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日本丰田汽车产业集群深度剖析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在全球范围内,丰田早在2003年已取代福特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商。现在丰田营运利润率为8%,这让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制造商汗颜。丰田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由于集群能产生集聚效应,能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因而促成了丰田公司今日的辉煌。推动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1、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
日本的丰田城是世界著名的汽车产业集群之一,它采用的是轴轮式发展模式。丰田汽车公司是轴心企业,大量中小企业作为轴心企业的供应商聚集在它周围。由于轴心企业处于集群網络的关键节点,能够对相关企业及整个集群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认识,必须从认识丰田汽车公司开始。
丰田汽车公司自1937年开始生产汽车以来,一切从头开始,白手起家,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跻身于最知名的大企业行列。翻开丰田的创业史,我们不难看出,在其成长和发展道路上充满艰难和曲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技术水平低下,国内大规模劳资纠纷、石油危机、日圆大幅升值、日美贸易摩擦不断等,无一不对公司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和冲击。但是,公司凭着它独特的经营战略、管理方式;销售手段,凭着其高超的企业领导艺术、企业文化建设,终于使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规模汽车生产厂壮大为日本最大汽车生产集团。
在丰田汽车公司的成长壮大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核心能力:创造可共享的商业理念,选择合适的伙伴,开拓市场,倡导信任和合作精神。这种核心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吸引中小企业向其靠拢,与其合作。并且丰田汽车公司所倡导的理念、文化也得以在中小企业中贯彻实行,从而在企业间易建立一种共同体关系,大大推动了集群的发展。
2、本地化网络联系
丰田汽车产业本地化联系包括两个层面联系:一是组织联系;二是地域联系。丰田汽车产业组织联系主要是围绕独特的下承包制展开的。
下承包制就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垂直型分工为依托建立起带有组织因素的非经典交易联系。它的基本形式是等级机构,可形象地比喻成金字塔形。大企业处在塔顶,用零散的中小企业为底,依企业规模和经营能力分成若干等级层次,层次之间的企业关系是承包关系。比如,在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内部,丰田公司处在塔顶,下面有168家一次下承包企业,4700家二次下承包企业,31600家三次下承包企业,而四次以下的则无法统计。通过这种层层的承包关系,丰田公司与有承包关系的中小企业形成了一种纵式的企业系列,系列中大企业丰田汽车公司与下承包企业间不仅仅是单纯的合同关系,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下承包企业有支配权。在下承包制下,企业之间这种不平等的等级结构关系能否长期存在?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以等级结构为基本形式的下承包制对大、小企业来说是一种双赢的组织形式,它们均可从中获得诸如减少信息需求量,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分担市场风险的好处。
围绕这种下承包制,企业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既有贸易关系,又有非贸易关系;既进行正式交流,又进行非正式交流,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企业网络。
企业间存在竞争关系。在下承包制中,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使他们之间无法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因此企业间竞争主要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层竞争。丰田公司作为丰田汽车产业的轴心公司,虽不与下承包企业发生竞争关系,但它会与日本大型汽车公司如本田、日产进行激烈竞争,这时丰田公司通常将他们之间的竞争会传递给中小下承包企业。由于丰田公司处在下承包制的塔顶,它在价格确定、质量标准、数量要求上具有明显的主动权。而丰田公司的出发点是本企业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谁符合它的要求,谁就能成为它的下承包企业。因而通过这种竞争传递,把大企业间的竞争部分地转化为中小企业竞争。中小企业竞争主要围绕着争取大企业的定货而集中在产品质量、交货时间、价格三方面进行的。但需明确的是,他们之间竞争并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通过各种手段损害竞争对手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在企业之间是有一套竞争规则的,这些规则是由地方文化形成的,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任何采用机会主义行为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企业间都是积极的通过设备改良,技术创新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质量、价格等方面的优势而展开竞争。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汽车模具行业市场监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企业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指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依赖关系。