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机械设备 >  政府在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的履责途径

政府在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的履责途径

Tag:电动汽车  
    内容摘要:通过电动汽车带动国家汽车工业变革,并促进动力电池等产业的快速规模化发展,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此,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支持发展。 

    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与检测认证体系是电动汽车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综合其他行业及国际经验来看,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检测认证体系的建立能够减少相关企业的投资风险,降低电动汽车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成本,规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同时,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也是我国电动汽车及其相关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而作为规范行业、产业有序发展的重要抓手,政府作为最具公信力的重要相关方,担负着组织协调各相关方利益、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使命。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评估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重视下,在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电动汽车的相关标准,初步形成了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但存在技术标准发展程度较低,核心设备的技术标准及标准体系有待完善,不同标准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等问题。这增加了相关企业技术研发以及产业推广的风险,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成本,不利于大规模产业发展。 

    其次,缺乏具有公正性、权威性的国内检测体系。我国在电动汽车检测试验方面,技术发展较国际先进水平相对滞后,检测技术有待提高,检测机构权威性不足。如我国车用电池技术相对先进,但在对大功率动力蓄电池检测等方面,国内在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方面均较为落后;在电池寿命检测方法方面国内也缺乏相关的研究和标准。此外,还应加强基础设施检测的研究工作,尽快制定相关基础设施及其设备标准和检测标准。 

    为此,建议国家实施电动汽车标准化战略。促进我国汽车工业标准化工作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制定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标准转变,从制定单一标准向建立标准的结构、质量、速度和效益统一发展的标准化体系转变,从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向中国标准的国际化转变。重点研究制定电动汽车安全、能耗、排放试验评价方法及限值标准;动力电池系统、动力总成系统、电控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评价标准;各类充电设施、设备的设计规范,及其安全、能耗、电磁兼容等相关技术标准。积极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高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地位。 

    实施财政补贴政策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但由于缺少各类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规划,使得政策变动较大,对各类型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不足,覆盖面较小。由于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快,10年走过了日美欧等国20多年的发展道路,政策支持体系调整落后于产业发展。国内企业是2007年底以来才逐步具备电动汽车上市销售的能力,时间短、规模小,政策还没有从重点支持研发调整到研发与产业培育并重上来。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有关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但存在缺少相应的运行机制来实现政策目标这一问题,因此严重降低了政策的效果。例如《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仅惠及20个试点城市,而私人用车补贴仅仅适用于6个城市。这样的政策都带有一定的不明确性,由此制约了汽车产商发展的信心,难以制定企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作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益外部性特征明显,在产业发展初期,综合国外发展经验和其他行业发展经验,建议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和补贴力度,提高财政补贴政策的可操作性,扩大财政补贴范围,支持电动汽车发展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电动汽车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具有明显的高科技及节能环保特征,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产业带动效益明显。但当前盈利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为扶持产业发展,通过相关上下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培育未来新的税收增长点,国家可以考虑综合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电动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同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也可作为引导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政策信号,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或资源向电动汽车领域积聚。 

    而目前,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我国税收政策对鼓励电动汽车来说支持力度不大。 

    针对电动汽车产业实际,可以考虑在电池、整车制造、基础设施关键设备、充换电设施运管、用户购置等方面实施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方面的税收扶持政策。对于电网等提供充换电服务的企业,还可以考虑在电动汽车供电方面给予增值税优惠。 

    实施金融信贷扶持政策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体系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投融资体系在产业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层面应在金融信贷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具体来说可结合我国汽车工业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际在以下方面进行扶持。 

    (1)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政府投融资行为应从行政审批为主的项目管制向间接金融市场调控转变。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投融资方面的主导性职能,并不是自己参与投资和审批多少项目,而是政府能否为经济体系中的投融资双方提供良好的、高效的融资环境。所以在限制各级政府直接投资汽车业的同时,应该降低进出汽车业的行政壁垒,允许民间资本涉入汽车业,鼓励企业自由竞争并实现兼并、重组。 

    (2)对有技术优势企业提供贷款优惠政策。在“十二五”期间,在宏观调控大局下,适当降低电动汽车项目的贷款标准,提供低息贷款或贴息贷款,保障企业贷款融资。 

    中央或地方政府责承专门机构定期了解企业电动汽车项目的推广情况,对长期停滞的电动汽车项目取消贷款优惠。贷款优惠政策首先应明确关键技术目录,对申请电动汽车项目贷款优惠的企业进行技术审查。此外,还应支持技术性企业的电动汽车研究幵发工作,并向其提供优惠的中长期贷款。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贷款对象的范围进行确定,明确贷款限额,还款期限不宜过短,但需设置最长还款期限。 

    实施政府采购政策 

    各国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为了履行政府职能,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等,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使用国家公共性资金获取所需的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称为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政策具有资金公共性、主体特定性、非盈利性、采购对象广泛性、政策性、规范性、公幵性等特征,政府采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小企业、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重要财政支出手段。电动汽车外部性特征显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亟需通过政府采购,引导并促进形成用户规模,推动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逐渐完善。政府的电动汽车需求对产业的初始推广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从而降低成本并逐步引导市场需求向电动汽车转变。对电动汽车实施政府采购可实现调节社会经济总量、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作用。 

    调节社会经济总量。作为财政支出政策的一个重要形式,政府采购政策业已成为政府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对经济总量的调整主要是通过采购产品的数量规模、产品结构、采购政策导向等方法实现的。对电动汽车实施政府采购,引导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将带来显著的经济增加值。 

    调节社会经济结构。通过调整采购产品引导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是政府采购政策的重要特征。发展电动汽车是我国大而不强的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电动汽车带动国家汽车工业变革,并促进动力电池等产业的快速规模化发展,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此,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支持发展。 

    促进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通常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政府釆购的具体政策,来实现对经济社会管理的特殊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汽车工业而言,抓住发展电动汽车的重大历史机遇,意味着大幅提升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核心竞争力,是实现汽车工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电动汽车实施政府采购可根据车型用途以及所有者主体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具体来所,对于以乘用车为主体的政府公务用车,可采用强制性按比例采购规定执行,即规定政府机关采购公务用车时必须配额采购一定数量的电动汽车。对于市政环卫等特种车辆可直接使用强制性政府采购规定;对于公共交通用车,包括公交汽车、出租车等可采取相对灵活的政府采购政策,既可以根据财政资金情况采取灵活的按比例采购等方式,也可以在具体采购环节增加一定的政府采购补贴等方式进行。对于物流等特有用车也可采取补贴形式,采用的方法可以包括数量控制、比例控制、范围控制和技术标准控制等。 

    实施科研投入与人力资源支持政策 

    政府科研投入对国家的科技发展起着引导和调控作用。对于电动汽车这样一个技术依赖性较强的产业来说,技术投入对产业发展来说举足轻重。自2001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投入,取得了极为积极的成果。为了适应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对技术的强烈需求,政府对此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将电动汽车产业相关技术,特别是基础性、战略性核心技术,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渠道予以重点支持,发挥国家科研综合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之间的资源互补优势,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避免各自为战、降低整体竞争力)。目前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关键零配件、整车技术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还有较大发展进步的空间。 

    在人力资源支持方面,政府应发挥引导引领作用,结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高等教育规划的落实,以国家专项工程为依托,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人才。加强电化学、新材料、汽车电子、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管理人才。围绕电动汽车产业上下游生产、服务等领域,通过广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引导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同时,结合国家有关人才引进计划,鼓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从国外引进专业人才。 

    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强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激励原创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改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的评价使用制度,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办法,加大对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