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态势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农产品是世界贸易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形势下,各国对农业和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尤为重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越来越高。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从2002年的102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040.6亿美元(见图1),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3.5%。而201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速大幅下滑,据统计,2013年我国进口农产品额为1100亿美元,同比仅增长5.7%,与2012年20.7%增速相比相差了15个百分点。具体分析来看:
图1:2002年-201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走势
一、商品集中度总体有所下降,但黄大豆进口规模进一步提高
从进口额角度,2013年我国进口最多的前十种商品的累计进口661.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60.1%,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3.7个百分点,主要进口商品的集中度有所下降。其中,黄大豆以379.8亿美元进口额依然高居榜首,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34.5%,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未梳棉花以84.4亿美元进口额位居第二位,与去年同期进口额相比下降了28.5%,占比也从2012年的11.3%下降到7.7%。其他商品中进口额增长较快的商品是粉状、粒状或其他固状乳及奶油,含脂量>1.5%,未加糖或其他甜物质,其进口额为26.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3%,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4%,比去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2013年我国进口额排名前十位的商品
|
|||||
商品编码
|
商品名称
|
2013年
|
2012年占比
|
||
进口额(亿美元)
|
同比增速
|
占比
|
|||
12019010
|
黄大豆,种用除外
|
379.8
|
8.6%
|
34.5%
|
33.6%
|
52010000
|
未梳的棉花
|
84.4
|
-28.5%
|
7.7%
|
11.3%
|
15119010
|
棕榈液油(熔点19℃-24℃)
|
39.8
|
-26.2%
|
3.6%
|
5.2%
|
41015019
|
其他>16kg的整张牛皮
|
27.2
|
22.8%
|
2.5%
|
2.1%
|
4022100
|
粉状、粒状或其他固状乳及奶油,含脂量>1.5%,未加糖或其他甜物质
|
26.1
|
93%
|
2.4%
|
1.3%
|
51011100
|
未梳含脂剪羊毛
|
24.9
|
3.7%
|
2.3%
|
2.3%
|
12051090
|
其他低芥子酸油菜子
|
24.2
|
23.7%
|
2.2%
|
1.9%
|
17011400
|
其他甘蔗糖, 未加香料或着色剂
|
18.7
|
-7.6%
|
1.7%
|
1.9%
|
15141100
|
初榨的低芥子酸菜子油
|
18.5
|
27.9%
|
1.7%
|
1.4%
|
7141020
|
木薯干
|
18.2
|
2.7%
|
1.7%
|
1.7%
|
从进口量的角度,2013年我国进口最多的商品也是黄大豆,其进口量为6335.7万吨,同比增长了8.6%,与进口额增速相一致,说明其进口价格状态平稳。进口量最多的前十种商品中增速较快的商品为酿造及蒸馏过程中的糟粕及残渣、其他小麦及混合麦(种用除外)、其他低芥子酸油菜子和其他甘蔗糖,未加香料或着色剂,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68%、57.8%、24.9%和22.8%;进口量减少的商品为玉米(种用除外)和未梳的棉花,同比分别减少了37.3%和19.2%。
表2:2013年我国进口量排名前十位的商品
|
|||
进口量(万吨)
|
同比(%)
|
||
12019010
|
黄大豆,种用除外
|
6,337.5
|
8.6
|
7141020
|
木薯干
|
723.6
|
4.0
|
15119010
|
棕榈液油(熔点19℃-24℃)
|
476.4
|
-7.9
|
10019900
|
其他小麦及混合麦,种用除外
|
424.9
|
57.8
|
17011400
|
其他甘蔗糖, 未加香料或着色剂
|
420.4
|
22.8
|
52010000
|
未梳的棉花
|
414.8
|
-19.2
|
23033000
|
酿造及蒸馏过程中的糟粕及残渣
|
400.2
|
68.0
|
12051090
|
其他低芥子酸油菜子
|
364.8
|
24.9
|
10059000
|
玉米,种用除外
|
326.4
|
-37.3
|
10039000
|
其他大麦
|
233.5
|
-7.6
|
二、山东省保持农产品进口的较快增长,北京则出现了大幅下滑
201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其进口总额达到了711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64.6%,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其中,山东省以21.6%的增速仍位居首位,进口额达到了233.5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1.2%,与去年相比占比提高了2.8个百分点;广东省超越北京位列第二位,进口额为137.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而北京进口额出现了大幅下滑,其进口额为135.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2.4%,与去年全年57.4%的增速相差甚远。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20年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行情动态及前景预测报告》
表3:2012年和201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主要省份情况对比
|
|||||||
2013年
|
2012年
|
||||||
省份
|
进口额(亿美元)
|
同比
|
占比
|
省份
|
进口额(亿美元)
|
同比
|
占比
|
山东
|
233.5
|
21.6%
|
21.2%
|
山东
|
192.1
|
21.6%
|
18.5%
|
广东
|
137.4
|
5%
|
12.5%
|
北京
|
174.3
|
54.7%
|
16.7%
|
北京
|
135.2
|
-22.4%
|
12.3%
|
广东
|
130.8
|
16.%
|
12.6%
|
江苏
|
104.4
|
-4.1%
|
9.5%
|
江苏
|
108.9
|
2.2%
|
10.5%
|
上海
|
100.5
|
8.4%
|
9.1%
|
上海
|
92.7
|
6.%
|
8.9%
|
合计
|
711.0
|
1.8%
|
64.6%
|
合计
|
698.8
|
21%
|
67.2%
|
三、美国仍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第一大国,与第二位巴西的差距在缩小
