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旅游商贸 >  2012年中国地区贸易格局变化背后的原因

2012年中国地区贸易格局变化背后的原因

Tag:贸易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中国贸易结构孕育大的调整。以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投资开始把眼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 201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地区贸易中,中西部地区的份额开始快速增长。

    1. 一个国家的地区贸易结构,一方面和该国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分工和发展水平相关;另一方面,也和该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相关。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的重心主要在东北和内部省份。当时,为了国防的需要,大部分的工业都布局在这些地区。同时,当时的对外贸易主要以出口初级产品,进口机器设备为主,也主要来自这些地区。主要的贸易伙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尤其大力引进外资,和亚洲四小龙相临近的沿海地区成为新兴发展地区。这些地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份额也大幅度上升。 

    2. 从地区结构上看,我国贸易格局充分体现了对外开放的过程和沿革。我国的开放是从沿海地区,尤其以广东和福建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开始的,随后逐渐向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延伸。这样,地区贸易格局也经历了如下的演变过程: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煤炭贸易行业市场运行情况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第一,1980年代中期,随着沿海大循环战略的推动,以四个经济特区,尤其是深圳经济特区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扩展的火车头。这个时期,我国充分利用了1985年广场协定之后,亚洲经济体货币升值而来的产业转移机遇,适时大力引进亚洲四小龙,尤其是香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融入到亚洲的经济体系之中。 第二,1990年代,长三角地区的崛起。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上海浦东大开发的启动和带动作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我国和新加坡、韩国关系的正常化,同时,海峡两岸的交流增加,长三角地区的活力开始迸发。这一地区成为新的投资和贸易热土。 第三,2004、2005年,到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中国地区贸易格局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贸易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良好的投资环境,开放的市场,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得中国成为国际投资的默认选择。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范围之内的初级原材料大涨价,使得珠三角、长三角拉动的中国贸易快速扩张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的原材料以及劳动力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经济扩张的需要,对于国际原材料以及能源的依赖意味着中国制造的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招工难首次在沿海地区出现。 

    图3 1995-2012年中西部地区与长珠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 出口份额变化

 

    资料来源:CEIC数据库。注:中西部地区按左坐标轴。 

    中国贸易结构孕育大的调整。以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投资开始把眼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 201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地区贸易中,中西部地区的份额开始快速增长。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我国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引起。由于劳动成本上升,土地资源枯竭,以及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不仅新增投资,而且一部分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出口生产能力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图4 1995-2012年中西部地区与长珠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 进口份额变化

    资料来源:CEIC数据库。注:长珠地区按左坐标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