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因素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我国有众多的服装产业集群,集群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异。目前我国多数服装产业集群仍然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多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竞争群体。在这一时期,产业集群肩负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面临的发展课题比较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服装产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1、政府作用
政府在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能够通过行政手段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引导集群和企业向良性方向发展、维护产业安全等等。然而政府的在区域产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行动要领要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可能反而成为阻碍集群发展的障碍。服装产业集群政府在集群发展初期注重招商引资的短期效应,而对集群缺乏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使得集群内部管理缺乏系统性,对如何优化集群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缺乏战略考虑;当产业集群逐步发展成熟以后,政府依然充当地方产业保护伞,对地方经济的过多干预导致区域产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下降,内部的自觉协调机制难以建立和运行的倾向应加以重视和反思,以充分体现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指导和服务作用。政府应鼓励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使区域行业组织成为促进集群发展的骨干力量。
2、专业市场作用
目前,半数以上的服装产业集群依靠当地或毗邻地区专业市场而产生和运行,这种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甚至能够成为一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壮大的主要动因之一。但市场也是双刃剑,长期过分依赖市场交易,往往使企业形成惰性,不愿意、不敢或没有能力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自我封闭,致使企业对外部的信息、知识等获取能力下降。对有形市场的依赖性越强,企业对无形市场的适应性就越差,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甚至整个集群的竞争力下降。另外,过度依赖同一个市场,创新极易传播和被仿制,致使创新效益下降,从而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意愿,导致这个集群的创新能力下降。市场应依照所服务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阶段不断升级创新,增强市场对品牌和企业的“造血功能”。
3、集群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一部分服装产业集群,特别是在自发条件下形成的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不论从规模、生产和管理能力、企业运作模式、主打产品品种等方面来说都十分类似。这些集群借助当地专业市场以及集群规模效应在国内迅速打响知名度,一时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不难发现,很多这样风光一时的集群和专业市场在短暂的辉煌后就开始走向萎靡。根本原因就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条件下,这些集群由于缺乏创新而逐渐丧失了生命力。
由于集群间企业的相似性,往往导致企业与企业间、产品与产品间陷于简单模仿复制怪圈中——通过统一的市场进行同类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不付出创新成本而单纯依靠模仿的企业往往在价格上更具优势,或能够提供市场质量略微低下但价格极为优惠的产品,从而占据了市场销售优势,这种模仿跟进者胜出的结局扰乱了创新秩序,打击了企业的创新动力,使得创新成为一个极为渐进的过程,导致集群知识流缺失、新产品缺失、集群长期被锁定于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环节,直至逐渐丧失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企业引进的植根性问题
“招商引资”往往是一个集群形成初期政府作的最大量工作之一。然而对这些外来资本的服务和这些资本的植根性问题却关注不够。政府的业绩也往往与资金的引进挂钩,而资金的流失却被忽视。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对企业的植根关系重大,一些企业认为转移生产基地往往给企业带来“不安全感”,不能确信将要前往的地区是否能够兑现招商时的优惠承诺、政策是否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当地各类行政和非行政部门是否存在“欺生”现象等等,而制约了优质资产的流入。一些已经流入集群的企业由于入驻后屡遭“刁难”而被迫“出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5、集群内部有机性问题
形成初期的集群,企业之间缺乏关联,企业与企业老死不相往来,有的甚至发生抢客户、挖人才、抄新款、恶意压价等恶性竞争,使得整个集群质量下降、价格下降、信息封闭、创新积极性下降。
很多集群内部中介组织缺失,缺少了中介桥梁,集群中的企业、市场、服务机构等如同一盘散沙,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无法有效地与外界广泛沟通。削弱了集群的规模优势。
6、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目前,多数产业集群已经开始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但多数平台仅仅限于市场建设和网站建设,一些产业集群也建立了检测机构,还有一些开展了对外宣传工作。但作为公共服务,这些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应在适当时期投入建设那些能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如:集中排污、第三方物流系统、融资业务、道路交通完善等,要为企业提供职工的岗位培训、还要对外宣传区域品牌。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性能集群的对公共平台建设不同,各个集群要明确当前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公关服务建设。
7、产业链建设
完整的、长的产业链是可以说是终端产业的减压带、防风林,能够降低成本、增强效率、防范风险;产业链同时也是终端产业的技术支撑力量。单纯发展一个产品品种的生产集群而忽视产业链建设,会由于缺乏基础支撑而增加采购成本、降低产业灵活性和适应性,最终丧失产业竞争力;产业链过短,也会导致产业的创新能力下降、产业价值增值能力下降。
事实证明,配套能力越强的产业集群生命力越顽强。目前,我国的服装产业集群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产业集群建设初期,往往注重强调该集群主打产品生产企业的个数、技术装备、生产能力、专业市场建设和运转状况等,而对产业链的评估力度不够。
