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茶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一、产业化水平低
产业化水平低。茶叶加工厂数量众多,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拳头产品不多,龙头企业数量少。生产、加工和销售都呈现较为分散的局面,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形不成规模效益。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低,大都为初级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加上间接成本偏高等,茶叶整体经济效益不理想。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凉茶市场深度调查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二、对茶业投入少
对茶业投入少,茶园基础设施差,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地方各级财政对茶业的投入极其有限,茶农自我积累、自我投入的能力不足,茶叶生产条件差;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手段落伍,技术推广经费少,难以对广大茶农进行必要的科学用药、用肥培训,一些新技术无法及时有效地在茶区得到推广应用,造成茶农科学种茶水平低,无法从源头上保证茶叶产品的卫生质量水平;大部分茶园年久老化,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上受制于天的现状未能根本改变;茶叶品种布局不尽合理,大路货多,名优特品种比例不大,更新改造任务重。
三、尚未形成真正的优势品牌
尚未形成真正的优势品牌。茶叶品牌数量多,但是品牌多而小,名牌不凸现,形不成名牌效应和规模效益。几乎所有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大大小小品牌几百个;许多茶叶生产企业不分等级、不分良莠都打上“茶王”、“极品”、“名茶”等称号,令人眼花缭乱,消费者更是无所适从,加上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四、出口市场单一
出口市场单一,价格低,技术壁垒突出。出口产品仍然以散装原料茶为主,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自有出口品牌少,名牌更少;产品价格水平低,每公斤仅为2.5美元左右,出口产品的低价格和卫生质量的高要求矛盾突出。茶叶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日益增高,进口国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不仅限于色、香、味等内质和异味杂物的限制,而且对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更加苛刻,贸易技术壁垒日益突出。
一、产业化水平低
产业化水平低。茶叶加工厂数量众多,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拳头产品不多,龙头企业数量少。生产、加工和销售都呈现较为分散的局面,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形不成规模效益。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低,大都为初级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加上间接成本偏高等,茶叶整体经济效益不理想。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凉茶市场深度调查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二、对茶业投入少
对茶业投入少,茶园基础设施差,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地方各级财政对茶业的投入极其有限,茶农自我积累、自我投入的能力不足,茶叶生产条件差;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手段落伍,技术推广经费少,难以对广大茶农进行必要的科学用药、用肥培训,一些新技术无法及时有效地在茶区得到推广应用,造成茶农科学种茶水平低,无法从源头上保证茶叶产品的卫生质量水平;大部分茶园年久老化,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上受制于天的现状未能根本改变;茶叶品种布局不尽合理,大路货多,名优特品种比例不大,更新改造任务重。
三、尚未形成真正的优势品牌
尚未形成真正的优势品牌。茶叶品牌数量多,但是品牌多而小,名牌不凸现,形不成名牌效应和规模效益。几乎所有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大大小小品牌几百个;许多茶叶生产企业不分等级、不分良莠都打上“茶王”、“极品”、“名茶”等称号,令人眼花缭乱,消费者更是无所适从,加上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四、出口市场单一
出口市场单一,价格低,技术壁垒突出。出口产品仍然以散装原料茶为主,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自有出口品牌少,名牌更少;产品价格水平低,每公斤仅为2.5美元左右,出口产品的低价格和卫生质量的高要求矛盾突出。茶叶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日益增高,进口国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不仅限于色、香、味等内质和异味杂物的限制,而且对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更加苛刻,贸易技术壁垒日益突出。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