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轨道交通成为区域经济的牵引力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城市铁路贯穿了中关村北京科技园区,沿线还经过了中国科学院和多座院所,如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经过了正在建设的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和规划的商业城等,提高了这些地区的交通服务水平,对这些地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轨道交通还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引动力。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通过研究发现,城市铁路的建设可以改善北京城市北部地区的交通状况,城市铁路采用6辆车编组,最小运行间隔3分钟,每小时单方向运输能力可达2。8万人,从回龙观至西直门、东直门旅行时间约27分钟,这样大的一条运输系统,无疑大大缩短了城市北部地区居民的出行时间,对改善城市北部地区的交通状况作用是极大的。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与设备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促进了北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目前北京北部三大居住区(边缘集团)清河、北苑和望京是为改善市中心居住拥挤状况,疏散人口,改善市民居住条件,近期重点开发建设的地区。这些地区与市中心相距12。18公里,城市铁路的建设运营,缩短了这些地区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使人们愿意到这些地区居住,从而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开发建设速度。
城市铁路贯穿了中关村北京科技园区,沿线还经过了中国科学院和多座院所,如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经过了正在建设的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和规划的商业城等,提高了这些地区的交通服务水平,对这些地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轨道交通还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引动力。
解决大城市交通
从长远看,我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加快建设轨道交通是有利的。
我国668个城市中人口超过100万的(以市区非农业人口为统计口径)特大城市有37个,这些城市的市区人口总数为近1亿,约占全国人口的8%,这些特大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带动作用。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住宅区不断形成新的小区并逐步向城区外发展,这些在不同程度上都带来了诸如中心区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停车场地缺乏等突出的交通和环境问题,恶化了大城市的投资环境,限制了大城市的发展速度。
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和机动车增长的加快,城市道路拥挤的状况仍非常突出,给市民出行带来较大的困难。
最终大城市都选择了以发展轨道交通,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突破口,北京的一线和环线,上海建设了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我国第一条全高架明珠线,广州建设的地铁一号线等,这些线路每天要承担上百万人次的客流量,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快速、安全、准时、污染少、受气候条件影响小的特点,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利用建设轨道交通这种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较好地解决大城市交通供需矛盾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和城市布局结构,应该是促进我国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
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
过分依赖城市道路交通方式,特别是无休止地建设道路、发展小轿车的发展模式,则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的不良发展局面。
这一发展模式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发展始终面临的老问题,由于机动车的过度增长导致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新问题。
尽管各城市政府已经千方百计新建、改建道路、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但也只能在短时间内缓解路面交通的紧张局面,新的道路建设成效总是很快被新增的车辆迅速抵消,甚至产生更严重的交通拥挤和堵塞,特别是大幅度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的程度,直接危害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恶化了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剖析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对比采用不同交通发展模式满足未来交通需求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更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提要:城市铁路贯穿了中关村北京科技园区,沿线还经过了中国科学院和多座院所,如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经过了正在建设的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和规划的商业城等,提高了这些地区的交通服务水平,对这些地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轨道交通还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引动力。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通过研究发现,城市铁路的建设可以改善北京城市北部地区的交通状况,城市铁路采用6辆车编组,最小运行间隔3分钟,每小时单方向运输能力可达2。8万人,从回龙观至西直门、东直门旅行时间约27分钟,这样大的一条运输系统,无疑大大缩短了城市北部地区居民的出行时间,对改善城市北部地区的交通状况作用是极大的。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与设备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促进了北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目前北京北部三大居住区(边缘集团)清河、北苑和望京是为改善市中心居住拥挤状况,疏散人口,改善市民居住条件,近期重点开发建设的地区。这些地区与市中心相距12。18公里,城市铁路的建设运营,缩短了这些地区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使人们愿意到这些地区居住,从而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开发建设速度。
城市铁路贯穿了中关村北京科技园区,沿线还经过了中国科学院和多座院所,如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经过了正在建设的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和规划的商业城等,提高了这些地区的交通服务水平,对这些地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轨道交通还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引动力。
解决大城市交通
从长远看,我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加快建设轨道交通是有利的。
我国668个城市中人口超过100万的(以市区非农业人口为统计口径)特大城市有37个,这些城市的市区人口总数为近1亿,约占全国人口的8%,这些特大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带动作用。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住宅区不断形成新的小区并逐步向城区外发展,这些在不同程度上都带来了诸如中心区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停车场地缺乏等突出的交通和环境问题,恶化了大城市的投资环境,限制了大城市的发展速度。
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和机动车增长的加快,城市道路拥挤的状况仍非常突出,给市民出行带来较大的困难。
最终大城市都选择了以发展轨道交通,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突破口,北京的一线和环线,上海建设了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我国第一条全高架明珠线,广州建设的地铁一号线等,这些线路每天要承担上百万人次的客流量,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快速、安全、准时、污染少、受气候条件影响小的特点,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利用建设轨道交通这种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较好地解决大城市交通供需矛盾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和城市布局结构,应该是促进我国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
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
过分依赖城市道路交通方式,特别是无休止地建设道路、发展小轿车的发展模式,则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的不良发展局面。
这一发展模式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发展始终面临的老问题,由于机动车的过度增长导致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新问题。
尽管各城市政府已经千方百计新建、改建道路、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但也只能在短时间内缓解路面交通的紧张局面,新的道路建设成效总是很快被新增的车辆迅速抵消,甚至产生更严重的交通拥挤和堵塞,特别是大幅度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的程度,直接危害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恶化了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剖析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对比采用不同交通发展模式满足未来交通需求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更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