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折页机发展的新趋势
在书册印刷生产中,印刷后的印张大部分不是成品,还需要装订成册。而书刊装订的第一步就是要将印张按一定的规矩进行折页。按照目前的印后加工工艺,折页设备是印后装订的主要设备,与无线胶订设备相比其数量要大得多。一般印后加工生产中,1台胶订单机通常要配2台折页机,1条胶订生产线通常要配4台折页机,如果按全国有400多条胶订生产线、上千台胶订单机计算,再加上不需进行订联的单张折页产品,我国对各类折页机的需求量是可以预见的。特别是今天,在折页机需求量增长的同时,印后加工行业对折页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今后几年,印后市场由于多样化折叠形式印刷品需求的增多,折页产品中商业印刷品的增加及人工费用成本的提高等,竞争会更加激烈,竞争的焦点是折页设备的多样化、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的高低及设备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技术发展机械化、自动化
我国今天的印后装订加工业已基本告别延续了近30年的笨重落后的手工折页,取而代之的折页设备遍及全国各种类型的书刊印装厂,书刊本册印后装订的折页成帖工序基本采用机器完成,部分地区已全部进入机械化生产的新阶段。我国折页机制造工业也已逐渐成熟,并正在向多样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这是印后设备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折页机技术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先是引进了原东德的少量栅栏式折页机,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开始制造ZY101、ZY102、ZY104全开刀式折页机、对开刀式折页机,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对开栅刀混合式折页机、全栅栏对开折页机及各种不同型号的折页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国内书刊印装企业所拥有的不同型号的折页机已上万台,成为全球折页机使用大国。
进口折页设备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后大批引进的德国斯塔尔公司的对开栅刀混合式折页机,当时这种型号很适合我国国情,且操作方便易于掌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使用的斯塔尔折页机的数量已有千台,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进口折页设备。近年由于我国折页机制造工业不断发展,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且在产量和质量上已具备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能力,特别是折书刊本册书帖的折页机还畅销国外并受到国外客户好评,有些产品已达到国际水平。因此,引进折页设备比例逐年下降。
面对印刷业不断发展,印后加工技术的多样化、页张折叠式样的复杂化和商业印刷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我国出版周期缩短、加工速度要求提高、工艺变化增加的新形势,对折页机的生产速度、加工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变化与发展趋势应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发展方向自动化、智能化、功能化
从近几次国际性印刷展会上不难看出有关折页技术发展的新信息和新形势,其重点表现在折页机的多样化、自动化和高速度、多功能方面。折页机的折叠形式已不只是停留在折叠书刊的书帖,而是追求更多地满足商业印刷品折叠形式的多样化要求,如折叠文件、广告、直邮商函、产品说明书、年历、宣传册等,且在折页的同时进行点粘,直接折出成品;折叠、模切一体化,折出的书帖自动穿入塑料线、成册无须订联;折页次数增加,一次可折叠10折以上。还有一方面的变化不可忽视,即文件装订机,如自动折、粘、切联动机,自动折、订(可进行骑马订和平订)切联动机,自动配、订、折、切联动机,自动配、粘、折、切联动机等,这些加工文件的小型联动机不但适用于一般的印刷页张折页,还适用于数字印刷页张的加工,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折页加工设备。
1.传统书刊折页机平稳发展
目前,传统折页机主要以四开三刀(四栅栏/三刀)、两栅栏两刀和两栅栏三刀式为主,是书刊印刷企业印后加工的主力设备,现在市场上供应的折页设备基本都能满足书刊印后装订的要求。其发展趋势呈现几大特点:折页方式向环抱式全栅栏发展;机械刀向电子刀技术过渡,以提高折页精度和稳定性;控制系统采用伺服系统,工作参数通过触摸屏自动设置;最后一折增加或改进破口刀,减少铣背、拉槽深度,甚至无须铣背、拉槽,从根本上改变书背形态。
2.多功能折页机
(1)微型多折折页机
微型多折折页机采用了智能化伺服系统,折页形式为栅栏式或栅刀混合式,最小折页幅面为18mm×18mm,专为折叠微小幅面产品,如彩票类、小包装内装说明书类、微小经折册子及各式各样小型广告等产品,还可一次成型进行信封直邮类的折叠加工,每折上设有点胶进行局部粘联。为了折后不散页和平服易包装,还可将书帖散口边用胶水自动封粘固定。采用这种折页机可以完全替代我国目前折叠微小包装说明书采用的大量手工操作,实现特殊折页自动化。目前我国这类折页机只引进了几台。