一方面,由于有了下承包关系,丰田公司只负责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汽车的最后组装,那些与零部件有关的专门设备公司根本不会拥有。因此,下承包企业生产是丰田公司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丰田公司对下承包企业有很强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丰田公司基于对下承包关系的需要,通常会对下承包企业给予人事参与、技术指导、资金投入以及经营等方面的帮助来提高下承包企业的依赖性。另一个层次是指中小企业之间的依赖关系。随着丰田公司对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一级下承包企业开始向其他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业务分包,从而形成了多级下承包企业。这种层层承包关系,使中小企业依赖不断加强。此外,丰田公司创建的及时生产方式,客观上要求众多下承包企业进行协同生产。若下承包企业不密切协作,会阻碍整个汽车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因而,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中小企业也会积极协作,相互依赖。
丰田汽车公司和其下承包企业在地域上也存在紧密的联系。丰田汽车产业都集中在丰田城。丰田城拥有分属于144家公司的160个工厂,其中86家公司的104个工厂是生产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以丰用汽车公司总厂为中心,一个个工厂按照炸面圈的形状相继建立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直径1Okm左右,面积约8000万m2的丰田工业区。丰田公司之所以把总厂地址选在这里,按照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解释:一是不违背父亲关于搞工业不要破坏原有耕地的遗训;二是这也符合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瑞士等精密机器工业大都建在远离城市的郊外的通行做法。除此之外,丰田城曾是日本重要的纺织业中心,这为丰田公司在这里进行汽车生产提供了良好机械设备、技术等基础。再有一个原因,这里是日本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的诞生地,丰田公司想借助这一历史文化优势使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勇往直前。下承包企业也会向这里集聚,主要是由于“路径依赖”,即丰田公司总部建在这儿,同时丰田公司倡导及时生产方式,这在客观上要求下承包企业要向丰田公司靠近,从而节约成本,节省工件时间。因此由于以上原因,丰田汽车产业能在地域上集聚,而丰田城因为同类企业的集中而出名。在丰田汽车产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马太效应”会使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专业生产商向这里靠拢,甚至连那些只有简单生产工具、雇用人数在5人以下的工厂也会被吸引进下承包体系,挂靠在三或四级下承包企业之下。就这样,丰田城成为了著名的汽车产业集聚地。
3、丰田汽车产业经济活动的社会根植性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本身,而且取决于社会和文化因素。
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社会根植形成原因如下:
在集群形成的初期,丰田有一定的宗族色彩。在丰田城有一个由14个企业组成的丰田集团。它是以丰田汽车公司为核心,集团内的企业大都从事零部件、钢铁、工作母机、纺织机、纤维、家庭用品等生产活动。丰田家庭成员就像一棵大树的分支一样遍布整个丰田集团,又像一张巨网覆盖了纺织、汽车及与汽车相关的行业。由于这种特定的人缘、地缘、血缘关系的存在,在产业集群内容易建立一套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的指导下,企业内相互信任程度很高,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使企业间贸易与非贸易、正式与非正式联系加强,这种联系的加强反过来又使集群相互信任的社会网络得到巩固。
日本特有的“商习惯”,也加强地方社会的亲和和信任。商习惯是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一些社会惯例,它带有很浓的人际关系味道。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和短期利益,也要考虑到商习惯。例如丰田公司由于各种原因在减少定货时,一般会向成本低的下承包企业购进工件,但基于这种商习惯,也会保留成本高的企业,并经常提醒和帮助他们降低生产成本,这使企业间的关系十分润滑。而且由于这种商习惯,企业间信任度极高,企业在定货时一般不签订定货合同,而只是以口头或便条方式达成协议。
丰田汽车产业集群正是基于以上三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虽然这是个案分析,但在它的身上可以找到集群发展所应具备的一般性因素:(1)丰田汽车产业集群是以轴心企业——丰田汽车公司和众多下承包企业共同构成的,是一种轴轮式发展模式。轴轮式发展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模式。(2)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柔性、动态变化的关系。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的关系。集群内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相关行业和机构的支持,大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带动其相关产业彼此相互促进和补充,共同协调发展。(3)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非常明显。丰田汽车公司只进行关键零部件以及整车组装,下承包企业大多从事初级或中级零部件产品生产。而在下承包企业之间,对零部件生产又进一步细分,甚至出现了一个企业只进行一种零部件生产情况。(4)集群内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质:忠诚、信任、亲和。基于这种文化特质所形成的社会根植性是一切竞争之源,是最不能被他人模仿的。(5)大量团体、机构的存在紧密了企业网络和社会网络,加快了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