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维生素出口分析
2008年大宗原料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整个产业链上诸多环节之间的衔接产生了严重的不匹配,供需出现矛盾。原料药的价格变化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往大多是由于产能过剩、竞争激烈而引起的供需不平衡使得价格偏离正常水平。而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其间发生的种种价格波动的背后,却极有可能是未来趋势的先兆。
在中国原料药产品群中,维生素类是不得不提的。2007~2008年,维生素品种经历了涨跌的轮回,且这一回给整个维生素产业带来了很大关注度。在2008年发生的大事里,尤其不能不提这两家企业:浙江鑫富药业和湖北广济药业——维生素B5(泛酸钙)和维生素B2(核黄素)的龙头企业。事实证明,产品的价格并不是企业能控制的,盲目涨价造成的恶果,企业今后应该引以为诫。
亚太需求增势超欧美
维生素类产品属于大宗原料药当中规模较大的一大类,随着该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已具备了先进的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
按不同用途来划分,在维生素产业链上,人用药、医药食品化妆品用、饲料添加剂的规模比通常为1:2:2,价值比约为2:5:3。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其主要增长点在于营养医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行业。与其他大宗抗生素相比,维生素类的下游体系更加庞大。目前,万吨级产品的投资门槛高,因此该领域已形成寡头式竞争;而属于中小规模的品种则较容易吸引新竞争者进入,从而使该领域发生动荡。
大多数维生素产品的工艺和规格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作为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这些产品大多流向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地区的需求在萎缩,因此,建议国内企业不妨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亚太地区这只值得开发的“潜力股”。数据显示,亚太地区近几年的需求在稳步增长。
出口情况保持良好
回顾2008年维生素类的历程,不难发现以下特点:
一、出口大幅增长,大品种贡献突出
2008年维生素产品总体出口情况良好,从比重和比值来看,均有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出口额,单位销售价格的提高给整个维生素产业出口额带来很大增长。
2008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总量达到157.46千吨,同比上涨11.12%;出口额近2172.78百万美元,同比上涨75.37%。其中,万吨级产品的出口数量约占76%,出口额占总额的62%以上;千吨级产品出口额占总额的35.99%。在出口品种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占有绝对优势,不仅在数量,而且在金额上也占有很大比重。
2008年,中国维生素产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其中,脂溶性维生素仍是主力军,尤其是生物素(维生素H),在2008年表现比较突出,出口额位居第四。
近年来随着医药产业的全球化转移,国际市场制造业的能力越来越弱,由此衍生的采购转移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市场机会。维生素类产品是大宗量产品,其转移采购在未来几年将会越来越多及越来越明显。
二、大宗产品普遍涨价,部分出现波峰和波谷
2008年维生素类原料药的出口交易价普遍上涨,且涨跌幅比较显著。部分品种波动超出预期,如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的价格上涨。而有一些产品在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又跌回低谷,非常不稳定,经不起市场考验,如维生素B12、生物素等,在2008年第四季度快速下滑。相对稳定的产品有维生素D3、维生素K3和维生素B6。
其中,在2007年价格非常高的两只B族产品维生素B2(核黄素)和泛酸钙(维生素B5),2008年市场表现相当差,可谓“一蹶不振”,至今仍没有大的起色。2008年底,维生素B2(80%)的出口价格跌到15美元/kg,该价格是近几年少有的低价。由此也印证了中小品种较容易吸引竞争者加入,其市场竞争也更激烈,没有形成稳定价格的意识。而图2中显示的价格曲线,表明维生素B2和泛酸钙是跌幅最大的两只品种。尤其是维生素B2,目前的供应能力和需求量严重失衡,而新竞争者在短期内并不会完全退出该市场,因此对其2009年表现恐怕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
相比之下,维生素C和维生素A、E是让大家在2008年有更多期待的产品。这几只大系产品经历前几年的低谷之后,如今价格呈现爆发式上涨,在寡头模式的竞争之没有出现大幅下滑情况,至今仍保持较高的价位。
三、民营企业居维生素企业之首
在维生素领域出口额前20家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到近一半。
近年来维生素出口领域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中小民营企业成长比较快。虽然老牌国有企业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却不可忽视民营企业的潜在能力和价值所在。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能够刺激维生素国有企业发挥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该寻找新的机会,积极营造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的健康良好环境。产品单一的企业则应该完善其产业链,或者在某个族类扩大品种范围。
