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一、我国花生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油料作物中,花生具有十分明显的产出效益。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把花生与大豆进行了比较,结论是每亩花生产量为250公斤左右,大豆在120公斤上下;花生含油率为50%左右,大豆在20%上下,花生亩产和含油率都是大豆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生产同样数量的食用油,种大豆需要4亩地,而种花生仅要1亩地。为什么这些年来花生一直被当作次要油料作物看待呢?花生加工业的状况如何,实际上直接影响着整个花生产业的提升。1992年,鲁花集团发明了5S物理压榨技术,其中的黄曲霉素去除工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并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标准也依照鲁花进行了修改。但这项技术只直接带动了5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除山东以外,其他省区80%的花生原料都被小型榨油厂所占有,严重抑制了先进技术的支撑作用。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花生油市场行情态势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在花生主产区,当地群众代代相传着“一亩花生四亩粮”的说法。指的是在相同生产条件下,一亩花生所获得的有效经济收入,分别是小麦的3倍、水稻的4倍和玉米的5倍。但群众特别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花生不能像小麦、水稻和玉米一样,获得种植、农资综合直补和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呢?这暴露出一个尖锐问题:花生在价格形成上不享受最低保护价,完全由农民自己承担市场风险。由于花生收获季节相对集中,一些企业考虑到资金占用周期长、利息高等因素,在得不到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很难用自有资金进行收储。2009年3月,国内花生价格跌到了每吨4000元,农民手中的花生不得不忍痛喂猪,导致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约650万亩。
2008年4月,财政部在《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中,对花生规定了额度最低的补贴,基本上把花生排除在政府支持的品种之外。9月,农业部发布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重点培育16个优势农产品品种,并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花生再次无缘“优势品种”之列。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49号),其中明确规定,用花生加工制成植物油和饼粕等副产品的企业享受该政策,但在一些地方却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此外,我国对花生产业的科技研发投入不够。花生产业现在的科研力量大多分散在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个别企业内,有的仅仅是农科院或农科所的一个研究室,长期以来不能有效整合资源。以追求粮食产量增加为目标的科研经费,2/3以上都投向了高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品种已经更新了几十次,但花生主产区农民仍在沿用20年前的老品种,产量低,出油率低,混种混收混加工,品种退化已经到了濒临绝收的严重地步。
花生种植最大的隐忧,是未能形成集中连片的花生种植基地,新品种、膜覆盖栽培、病害防治和施肥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机械化水平偏低,重茬多,倒茬难,死苗率高,病虫害发生重。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一方面,花生种子繁育缺乏科技投入,人员、机构和条件不足以系统培育优质专用品种;另一方面,分散经营的农户生产操作水平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收获、运输、储藏和加工过程中进一步加重了花生的霉变和残留超标。因此,如果不从国家层面重点规划花生科研专项,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遭受更严重的风险性威胁。
二、发展中国花生产业的几点建议
政府应提高对花生产业重要地位、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认识,高度重视花生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制定扶持花生产业发展政策,建立相关管理体制。对花生食品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向花生产业流动,政府应积极引导花生产业化发展。借鉴美国农业法的经验,对花生采取了同小麦和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的保护补贴政策,应当像重视大豆产业那样重视花生产业。在国家重要农业科研计划中,将优质专用品种开发、无公害栽培技术、产后储藏技术、深加工技术和卫生安全技术等攻关列入相应的研究规划,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
国家应将花生生产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立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并给予相应的扶持。可列为我国北方半干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
指导组建花生产业各相关协会,以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统一协调出口和生产分工,提供有关技术指导服务。
按照产业化的有关优惠政策措施,大力扶持花生营销和加工方面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稳定市场和收购价格。加强花生科普宣传,让更多的居民认识花生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扩大花生消费。
具体做法:
1、加大我国应加强花生的科研工作,以注重培育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糖分食用花生和提高整齐度的食用型等花生品种,提高黄曲霉抗性和提高出仁率作为今后重要的育种目标,通过改良品种,把花生价格提高到国际平均价格水平,在不增加出口量的情况下,增加创汇金额,促进花生的优势区域发展,将花生生产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立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并给予相应的产业发展扶持;加强花生的产业化经营,花生生产基地等方式,克服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不足,形成区域化规模经营,促进优质专用花生的区域性规模化种植;
2、促进花生加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花生深加工产品的研究开发,无论是是花生的榨油行业,还是花生的食品加工业,都需要进行相当程度的深加工;