(2)多功能自动折页机
多功能折页机是一种全自动、智能化,集折页、订书(铁丝订)、粘胶、模切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折页机。其应用范围广,可折叠平行式、包心式、经折式(风琴式),还可折叠地图(混合式)、大小幅面的梯式广告等,并可用胶粘方法进行成帖粘联和骑订成册;最大输纸规格为2050mm×1620mm。栅栏组合最多达16组(上8个、下8个),一次折叠16折,如加翻转还可进行混合折或更多折。涂胶部分可选用冷胶和热胶。这类折页机的另一特点是,折页速度快、精度高,采取模块化组合,可根据需要加装模切、卷筒纸供纸等机构,也可减掉不需要的装置,是目前折页机中功能最多、使用最方便的一种折页设备。
(3)组合式对开混合折页机
组合式对开混合式高速折页机(最小幅面600mm×800mm、最大幅面700mm×1000mm)是一种装有智能化伺服系统的自动联接、自动换刀装置的4栅栏3折刀混合式折页机;输纸部分可根据需要选用平台自动式或环抱式结构,适合折叠32g/m2以上纸张,薄纸、厚纸更换无须减速。这种折页机的最后一折采用可移动式装置,即折数少时可推开不用,如需装塑料线烫订装置,可随时更换,与折页机连接进行书帖的塑料线烫订加工。其折叠精确度高、速度快、使用方便,非常适用书刊页张折叠。
(4)塑料线烫订折页机
塑料线烫订折页机是在折页机尾部最后一折加装塑料线烫订装置(可移动),在书帖最后一折的折缝上,由烫头将一种特制塑料线从书帖折缝由内向外穿出,并按规定长度将线剪断,形成塑料线订锔(如骑马订反订式样),线的订脚一端被烫头烫粘在书帖的外折缝上,另一订脚露在折缝外面;露出的订脚经配帖后涂背胶与其他各帖粘联,达到将书册牢固粘结的效果。塑料线烫订工艺的优势在于可替代锁线订加工精装书和平装书,也可代替铁丝平订和无线胶黏订,且粘联质量可靠,书背平整服贴,是一种非常值得信赖和推广的工艺。
塑料线烫订的线订锔数量可根据书刊长度自动确定,书刊长度小订锔数量就少。订锔长度一般为13mm,间距28mm。
在折页机上安装塑料线烫订装置并不是全新的技术,我国早在1976年引进的原东德的折页机上就采用了这一技术,但由于当时材料(线)缺乏等原因,并没能使用,更谈不上普及。现在国内使用这种设备的条件(材料与技术)已逐渐成熟,如果用于折精装书帖、平装书帖等的折页机选用这种工艺设备,锁线环节有被淘汰的可能;也因此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出书速度、缩短周期。相信这一代表折页机制造业发展方向的技术不久会得以实现与普及。
(5)粘、折、切文件加工机
粘、折、切文件加工机是一种适合数码印刷产品的装订设备,主要工作过程是将数码印刷好的页张(一般适用于一折页)中间逐张涂布胶黏剂后,自动折叠并粘联成骑马订形式的本册,然后自动切去前口毛边得到所需规格文件,实现了书页的粘、折、切加工自动化;如在该机前加上立式配页机,即可成为配、粘、折、切联动线,适合于各种印刷页张。
(6)配、订、折、切文件自动加工联动机
配、订、折、切文件自动加工联动机采用立式层叠式配页机(帖数可自由选择),将页张通过吸嘴或传纸滚筒配成册后送入集帖台,再进入铁丝订(平订、骑马订均可)工位将成册的文件订联,然后自动进入三面(或一面)刀裁切成册。这种设备适用于数码印刷页张和一般印刷页张,并可根据需要将配页机与后面的订、切机分开使用,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文件加工自动联动线。
以上几种新型折页机(加工联动机)代表了目前折页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较高水平,同时也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目前折页机正在向更适应商业印刷品的多样化需要上转化,为折页机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为折页机的制造与使用增添了多样化的色彩,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发展趋势。
我国折页机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一些产品还出口国外受到用户好评,并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如上海紫宏、北京胜利伟业、湖南新邵、北人力顺等,但国产折页设备普遍存在种类较单一、多样化和智能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大部分还是停留在折书刊书帖功能上。现在除出版物外,需折页的印刷品还有很多商业印刷品,如广告、说明书(含各种幅面)、地图、直邮商函等,批次多、用户多,市场大,我们必须放开眼界,向新的品种进军。印后发展形势要求折页设备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适合我国印后发展需要。
最近,德国斯塔尔和MBO折页机都已开始在国内组装生产,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因为这两家公司的产品都是国际知名品牌,精度高、质量稳定可靠、技术先进,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之处,以弥补我们的不足,使我国折页机制造水平得以尽快提高,早日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