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欲搭产业振兴计划末班车
无论最终是否被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医药产业的“计划”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我们正在做一个医药产业的文件,其内容包括鼓励医药企业创新;鼓励国内标准与国际主流接轨;鼓励企业走出去……”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一位人士12日向《华夏时报》记者独家透露。
至于政策出台的具体时间表,上述人士表示尚不能确定:“但是我们现在一边研究,一边开会讨论,一边向有关部门汇报……”
上述人士并没有透露“该计划最终以何种形式下发”,他只是强调,“叫不叫振兴计划问题不大……并不是一定要做成十大、十一大。”
医药产业无需振兴?
业内一直风传:医药、房地产、金融、能源四大产业争夺振兴计划的第十项,最终医药会率先出局。
医药产业该不该被振兴,一直争议不断。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中,医药产业受到的影响较小,不需要振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向本报记者表示,2008年光中药一项,进出口额就达17.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08%,增速高出2007年3.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4.43亿美元,同比增长24.46%,比2007年同比高出5.2个百分点;出口1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4%,比2007年同比高出2.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达到8.66亿美元。
SFDA南方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步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医药产业属于加工工业的一部分,和已出台的九大产业相比,上下游拉力并不大。其次,新医改即将到来,对应8300亿总投入,自然就拉动了医药产业。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秘书长于占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医改和医药扶持是两码事。医改是提高全民医疗质量,后者是行业内的问题。
原国务院法制办文教卫生司副司长、现中国药学会药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瑞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有13亿人口,光内需市场就可以使医药变成支柱产业,调整和提振是应该长期做的事情。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周燕向本报记者表示,医改和医药产业并非完全分割。医药产业的发展不是完全独立的,也要关系到政策水平、医疗水平。她透露:“现在对于医疗产业的确需要有一个‘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应该是配套医改而生的。对此,目前我们也正在向工信部相关司局作政策建议,但是上头出台政策的具体内容,作为协会本身目前就不得而知了。”
知情人士透露:对于医药产业,现在各方一致的态度是,“也许不提振兴,但是也需要调整,现在所做的不仅是眼前利益,更多的是立足长远——关注的不是一两天,而是几十年几百年”。
如果放在调整眼光下,医药当然也需要“计划”。上述人士表示,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可以施展拳脚的途径很多。就譬如现在国外很多药厂都在减产、裁员,这正是我们整合资源的好机会。
创新是当务之急
多个医药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几年前,医药界就已经和上层主管单位达成共识,把医药产业定性为战略产业。这样的战略产业如何提振和调整,就与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有所不同。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上传的政策建议包括:“鼓励医药企业创新;鼓励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鼓励企业走出去……”
上述人士表示:“创新是当务之急,虽然目前中国是产药大国,但是仿制药大国。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靠创新。对于创新的政策支持不应断断续续,希望对医药创新建立一个持久的激励机制。”
在标准接轨方面,上述人士表示,现在中国的药品生产,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和国际先进标准仍有差距。主要是认证水平有距离。要首先鼓励一批企业在标准上向FDA、向欧盟看齐。只要标准统一,对于经济上的促进就不言而喻了。
知情人士表示,标准接轨实际一直都在做。国家药监局等部门一直在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沟通,对方也会派专家参加我们的GMP检查。
至于鼓励企业走出去则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鼓励100家企业率先走出去,要进军全世界最主要的药品市场,希望政府给予一些示范性的支持。
多位协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建议,提高行业集中度也应该是包括在计划之中。“尽管我们现在药厂太多,产能过剩,但我们全国总产值加起来都没有一个美国企业排名靠前的企业大。”
博弈还在进行
虽然各方都有意向,但是医药产业调整计划提案到最终落地,实际不会太轻松。
多位业内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很多部委都可以插手管理医药产业,但实际够分量的监管部门没有。所以如果医药要出规划,势必协调多个部委,得到各方妥协之后最终发布,时间可能拖得比较长。
一家大型药企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本身有5年规划,所以新出的“计划”如何与其相互协调是一个问题。要立足长远、兼顾前后,不可以做成“临时抱佛脚”。
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表示,医药如果要出调整计划,最终是否搭上产业振兴的末班车、打上“振兴”两个字并不重要。
也有分析人士提出质疑,联系业内风传的房地产调整计划,如果所谓调整计划和救市计划没有太大区别的话,难免变成少了个“振兴”两字的短期计划。最终结果是每个行业都想搭上产业振兴顺风车,变成“产业振兴9+n。
有传闻,能源、房地产、金融、医药都在争计划的第十项。按照传言的逻辑,四选一之后,其余三个被筛选下来的产业怎么办?“还是拿掉‘振兴’两字再推出?
