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定制服务 | 订购流程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汽车 行业研究 市场研究 市场发展 食品 塑料 电力 工业控制 空调 乳制品 橡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观察 > 机械设备 >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合作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合作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Tag:汽车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国内的科研院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服务于政府、全行业及各类企业的中立性科研机构;二是经过体制改革后市场化运作的科研型院所,主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咨询与培训,以及汽车电子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鉴定和技术仲裁;三是归属于企业自身的科研院所。

    一、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多 

    虽然我国汽车电子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存在不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学、研合作的大项目少,出的成果不多,企业之间自成体系、互相封闭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大多是零星的“小打小闹”或产品改进。而在系统集成等方面则没有太多作为。企业里大的科研项目中采取产、学、研合作的很少,一般都是以来外资大厂的引进。合作项目少,导致出的成果也不突出,解决的多时非核心的小问题,在大的关键问题上鲜有进展。最后大多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成果。产、学、研相互脱节不能很好结合的直接后果是,高校的科研成果因为缺乏企业的应用而导致转化率低,始终停留在研究、试验阶段,即便有些是好的成果,因为企业不用,仍不能转化为社会产品;而企业也因为缺乏核心技术,陷入一味“引进”技术的泥潭。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二、企业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了解和信任 

    一位汽车电子企业的外商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在来中国之前我以为,中国缺乏的是技术,但是当我考察了中国的一些高校后发现他们在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并不差,只是没有汽车电子企业去采用,很可惜。”近几年以来,自主研发的趋势已经迫在眉睫,可是很多企业仍然喜欢购买现成的小一些技术,花了高价钱从国外购买,但是却不原意投入自主研发,也不愿意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际上很多大企业集团的研发投入是很高,达到几千万,但是却很少将这些资金投入到产、学、研的一些合作项目上。为什么发生这么奇怪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不相信自己的研发水平,对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水平怀疑,即使投入,也怕研发出来的成果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也害怕高校的科研人员对市场和企业缺乏了解。二是怕投入有风险,直接购买更省事,并没有考虑提高自身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三是企业也希望省却研发的时间,尽早投入生产,急功近利,过于追求短期所产生的效益,喜欢的是“短、平、快”的项目,希望引进大量的现成技术。此外,企业不愿意承担联合开发的风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认为市场竞争激烈,国家法规政策变化快,又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机制分散产、学、研合作失败的风险,故不敢投入。 

    三、企业间互相封闭,合作少 

    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在建立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地方政府也对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由于这些大大小小的汽车电子企业在行政上有着不同的隶属关系,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驱动的分割与保护格局。这就使得本来就不多的资金投入更加分散。这种分割与保护严重制约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产业内很难通过纵向和横向合并的途径,把众多的汽车企业组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诸侯分治的格局将导致国内汽车电子企业之间互相封闭,企业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由于在研发上各自为政、只重视竞争而忽视合作,导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无法集中研发力量、共享创新成果、增强对外竞争力。 

    四、研究院所与企业供需失衡 

    国内的科研院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服务于政府、全行业及各类企业的中立性科研机构;二是经过体制改革后市场化运作的科研型院所,主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咨询与培训,以及汽车电子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鉴定和技术仲裁;三是归属于企业自身的科研院所。 

    这三种类型看似定位明晰、互为补充,实际仍有不少问题。第一种科研院所由于带有过多的政府色彩,承担着大量强制性检测和认证的工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更像一个政府机构,而不是服务机构,这些科研院所很难放下架子,主动地去挖掘企业的需求来提供服务。第二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于缺乏政府背景作为“靠山”和支持,生存下去成为首要问题。第三种虽然深受企业的欢迎,也非常接近发达国家的研究院所的发展模式,但近年来,一些大型国企一味依赖国外技术,导致技术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发挥出来。甚至有企业因为合资了而打算将原有的研发中心解散,完全放弃自己的研发平台。我国的一些汽车电子企业受到自身规模和盈利能力的限制,难以建立比较完善的企业研究院所,一旦企业亏损,则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缺乏、人才流失等问题。整体来说,我国的研究院所和企业之间未能合理衔接,存在着技术供需失衡的问题。 

    五、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有待改革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颇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各级各类评奖助长学术浮躁 

    获奖数量决定了一些机构对科技人员的评价和一些地区、部门对一个科研机构的评价,因而导致一些科研项目为评奖而设,明显脱离实际需要,使成果的应用前景难以预料。而社会各类机构重复设奖、不同机构评价标准不一致等,更是进一步加重了这一倾向,极大地影响了成果质量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背离了科研推进科技进步的目标。一批“报奖组”的出现,在客观上助长了急功近利的风气,造成了学术浮躁。 

    2. 对研发成果的工程应用能力重视不够 

    近 20 年来,国家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强化了对产学研合作的要求,对推动汽车产业科技进步发挥了有效作用,但由于对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考核、评价机制、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高校研究的成果或集中在前沿技术领域,或只局限于产品开发的样品阶段(不具备产业化生产要求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特征和低成本、大批量生产条件),无法满足企业将高校科技成果投入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工程研究应用能力的考核评价。 

    3. 对专项技术和探索性研究成果的评价重视不够

    我国目前在对科技进步奖评审中强调了成果的工业化应用水平,对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大的产品开发项目更容易受到关注,效益显著的项目更容易得到认可。由于受到应用效益计算等方面问题的限制,对产品可靠性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乃至国家整体工业水平提高同样至关重要的因素,如专项开发技术、工艺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等成果对产业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具有重要影响的探索性研究成果,则很难得到同样的认可。这样就挫伤了部分科技人员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开发工作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 

    4. 缺乏帮助企业化解自主创新风险的机制 

    任何一个企业从事自主创新活动都必须直面开发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当企业缺乏抵御开发风险的手段和措施时,特别是当企业对新上市产品给予过强的市场盈利回报期待时,企业必然会寻求以最可靠的方式、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推出新产品,这就直接影响了企业从事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而政策变化(如变化频繁、缺乏延续性、政策间不协调等)、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对开发结果的不可预见性等,也从另一个方面加大了企业从事自主创新的风险。因此,只有当建立并完善了企业开发风险的评估规避机制,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5. 对国企管理者的考核机制不利于自主创新 

    目前,政府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考核要求已经有所变化,但只考核战术,不考核战略,对“自主研发”、“自主品牌”指标没有硬性规定的情况仍然存在。对企业管理者以经营业绩为主的考核机制和地方政府对企业产值、利税过高的期待,极易导致企业领导人只追逐任期内业绩的短期行为的存在。而自主研发投入大、产出周期长,面对在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上日趋白热化的竞争,部分国企领导人没有主动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勇气,对自主开发望而却步。从剖析企业利润构成可以看到,在具有自主品牌产品和引进品牌产品的企业中合资生产的引进产品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合资企业享受的各种政府优惠条件(如税收、征地、用工等)也大大优于内资企业。面对风险小、企业赢利增加、员工待遇提高这样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企业缺乏实现自主开发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长此以往,一些企业对自主开发从“不能”走向“不为”,进而走向“不愿为”的“依附式”道路就成为必然。