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稳定、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重视,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朝着更加规范化的轨道发展。
改革开放 30 年正式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30 年。20 世纪 80 年代“文化产业”的概念从东亚传入中国。1985 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这事实上确认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产业”性质。1991 年,国务院批转的《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 年,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是现有资料中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2000 年 10 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次把“文化产业”写入中央文件。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产业”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只讲文化事业,现在我们讲文化建设,既包括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又包括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如果说文化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那么文化产业就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006 年 9 月 13 日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态和业态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标志着国家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文化创新的高度进行了整体布局。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中小企业是主力军,从事创意产业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较大。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文化创意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从城市发展层面来看,北京、上海是中国创意产业的先锋。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5%,到 2010 年,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 12%以上。上海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一直坚持“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的理念,《上海 2004-2010 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创意产业。按照上海“十一五”规划,到 2010 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将占到全市 GDP的 10%以上。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等六个城市是第二集团军。深圳市 2004年推出的《深圳市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的目标,重点发展创意设计相关产业,包括动漫、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印刷、服装设计等产业。广州市将软件和动漫产业列为“十一五”期间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并出台了一系列专门政策扶持网游动漫产业的发展。重庆、青岛、长沙、苏州等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纷纷依托各自人才、区位及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较之于国家政策,由于各个城市和地域制定的产业政策是根据自身创意资源和产业基础量身打造,所以更具有特色性和实用性。尽管各地的政策特色和具体条款各不相同,但从政策体系的构建来看,大多秉承着相同的思路,即通过知道特色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企业集聚,激发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设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为中小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供非营利的创意企业贷款,支持中小企业顺利进行创意研发和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扶持具备区域特色的创意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做大作强。
但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受一些瓶颈问题的制约。在宏观环境层面,体制性障碍导致政府角色错位。具体表现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还没有完全从办文化的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行业指导和管理比较薄弱,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现象严重;管理客体局限在政府兴办的文化产业领域,对社会其他领域的文化产业缺乏监管;管理内容上侧重于“微观管理”,对文化产业缺乏及时有效的管理引导和支持投入;管理手段上主要依靠强大的行政手段,法律、金融和财税手段很少运用或运用得不充分。
在微观发展层面,市场结构不完善导致产业链不完整。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刚刚起步,产业模式不完整,没有形成有序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集群性、发散性发展。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聚集区建设初具规模,但特色还不明显。为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稳定、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重视,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朝着更加规范化的轨道发展。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