“我们正在做一个医药产业的文件,其内容包括鼓励医药企业创新;鼓励国内标准与国际主流接轨;鼓励企业走出去……”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一位人士12日向《华夏时报》记者独家透露。
至于政策出台的具体时间表,上述人士表示尚不能确定:“但是我们现在一边研究,一边开会讨论,一边向有关部门汇报……”
上述人士并没有透露“该计划最终以何种形式下发”,他只是强调,“叫不叫振兴计划问题不大……并不是一定要做成十大、十一大。”
医药产业无需振兴?
业内一直风传:医药、房地产、金融、能源四大产业争夺振兴计划的第十项,最终医药会率先出局。
医药产业该不该被振兴,一直争议不断。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中,医药产业受到的影响较小,不需要振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向本报记者表示,2008年光中药一项,进出口额就达17.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08%,增速高出2007年3.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4.43亿美元,同比增长24.46%,比2007年同比高出5.2个百分点;出口1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4%,比2007年同比高出2.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达到8.66亿美元。
SFDA南方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步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医药产业属于加工工业的一部分,和已出台的九大产业相比,上下游拉力并不大。其次,新医改即将到来,对应8300亿总投入,自然就拉动了医药产业。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秘书长于占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医改和医药扶持是两码事。医改是提高全民医疗质量,后者是行业内的问题。
原国务院法制办文教卫生司副司长、现中国药学会药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瑞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有13亿人口,光内需市场就可以使医药变成支柱产业,调整和提振是应该长期做的事情。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周燕向本报记者表示,医改和医药产业并非完全分割。医药产业的发展不是完全独立的,也要关系到政策水平、医疗水平。她透露:“现在对于医疗产业的确需要有一个‘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应该是配套医改而生的。对此,目前我们也正在向工信部相关司局作政策建议,但是上头出台政策的具体内容,作为协会本身目前就不得而知了。”
知情人士透露:对于医药产业,现在各方一致的态度是,“也许不提振兴,但是也需要调整,现在所做的不仅是眼前利益,更多的是立足长远——关注的不是一两天,而是几十年几百年”。
如果放在调整眼光下,医药当然也需要“计划”。上述人士表示,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可以施展拳脚的途径很多。就譬如现在国外很多药厂都在减产、裁员,这正是我们整合资源的好机会。
创新是当务之急
多个医药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几年前,医药界就已经和上层主管单位达成共识,把医药产业定性为战略产业。这样的战略产业如何提振和调整,就与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有所不同。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上传的政策建议包括:“鼓励医药企业创新;鼓励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鼓励企业走出去……”
上述人士表示:“创新是当务之急,虽然目前中国是产药大国,但是仿制药大国。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靠创新。对于创新的政策支持不应断断续续,希望对医药创新建立一个持久的激励机制。”
在标准接轨方面,上述人士表示,现在中国的药品生产,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和国际先进标准仍有差距。主要是认证水平有距离。要首先鼓励一批企业在标准上向FDA、向欧盟看齐。只要标准统一,对于经济上的促进就不言而喻了。
知情人士表示,标准接轨实际一直都在做。国家药监局等部门一直在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沟通,对方也会派专家参加我们的GMP检查。
至于鼓励企业走出去则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鼓励100家企业率先走出去,要进军全世界最主要的药品市场,希望政府给予一些示范性的支持。
多位协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建议,提高行业集中度也应该是包括在计划之中。“尽管我们现在药厂太多,产能过剩,但我们全国总产值加起来都没有一个美国企业排名靠前的企业大。”
博弈还在进行
虽然各方都有意向,但是医药产业调整计划提案到最终落地,实际不会太轻松。
多位业内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很多部委都可以插手管理医药产业,但实际够分量的监管部门没有。所以如果医药要出规划,势必协调多个部委,得到各方妥协之后最终发布,时间可能拖得比较长。
一家大型药企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本身有5年规划,所以新出的“计划”如何与其相互协调是一个问题。要立足长远、兼顾前后,不可以做成“临时抱佛脚”。
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表示,医药如果要出调整计划,最终是否搭上产业振兴的末班车、打上“振兴”两个字并不重要。
也有分析人士提出质疑,联系业内风传的房地产调整计划,如果所谓调整计划和救市计划没有太大区别的话,难免变成少了个“振兴”两字的短期计划。最终结果是每个行业都想搭上产业振兴顺风车,变成“产业振兴9+n。
有传闻,能源、房地产、金融、医药都在争计划的第十项。按照传言的逻辑,四选一之后,其余三个被筛选下来的产业怎么办?“还是拿掉‘振兴’两字再推出?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