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一、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看,“十二五”时期,我国纺织工业面临发达国家在产业链高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链低端的双重竞争将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品牌和供应链整合的优势,占据着市场的主动地位。其他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资源、贸易环境等比较优势,纺织工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加速,将与我国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竹炭纺织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动用贸易救济或增加技术贸易壁垒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2009年以来,针对我国的各类贸易摩擦案件频发,未来几年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将是影响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纺织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棉花的对外依存度为30%左右,化学纤维原料乙二醇、对二甲苯、己内酰胺、丙烯腈等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而且受自然气候变化、游资投机炒作和石油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纺织工业平稳运行存在较大风险。
从国内看,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劳动环境和待遇的制约,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纺织工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趋严重,随着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本地就业数量增加,向东部纺织企业输出的劳动力数量逐步减少,东部企业劳动力短缺明显。同时,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对纺织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提出更高要求。
纺织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技术纤维和新型装备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自主品牌建设步伐滞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完善产业价值链形势紧迫;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先进技术推广和技术改造工作有待加强;同质化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区域布局调整和优化的任务繁重;国内棉花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理顺,制约纺织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问题仍然较多。
“十二五”时期,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纺织工业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二、纺织行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修订和完善重点行业准入条件,加强对资源消耗高和污染物排放量大项目的准入管理。引导纺织企业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理性投资,促进转型升级。鼓励纺织工业向中西部转移,发挥纺织工业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完善高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保障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二)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
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中将纺织机械、新型纤维材料及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作为重点予以支持。建立鼓励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产业转移相结合的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高技术产业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等科技专项资金作用,重点支持纺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纺织工业关键技术及其装备领域实现突破。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重点支持纺织产业集群区内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品牌创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制定稳定纺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财税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三)用好金融支持政策
优先支持新型纺织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产业用纺织品、品牌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投融资券等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融资能力。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
(四)改善贸易环境
保持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对稳定,确保及时足额退税。进一步改善进出口管理、通关便利化、外汇管理等贸易环境,加强对重点出口市场的跟踪监测,及时发布进出口数据和监测预警信息。不断丰富和发展外汇市场产品,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更多市场工具。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重点支持企业在国外建立原料基地、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支持与国际品牌持有人及渠道商开展直接合作。支持专业中介机构为企业境外投资和应对贸易摩擦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和法律援助。支持商会、协会和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强化行业标准工作
加强纺织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基本解决标准缺失和滞后问题,提升标准的整体水平。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标准协调配套,加强产业用纺织品与医疗、建筑、交通、水利、农业等下游应用领域相关标准和使用规范的衔接。加大采用国际标准的力度,加快通用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等与国际接轨,支持行业标准化组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扩大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加强标准化技术机构建设,为标准化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完善并提升纺织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质量、认证、检测、培训、信息、展会等公共服务功能。强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检测功能,加快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检测标准和手段,提高现有检测机构的专业水平和认证等级,为提高行业产品质量水平创造条件。
(六)加强纺织原料保障
完善棉花供需宏观调控机制,改进棉花进口配额管理,促进国内外棉价基本接轨。加强棉花、羊毛、麻类等纺织原料的品种改良和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稳定棉花种植面积。鼓励纺织企业向原料种植延伸,促进天然纤维原料的产业化生产。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适度发展乙二醇、己内酰胺、对二甲苯、丙烯腈、人纤木桨等原料项目建设,支持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化学纤维开发及产业化。研究推广木棉等天然木本纤维的种植和应用。
(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纺织行业协会、商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研究、规划和管理咨询服务,组织行业调研,及时反映行业情况、问题和诉求,推广行业先进技术,提升行业创新能力,注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纺织行业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强化对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加强行业协会网络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发布渠道,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加强行业自律,加大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纺织专业展会的国际影响力,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落实规划和产业政策,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一、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看,“十二五”时期,我国纺织工业面临发达国家在产业链高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链低端的双重竞争将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品牌和供应链整合的优势,占据着市场的主动地位。其他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资源、贸易环境等比较优势,纺织工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加速,将与我国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竹炭纺织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动用贸易救济或增加技术贸易壁垒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2009年以来,针对我国的各类贸易摩擦案件频发,未来几年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将是影响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纺织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棉花的对外依存度为30%左右,化学纤维原料乙二醇、对二甲苯、己内酰胺、丙烯腈等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而且受自然气候变化、游资投机炒作和石油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纺织工业平稳运行存在较大风险。
从国内看,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劳动环境和待遇的制约,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纺织工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趋严重,随着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本地就业数量增加,向东部纺织企业输出的劳动力数量逐步减少,东部企业劳动力短缺明显。同时,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对纺织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提出更高要求。
纺织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技术纤维和新型装备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自主品牌建设步伐滞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完善产业价值链形势紧迫;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先进技术推广和技术改造工作有待加强;同质化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区域布局调整和优化的任务繁重;国内棉花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理顺,制约纺织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问题仍然较多。
“十二五”时期,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纺织工业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二、纺织行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修订和完善重点行业准入条件,加强对资源消耗高和污染物排放量大项目的准入管理。引导纺织企业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理性投资,促进转型升级。鼓励纺织工业向中西部转移,发挥纺织工业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完善高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保障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二)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
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中将纺织机械、新型纤维材料及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作为重点予以支持。建立鼓励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产业转移相结合的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高技术产业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等科技专项资金作用,重点支持纺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纺织工业关键技术及其装备领域实现突破。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重点支持纺织产业集群区内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品牌创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制定稳定纺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财税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三)用好金融支持政策
优先支持新型纺织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产业用纺织品、品牌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投融资券等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融资能力。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
(四)改善贸易环境
保持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对稳定,确保及时足额退税。进一步改善进出口管理、通关便利化、外汇管理等贸易环境,加强对重点出口市场的跟踪监测,及时发布进出口数据和监测预警信息。不断丰富和发展外汇市场产品,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更多市场工具。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重点支持企业在国外建立原料基地、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支持与国际品牌持有人及渠道商开展直接合作。支持专业中介机构为企业境外投资和应对贸易摩擦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和法律援助。支持商会、协会和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强化行业标准工作
加强纺织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基本解决标准缺失和滞后问题,提升标准的整体水平。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标准协调配套,加强产业用纺织品与医疗、建筑、交通、水利、农业等下游应用领域相关标准和使用规范的衔接。加大采用国际标准的力度,加快通用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等与国际接轨,支持行业标准化组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扩大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加强标准化技术机构建设,为标准化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完善并提升纺织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质量、认证、检测、培训、信息、展会等公共服务功能。强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检测功能,加快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检测标准和手段,提高现有检测机构的专业水平和认证等级,为提高行业产品质量水平创造条件。
(六)加强纺织原料保障
完善棉花供需宏观调控机制,改进棉花进口配额管理,促进国内外棉价基本接轨。加强棉花、羊毛、麻类等纺织原料的品种改良和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稳定棉花种植面积。鼓励纺织企业向原料种植延伸,促进天然纤维原料的产业化生产。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适度发展乙二醇、己内酰胺、对二甲苯、丙烯腈、人纤木桨等原料项目建设,支持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化学纤维开发及产业化。研究推广木棉等天然木本纤维的种植和应用。
(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纺织行业协会、商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研究、规划和管理咨询服务,组织行业调研,及时反映行业情况、问题和诉求,推广行业先进技术,提升行业创新能力,注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纺织行业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强化对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加强行业协会网络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发布渠道,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加强行业自律,加大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纺织专业展会的国际影响力,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落实规划和产业政策,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