西药类商品对外贸易顺差,顺差额达到85.34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顺差额增长了51.66%。

    2008年,西药原料药出口金额为17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9.59%,占西药类商品同期出口总额的89.72%;出口数量413.72万吨,同比小幅下降了4.25%,而出口平均单价同比大幅增长了35.36%,是我国出口的绝对支柱。分析表明,出口数量与2007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显示我国西药原料药的国际市场份额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而出口平均单价保持30%以上的增幅,则显示我国西药原料药出口总额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口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订单减少三大原因

    由于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和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及供应预期偏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2008年上半年,西药类商品出口价格大幅上涨。奥运会后,随着订单减少,库存增加,部分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降价出售,致使全年出口价格呈前高后低的走势。目前,供求平衡的产品如维生素C、肝素钠等价格变化不大,走势平稳。而青霉素工业盐、6-APA等供过于求的产品价格下降较大,部分品种出口价格接近成本线,且成交清淡。

    下半年出口价格下降,既有上半年出口价格上涨过大的合理回归因素,也有部分品种为降低库存低价竞销的因素。但总体上看,全年出口平均价格涨幅还是比较大,这也是全年出口额增幅超过30%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价格上涨并不意味着企业利润有较大增长,因为价格上涨绝大部分原因是成本增长过大。据医保商会2008年11月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下称抽样调查),70%的企业表示成本上升部分外商只能消化10%~25%,33%的企业因出口利润下降转而发展内贸。

    虽然2008年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总额仍保持了30%的增幅,但11月份单月出口同比增幅由10月份的31.13%陡降到-0.75%,环比增幅从9月开始呈现负增长,11月当月出口额与10月相比,下降了10.11%。由此可见,奥运会后,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订单一度明显减少。医保商会的抽样调查中,34%的企业表示在手订单同比减少,不少企业表示订单减少了30%~50%。

    造成订单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奥运会前因环保控制、危险品运输限制等原因,市场普遍预计原料药供应偏紧,客户大量囤货,奥运会后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以致订单减少。其次是上半年因原材料大幅涨价、劳动力、能源成本大幅增高,引起出口价格上涨过快、过大,下半年随着石油等原材料大幅降价,市场等待出口价格下降,观望气氛对订单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三是金融危机造成的资金紧张、货币贬值影响了部分客户的购买力和储备数量,这也造成短期内出口订单下降明显。由于医药市场消费刚性较大,12月份开始,西药类商品出口订单开始回升,有公司表示,能恢复到正常年份的70%~80%左右。从12月份当月出口额看,与11月相比增长了10.98%。

    劳动力及环保成本压力加大对企业影响较大。新的劳动法合同法实施,不仅较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且各企业执行情况不统一,也使得同类企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2008年8月1日,国家强制实施《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后,企业普遍感到环保压力增加。不少企业表示,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不仅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技术上难度也很大。除个别企业表示环保已达新标准外,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了一些其他办法处理,感到压力很大。由于各个地区执行排放标准存在差异性,因此,造成企业间环保成本相差较大,竞争不公平。

    西成药和生化药增势强劲

    2008年,我国西成药出口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出口金额为1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1.8%,出口数量为49.44万吨,同比增长25.15%,出口平均单价同比增长13.29%,呈现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生化药出口金额也达到了9.02亿美元,同比增长39.67%,出口数量为16.87万吨,同比增长49.84%,成绩喜人。西成药和生化药的出口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制药企业抓住了全球药品外包生产和外购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机遇,另外,国内制药企业积极提升自身研发、生产、管理能力和质量也是出口发展的重要原因。

    2008年,我国共有8992家企业经营西药类商品出口,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医药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维生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东北制药总厂、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中化宁波(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中化江苏进出口公司、日照金穗进出口有限公司位列企业出口金额前10位。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3家企业包揽了前3名。从出口企业看,排名靠前的多是我国本土企业。虽然出口额多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出口量下降的企业比例明显增加,多数企业的出口价格增幅依然较高。

    从各省市的出口排名情况看,江苏省以41.57亿美元排名西药类商品出口金额之首,同比增长38.76%;浙江省以38.39亿美元紧随其后,同比增长37.19%;山东省以22.63亿美元位列第三,同比增长30.86%;上海市和河北省分别以18.09亿美元和14.09亿美元列第四、五位。五省市的出口金额之和占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68.77%。

    出口市场集中度高,进口增幅大幅下降

    从出口市场看,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市场比较集中,亚洲、欧洲、北美洲占我国出口市场的比重高达86.79%。且我国对主要市场出口呈量价齐升的局面,对各大洲出口金额增幅均在20%以上。从出口目的地看,出口额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且我国西药类商品对这些市场的出口额都有两位数的增幅。2008年,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到190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印度、日本、德国和荷兰为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前5大贸易伙伴,所占比重达45.1%。在出口金额排名前20位的贸易伙伴中,对美国、巴西、以色列、俄罗斯、澳大利亚等贸易伙伴的出口增幅均高达40%以上。

    2008年,原料药进口金额为63.13亿美元,同比增长5.44%,占西药类商品进口总额的57.07%,进口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26.81%,进口数量为254.36万吨,同比下降了10.53%,而进口平均单价同比增长了17.86%,显示原料药进口增幅大幅下降的原因是进口数量减少造成的。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我国生产的原料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产量高的优势,随着世界原料药生产中心向亚洲转移,一些原来需要进口的原料药和中间体已逐渐被我国自产原料药替代。

    而西成药和生化药的进口金额分别为39.76亿美元和7.7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0.11%和42.11%;进口数量分别为2.54万吨和3.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了31.18%和16.41%;进口平均单价分别增长了6.8%和22.58%。说明我国药品与进口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市场对进口药品的需求继续扩大。

    2009年出口仍增15%

    展望2009年,国际市场对我国西药类商品的需求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中国的市场份额短期内没有其他国家能替代。医保商会的抽样调查还显示,66.95%的企业认为,2009年国际市场需求会基本持平或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对于出口价格,相对于下半年已回归的正常价格,31.35%的企业预计2009年出口价格同比有所上升或持平。

    由于2008年上半年出口价格增长较大,在价格回归正常的情况下,企业普遍表示,2009年业绩能和2008年持平就很满意。中国医保商会认为,2009年上半年,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显现,但鉴于药品消费的刚性需求和2008年12月份订单的恢复性增长,2009年2月份以后出口会逐渐恢复。但因2008年上半年出口额增幅较大,2009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有可能下降。如果不再发生大的变数,考虑到国际医药市场的发展和对我国需求不会有较大减少,以及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出口发展的政策兑现,再加上企业自身的努力,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