201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的主要贸易伙伴与2012年完全一致,美国以253.5亿美元的进口额继续保持着我国农产品进口第一大来源国的地位,但其进口增速出现2009年后首次负增长,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列也从2012年的26.3%下降到23%;相反,2013年我国自巴西农产品的进口保持了20%的较快增长,实现进口额225亿美元,与美国的差距缩小至28.5亿美元,同比缩小了67.1%。
图2:我国农产品进口前十位国家占比变化情况
四、一般贸易进口主导优势进一步扩大
2013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农产品917.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83.4%,提高了1.8个百分点,进口主导优势进一步扩大。相反,加工贸易和特殊监管区域的农产品进口比例出现下滑。其中,以加工贸易进口农产品62.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5%,占比也从6.4%下滑至5.7%;特殊监管区域进口农产品112.3亿美元,同比减少了5%,占比为10.2%,与去年相比下滑了1.2个百分点。
五、民营企业进口快速增长,占比大幅提升
2013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口农产品50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2%,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45.7%,与去年相比提升了近6个百分点。其中,以私营企业占比最多,其进口达到了468.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7%。而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农产品进口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国有企业进口农产品247.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5%;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农产品349.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0.8%。
综合来看,“内忧外患”是造成我国农产品进口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内忧”来自于我国对主要农产品需求的减少,尤其是受禽流感对养殖业的冲击影响,我国对玉米等饲料料农产品需求有所下滑。“外患”一方面来自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行,此外,转基因食品问题也对我国农产品的进口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可见,价格和需求的变化影响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因素,而政策导向和商品品质也对农产品的进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耕地面积的减少让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农产品国内需求增长强劲、国内农业发展缓慢和国内外价差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坚持科技兴农,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和重点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品质;同时,要灵活运用市场平衡机制,从政策层面加以扶持,缩小国内外农产品的价格差距。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发挥利用进口调节农产品余缺的重要作用。
四、一般贸易进口主导优势进一步扩大
2013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农产品917.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83.4%,提高了1.8个百分点,进口主导优势进一步扩大。相反,加工贸易和特殊监管区域的农产品进口比例出现下滑。其中,以加工贸易进口农产品62.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5%,占比也从6.4%下滑至5.7%;特殊监管区域进口农产品112.3亿美元,同比减少了5%,占比为10.2%,与去年相比下滑了1.2个百分点。
五、民营企业进口快速增长,占比大幅提升
2013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口农产品50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2%,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45.7%,与去年相比提升了近6个百分点。其中,以私营企业占比最多,其进口达到了468.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7%。而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农产品进口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国有企业进口农产品247.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5%;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农产品349.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0.8%。
综合来看,“内忧外患”是造成我国农产品进口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内忧”来自于我国对主要农产品需求的减少,尤其是受禽流感对养殖业的冲击影响,我国对玉米等饲料料农产品需求有所下滑。“外患”一方面来自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行,此外,转基因食品问题也对我国农产品的进口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可见,价格和需求的变化影响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因素,而政策导向和商品品质也对农产品的进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耕地面积的减少让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农产品国内需求增长强劲、国内农业发展缓慢和国内外价差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坚持科技兴农,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和重点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品质;同时,要灵活运用市场平衡机制,从政策层面加以扶持,缩小国内外农产品的价格差距。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发挥利用进口调节农产品余缺的重要作用。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