同时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特点是:生产企业的自营出口能力越来越强大。观察前20家出口企业中,几乎没有经营性企业。这多少表明了,生产企业已经增强了规避市场风险的意识,除了向下游延伸产品链的方法之外,自营出口也使得其能更自主地掌控方向,及时制定灵活的经营策略。
在中国原料药产品群中,维生素类是不得不提的。2007~2008年,维生素品种经历了涨跌的轮回,且这一回给整个维生素产业带来了很大关注度。在2008年发生的大事里,尤其不能不提这两家企业:浙江鑫富药业和湖北广济药业——维生素B5(泛酸钙)和维生素B2(核黄素)的龙头企业。事实证明,产品的价格并不是企业能控制的,盲目涨价造成的恶果,企业今后应该引以为诫。
亚太需求增势超欧美
维生素类产品属于大宗原料药当中规模较大的一大类,随着该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已具备了先进的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
按不同用途来划分,在维生素产业链上,人用药、医药食品化妆品用、饲料添加剂的规模比通常为1:2:2,价值比约为2:5:3。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其主要增长点在于营养医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行业。与其他大宗抗生素相比,维生素类的下游体系更加庞大。目前,万吨级产品的投资门槛高,因此该领域已形成寡头式竞争;而属于中小规模的品种则较容易吸引新竞争者进入,从而使该领域发生动荡。
大多数维生素产品的工艺和规格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作为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这些产品大多流向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地区的需求在萎缩,因此,建议国内企业不妨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亚太地区这只值得开发的“潜力股”。数据显示,亚太地区近几年的需求在稳步增长。
出口情况保持良好
回顾2008年维生素类的历程,不难发现以下特点:
一、出口大幅增长,大品种贡献突出
2008年维生素产品总体出口情况良好,从比重和比值来看,均有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出口额,单位销售价格的提高给整个维生素产业出口额带来很大增长。
2008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总量达到157.46千吨,同比上涨11.12%;出口额近2172.78百万美元,同比上涨75.37%。其中,万吨级产品的出口数量约占76%,出口额占总额的62%以上;千吨级产品出口额占总额的35.99%。在出口品种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占有绝对优势,不仅在数量,而且在金额上也占有很大比重。
2008年,中国维生素产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其中,脂溶性维生素仍是主力军,尤其是生物素(维生素H),在2008年表现比较突出,出口额位居第四。
近年来随着医药产业的全球化转移,国际市场制造业的能力越来越弱,由此衍生的采购转移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市场机会。维生素类产品是大宗量产品,其转移采购在未来几年将会越来越多及越来越明显。
二、大宗产品普遍涨价,部分出现波峰和波谷
2008年维生素类原料药的出口交易价普遍上涨,且涨跌幅比较显著。部分品种波动超出预期,如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的价格上涨。而有一些产品在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又跌回低谷,非常不稳定,经不起市场考验,如维生素B12、生物素等,在2008年第四季度快速下滑。相对稳定的产品有维生素D3、维生素K3和维生素B6。
其中,在2007年价格非常高的两只B族产品维生素B2(核黄素)和泛酸钙(维生素B5),2008年市场表现相当差,可谓“一蹶不振”,至今仍没有大的起色。2008年底,维生素B2(80%)的出口价格跌到15美元/kg,该价格是近几年少有的低价。由此也印证了中小品种较容易吸引竞争者加入,其市场竞争也更激烈,没有形成稳定价格的意识。而图2中显示的价格曲线,表明维生素B2和泛酸钙是跌幅最大的两只品种。尤其是维生素B2,目前的供应能力和需求量严重失衡,而新竞争者在短期内并不会完全退出该市场,因此对其2009年表现恐怕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
相比之下,维生素C和维生素A、E是让大家在2008年有更多期待的产品。这几只大系产品经历前几年的低谷之后,如今价格呈现爆发式上涨,在寡头模式的竞争之没有出现大幅下滑情况,至今仍保持较高的价位。
三、民营企业居维生素企业之首
在维生素领域出口额前20家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到近一半。
近年来维生素出口领域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中小民营企业成长比较快。虽然老牌国有企业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却不可忽视民营企业的潜在能力和价值所在。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能够刺激维生素国有企业发挥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该寻找新的机会,积极营造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的健康良好环境。产品单一的企业则应该完善其产业链,或者在某个族类扩大品种范围。
同时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特点是:生产企业的自营出口能力越来越强大。观察前20家出口企业中,几乎没有经营性企业。这多少表明了,生产企业已经增强了规避市场风险的意识,除了向下游延伸产品链的方法之外,自营出口也使得其能更自主地掌控方向,及时制定灵活的经营策略。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