我国有众多的服装产业集群,集群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异。目前我国多数服装产业集群仍然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多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竞争群体。在这一时期,产业集群肩负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面临的发展课题比较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服装产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1、政府作用
政府在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能够通过行政手段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引导集群和企业向良性方向发展、维护产业安全等等。然而政府的在区域产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行动要领要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可能反而成为阻碍集群发展的障碍。服装产业集群政府在集群发展初期注重招商引资的短期效应,而对集群缺乏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使得集群内部管理缺乏系统性,对如何优化集群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缺乏战略考虑;当产业集群逐步发展成熟以后,政府依然充当地方产业保护伞,对地方经济的过多干预导致区域产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下降,内部的自觉协调机制难以建立和运行的倾向应加以重视和反思,以充分体现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指导和服务作用。政府应鼓励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使区域行业组织成为促进集群发展的骨干力量。
2、专业市场作用
目前,半数以上的服装产业集群依靠当地或毗邻地区专业市场而产生和运行,这种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甚至能够成为一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壮大的主要动因之一。但市场也是双刃剑,长期过分依赖市场交易,往往使企业形成惰性,不愿意、不敢或没有能力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自我封闭,致使企业对外部的信息、知识等获取能力下降。对有形市场的依赖性越强,企业对无形市场的适应性就越差,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甚至整个集群的竞争力下降。另外,过度依赖同一个市场,创新极易传播和被仿制,致使创新效益下降,从而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意愿,导致这个集群的创新能力下降。市场应依照所服务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阶段不断升级创新,增强市场对品牌和企业的“造血功能”。
3、集群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一部分服装产业集群,特别是在自发条件下形成的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不论从规模、生产和管理能力、企业运作模式、主打产品品种等方面来说都十分类似。这些集群借助当地专业市场以及集群规模效应在国内迅速打响知名度,一时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不难发现,很多这样风光一时的集群和专业市场在短暂的辉煌后就开始走向萎靡。根本原因就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条件下,这些集群由于缺乏创新而逐渐丧失了生命力。
由于集群间企业的相似性,往往导致企业与企业间、产品与产品间陷于简单模仿复制怪圈中——通过统一的市场进行同类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不付出创新成本而单纯依靠模仿的企业往往在价格上更具优势,或能够提供市场质量略微低下但价格极为优惠的产品,从而占据了市场销售优势,这种模仿跟进者胜出的结局扰乱了创新秩序,打击了企业的创新动力,使得创新成为一个极为渐进的过程,导致集群知识流缺失、新产品缺失、集群长期被锁定于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环节,直至逐渐丧失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企业引进的植根性问题
“招商引资”往往是一个集群形成初期政府作的最大量工作之一。然而对这些外来资本的服务和这些资本的植根性问题却关注不够。政府的业绩也往往与资金的引进挂钩,而资金的流失却被忽视。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对企业的植根关系重大,一些企业认为转移生产基地往往给企业带来“不安全感”,不能确信将要前往的地区是否能够兑现招商时的优惠承诺、政策是否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当地各类行政和非行政部门是否存在“欺生”现象等等,而制约了优质资产的流入。一些已经流入集群的企业由于入驻后屡遭“刁难”而被迫“出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5、集群内部有机性问题
形成初期的集群,企业之间缺乏关联,企业与企业老死不相往来,有的甚至发生抢客户、挖人才、抄新款、恶意压价等恶性竞争,使得整个集群质量下降、价格下降、信息封闭、创新积极性下降。
很多集群内部中介组织缺失,缺少了中介桥梁,集群中的企业、市场、服务机构等如同一盘散沙,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无法有效地与外界广泛沟通。削弱了集群的规模优势。
6、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目前,多数产业集群已经开始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但多数平台仅仅限于市场建设和网站建设,一些产业集群也建立了检测机构,还有一些开展了对外宣传工作。但作为公共服务,这些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应在适当时期投入建设那些能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如:集中排污、第三方物流系统、融资业务、道路交通完善等,要为企业提供职工的岗位培训、还要对外宣传区域品牌。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性能集群的对公共平台建设不同,各个集群要明确当前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公关服务建设。
7、产业链建设
完整的、长的产业链是可以说是终端产业的减压带、防风林,能够降低成本、增强效率、防范风险;产业链同时也是终端产业的技术支撑力量。单纯发展一个产品品种的生产集群而忽视产业链建设,会由于缺乏基础支撑而增加采购成本、降低产业灵活性和适应性,最终丧失产业竞争力;产业链过短,也会导致产业的创新能力下降、产业价值增值能力下降。
事实证明,配套能力越强的产业集群生命力越顽强。目前,我国的服装产业集群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产业集群建设初期,往往注重强调该集群主打产品生产企业的个数、技术装备、生产能力、专业市场建设和运转状况等,而对产业链的评估力度不够。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