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能源矿产 >  2013年我国电力行业风险和问题

2013年我国电力行业风险和问题

Tag:电力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一、新能源发展遇到瓶颈,相关改革配套措施没有到位 

    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利好政策,在刺激新能源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首先,发展太快,市场过剩。2008年新能源发展刚刚起步时,由于数量少,政策支持力度大,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黄金期”,从2012年开始,新能源发电市场已经饱和甚至过剩,比较典型的如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在经过快速扩张后,造成较为严重的低端同质化竞争后果,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另外,受制因素多,效益未达预期。例如水电受移民、环保因素影响造价暴涨;核电安全性受质疑,难获资质,发展受阻;太阳能热发电核心技术未成熟,发电成本高昂等。其次,相关制度措施没有到位。新能源发展缺乏通盘考虑和整体规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电力信息化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二、电网建设滞后,在用电高峰期加剧了电力供需矛盾 

    目前,我国煤电运紧张矛盾依然存在,西南水电、内蒙古和西北电力外送“瓶颈”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电力需求依然很大。由于历史上长期“重发轻供不管用”,在用电高峰时节,由于配电网建设滞后导致的“电荒”问题日积月累。我国能源开发重心西移北移、负荷中心在东中部地区的基本格局长期不会改变,能源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优化配置是历史必然。国家发改委2013年6月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的意见》指出,在售电侧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形成独立的输配电价机制,形成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做好大用户直供试点,开展电力用户与发、输、售电企业直接交易。支持电力富余特别是夏季水电可能大量弃水的地区先行尝试。 

    三、发电企业经营效益不稳定,电价形成机制亟待理顺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深化电煤市场改革的指导意见,自2013年元旦起我国电煤价格并轨,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自主衔接签订合同,自主协商确定价格,同时实行煤电联动。国家对重点合同煤实行政府指导价,本是从稳定煤炭价格、降低发电企业负担的目的出发。但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兑现率低、兑现质量差和中间环节收费,部分省份自行实行的“煤电互保”政策,等问题,反而导致电厂经营亏损,取消双轨制的呼声因此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