3、加强花生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实现花生的增值,最大限度发挥花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我国花生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油料作物中,花生具有十分明显的产出效益。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把花生与大豆进行了比较,结论是每亩花生产量为250公斤左右,大豆在120公斤上下;花生含油率为50%左右,大豆在20%上下,花生亩产和含油率都是大豆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生产同样数量的食用油,种大豆需要4亩地,而种花生仅要1亩地。为什么这些年来花生一直被当作次要油料作物看待呢?花生加工业的状况如何,实际上直接影响着整个花生产业的提升。1992年,鲁花集团发明了5S物理压榨技术,其中的黄曲霉素去除工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并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标准也依照鲁花进行了修改。但这项技术只直接带动了5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除山东以外,其他省区80%的花生原料都被小型榨油厂所占有,严重抑制了先进技术的支撑作用。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花生油市场行情态势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在花生主产区,当地群众代代相传着“一亩花生四亩粮”的说法。指的是在相同生产条件下,一亩花生所获得的有效经济收入,分别是小麦的3倍、水稻的4倍和玉米的5倍。但群众特别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花生不能像小麦、水稻和玉米一样,获得种植、农资综合直补和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呢?这暴露出一个尖锐问题:花生在价格形成上不享受最低保护价,完全由农民自己承担市场风险。由于花生收获季节相对集中,一些企业考虑到资金占用周期长、利息高等因素,在得不到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很难用自有资金进行收储。2009年3月,国内花生价格跌到了每吨4000元,农民手中的花生不得不忍痛喂猪,导致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约650万亩。
2008年4月,财政部在《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中,对花生规定了额度最低的补贴,基本上把花生排除在政府支持的品种之外。9月,农业部发布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重点培育16个优势农产品品种,并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花生再次无缘“优势品种”之列。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49号),其中明确规定,用花生加工制成植物油和饼粕等副产品的企业享受该政策,但在一些地方却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此外,我国对花生产业的科技研发投入不够。花生产业现在的科研力量大多分散在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个别企业内,有的仅仅是农科院或农科所的一个研究室,长期以来不能有效整合资源。以追求粮食产量增加为目标的科研经费,2/3以上都投向了高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品种已经更新了几十次,但花生主产区农民仍在沿用20年前的老品种,产量低,出油率低,混种混收混加工,品种退化已经到了濒临绝收的严重地步。
花生种植最大的隐忧,是未能形成集中连片的花生种植基地,新品种、膜覆盖栽培、病害防治和施肥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机械化水平偏低,重茬多,倒茬难,死苗率高,病虫害发生重。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一方面,花生种子繁育缺乏科技投入,人员、机构和条件不足以系统培育优质专用品种;另一方面,分散经营的农户生产操作水平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收获、运输、储藏和加工过程中进一步加重了花生的霉变和残留超标。因此,如果不从国家层面重点规划花生科研专项,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遭受更严重的风险性威胁。
二、发展中国花生产业的几点建议
政府应提高对花生产业重要地位、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认识,高度重视花生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制定扶持花生产业发展政策,建立相关管理体制。对花生食品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向花生产业流动,政府应积极引导花生产业化发展。借鉴美国农业法的经验,对花生采取了同小麦和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的保护补贴政策,应当像重视大豆产业那样重视花生产业。在国家重要农业科研计划中,将优质专用品种开发、无公害栽培技术、产后储藏技术、深加工技术和卫生安全技术等攻关列入相应的研究规划,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
国家应将花生生产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立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并给予相应的扶持。可列为我国北方半干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
指导组建花生产业各相关协会,以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统一协调出口和生产分工,提供有关技术指导服务。
按照产业化的有关优惠政策措施,大力扶持花生营销和加工方面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稳定市场和收购价格。加强花生科普宣传,让更多的居民认识花生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扩大花生消费。
具体做法:
1、加大我国应加强花生的科研工作,以注重培育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糖分食用花生和提高整齐度的食用型等花生品种,提高黄曲霉抗性和提高出仁率作为今后重要的育种目标,通过改良品种,把花生价格提高到国际平均价格水平,在不增加出口量的情况下,增加创汇金额,促进花生的优势区域发展,将花生生产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立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并给予相应的产业发展扶持;加强花生的产业化经营,花生生产基地等方式,克服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不足,形成区域化规模经营,促进优质专用花生的区域性规模化种植;
2、促进花生加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花生深加工产品的研究开发,无论是是花生的榨油行业,还是花生的食品加工业,都需要进行相当程度的深加工;
3、加强花生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实现花生的增值,最大限度发挥花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新行业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医用腹膜透析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心电监护系统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旋臂起重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助力机械手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搬运型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酪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单甘酯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氨基磺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机遇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